目前分類:童軍歌曲 (50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提到「野玫瑰(Heidenröslein)」這首歌,年輕一代的會想到的應該是電影「海角七號」,那個茂伯整天在哼,最後由阿嘉與中孝介在舞台上用中日文合唱的影像;而對於中生代的來說,大概是想起趙傳的「男孩看見野玫瑰」,那個流行歌曲中帶有熟悉的旋律,有點陌生又感到懷念的味道。但大家縱使知道「野玫瑰」這首歌,也知道是舒伯特(F.Schubert)作曲,甚至知道填詞者是周學譜,但一定鮮少人知道,原來「野玫瑰(Heidenröslein)」有兩首不同曲調的歌曲。舒伯特(F.Schubert)所作曲的「野玫瑰(Heidenröslein)」,原歌詞是由蕭而化所填,然後我們所收知的歌詞,雖為周學譜所填詞,但卻是另一首不同曲調的,由Heinrich Werner所作曲的「野玫瑰(Heidenröslein)」。但因為周學譜所填的歌詞比較淺白易懂,而舒伯特(F.Schubert)所作曲的「野玫瑰(Heidenröslein)」比較好聽,於是後來就把周學譜的歌詞挪到舒伯特這首來用。結果現在找不到由蕭而化所填詞的「野玫瑰(Heidenröslein)」,也聽不到應該由周學譜所填詞的,Heinrich Werner所作曲的「野玫瑰(Heidenröslein)」了。但這僅限於中文歌曲,其他各國依然能找到不同歌曲的「野玫瑰(Heidenröslein)」。現在,就讓我們搭配原曲,然後配上蕭而化所填的歌詞,來想像這首歌原本該怎麼唱吧~~下周再來介紹Heinrich Werner所作曲的「野玫瑰(Heidenröslein)」。

 

  

 

填詞:蕭而化 作曲:Franz Schubert

荒郊野生紅玫瑰,和露開得花滿枝,
艷麗原非為人賞,驕態卻被頑童窺,
自古美物為人愛,遭多橫奪苦推折,
玫瑰其耐頑童何。

頑童但求孤意遂,指尖刺破心無悔,
從此容顏落萬劫,露熵盡作落淚垂,
自古美物為人愛,遭多橫奪苦推折,
玫瑰其耐頑童何。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歲寒三友」是「T.I.R.O」的中文改編版,但應該是沒有人會唱,太冷門了。除了中文版外,還有「Ti Ya Ya O」,所謂的比利時童軍歌版本,但算不算比利時的歌,還有查證的。之前的文章唱和跳 Action Song ( 19 ) -- T.I.R.O.』稍為簡單介紹過,但資料實在太少,只能放上影片與相關歌譜而已。

 

 

 

松竹梅 松竹梅 歲寒三友

松竹梅 松竹梅 歲寒三友

松竹梅 松竹梅 歲寒三友

松竹梅 歲寒三友

哦 哦 哦 哦

松竹梅 歲寒三友

哦 哦 哦 哦

松竹梅 歲寒三友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雪庵是黃自的四大弟子中,留下最多音樂作品的人,高中時代音樂課本中的「長城謠」,也是其中之一。作詞者「潘孑農」常被人誤寫成「潘子農」,中間那個名是孑孓的孑(ㄐㄧㄝˊ) ,而不是子孫的子(ㄗˇ) 。長城謠」原本是替電影所寫的插曲,不過正是對日戰爭開始,上海剛好發生813事變,於是這首歌就輾轉變成為抗日歌曲,戰後自然變成愛國藝術歌曲。首唱者為聲樂家周小燕,後來並沒有歌星特地為這首歌再錄製唱片,主要是因為這首歌有時代性,不適合傳唱。然後這首歌其實非常難唱,很容易走音的,高中時代練合唱時,曾經聽過同學唱到大走音,讓班上同學都笑倒在椅子上。

 

 

 

作詞 劉孑農  作曲 劉雪庵

萬里長城萬里長

長城外面是故鄉

高梁肥 大豆香

遍地黃金少災殃

自從大難平地起

姦淫擄掠苦難當

苦難當 奔他方

骨肉離散父母喪

沒齒難忘仇和恨

日夜只想回故鄉

大家拚命打回去

哪怕敵人逞豪強

萬里長城萬里長

長城外面是故鄉

四萬萬同胞心一樣

新的長城萬里長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鳳陽花鼓」嚴格來說並不能單指歌曲,是一種民間表演藝術,進行著花鼓表演,然後唱著「鳳陽歌」的狀態。也就是說除了「鳳陽歌」可以當花鼓表演的曲調外,還有其他曲調可以運用,如「鮮花調」、「秧歌調」等等,而「鮮花調」就是「茉莉花」的前身。用大家更容易了解的例子,就是恆春民謠中的思想起,就是拿把月琴來唱,每個人唱到最後就會出現不同版本。而像中國大陸這麼大,從明開始就有的花鼓表演,其歌曲流傳至今,各版本的區別就明顯。現在流行的「鳳陽花鼓」,主要還是經由上海那邊流傳出來的版本,這些經由詞曲作家重新編曲修詞,然後再由知名歌手如黎莉莉、周璇的演唱與傳播下,自然就會讓更多人熟知。現在流傳的主要有兩個版本,一般稱「新鳳陽歌」與「老鳳陽歌」,我們比較熟悉的「鳳陽花鼓」應該都是「老鳳陽歌」,主要原因也是周璇、鄧麗君等人選唱的都是「老鳳陽歌」,然後再加以修詞,自然大家就先聽到這版本的鳳陽花鼓。此歌亦收錄在新選歌謠之中,而且應該是「老鳳陽歌」。

 

 

作詞:安娥 編曲:陳歌辛 原曲:安徽民謠

你打鑼 我打鼓 打鑼打鼓聽我來唱歌
别的歌兒我也不會唱 單會唱個鳳陽歌
鳳鳳陽歌兒 咿呼兒呀呼兒嗨 得兒稜登飄一飄 得兒稜登飄一飄
得而飄 得兒飄 得兒飄得兒飄飄又得兒飄 飄飄一飄

說鳳陽 道鳳陽 鳳陽本是好地方
自從海口通了商 十年倒有九年荒
九年荒啊 咿呼兒呀呼兒嗨 得兒稜登飄一飄 得兒稜登飄一飄
得兒飄 得兒飄 得兒飄得兒飄飄又得兒飄飄 飄一飄

我命苦 真命苦 一生一世嫁不著好丈夫
人家的丈夫苦吃又苦做 我家的丈夫大烟又加赌
大烟又加賭 咿呼兒呀呼兒嗨 得兒稜登飄一飄 得兒稜登飄一飄
得而飄 得兒飄 得兒飄得兒飄飄又得兒飄 飄飄一飄

我命薄 真命薄 一生一世討不著好老婆
人家的老婆讀書又識字 我家的老婆開口就罵我
開口就罵我 咿呼兒呀呼兒嗨 得兒稜登飄一飄 得兒稜登飄一飄
得而飄 得兒飄 得兒飄得兒飄飄又得兒飄 飄飄一飄

真罪過 太罪過 如今男人會貪便宜貨
口說文明男女要平等 轉臉斟茶倒水叫老婆
斟茶來啊 咿呼兒呀呼兒嗨 得兒稜登飄一飄 得兒稜登飄一飄
得而飄 得兒飄 得兒飄得兒飄飄又得兒飄 飄飄一飄

真稀奇 太稀奇 如今女人太不量力
從前妻子和言又和語 現在老婆開口就賭氣
賭瓊氣 咿呼兒呀呼兒嗨 得兒稜登飄一飄 得兒稜登飄一飄
得而飄 得兒飄 得兒飄得兒飄飄又得兒飄 飄飄一飄

吵什麼 氣什麼 如今女性不受壓迫
你要承認女性的人格 莫當鋪床掃地燒飯婆
莫當我啊 咿呼兒呀呼兒嗨 得兒稜登飄一飄 得兒稜登飄一飄
得而飄 得兒飄 得兒飄得兒飄飄又得兒飄 飄飄一飄

說得對 道得對 壓迫女性是我的罪
從今不擺男人臭架子 一齊打倒腐敗舊社會
打倒它啊 咿呼兒呀呼兒嗨 得兒稜登飄一飄 得兒稜登飄一飄
得而飄 得兒飄 得兒飄得兒飄飄又得兒飄 飄飄一飄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樂人生」的原曲是「Ständchen」,又稱「Starlight Serenade」或「Heikens Ständchen」,Ständchen中文意思是小夜曲,是由荷蘭音樂家Heikens Jonny作曲,中文歌詞則由王毓騵所翻譯而成。這首在日本稱為「ハイケンスのセレナーデ」 ,也就是海肯斯小夜曲之意,於1943年由NHK錄製,所以這首歌算是輾轉由日本那邊而來。Heikens Jonny的相關資料並不多,或者更明確的說,是被刻意遺忘的人,因為他雖然為荷蘭人,卻長期在德國工作,更是納粹的忠實信徒,對猶太人與黑人相當歧視,所以德國戰敗後被捕入獄,最後死於獄中,於是原國荷蘭就不太承認這個人的存在。但音樂是無罪的,所以這首歌才能流傳至今,讓世人知道,還有Heikens Jonny的存在。此首歌收錄在新選歌謠73期,屬世界知名歌曲。

 

 

作曲:Heikens Jonny  譯詞:王毓騵

吹口哨向前進,
尋求快樂人生,
肩並肩去踏青,
野外好風景,
旭日升照當空,
彩霞已無影蹤,
高山流水美如畫,
盡入眼簾中。

吹口哨向前進,
人生多麼快樂,
山谷中回聲響,
牧童唱山歌,
紅日落霞滿空,
遠處炊煙幾抹,
美麗風光任欣賞,
人人笑呵呵。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鄉老友」的原曲是「Old Folks at Home」,為美國民謠大師Stephen Collins Foster於1851年所做,也被收錄在101世界名歌集,不過是李叔同所填詞「」的中文版本。「家鄉老友」則為蕭而化所譯詞的作品,亦名為「故鄉的親人」,這歌名的翻譯主要是由日文歌名「故郷の人々」而來。而Old Folks at Home」本身亦有「Swanee River」的異名,所以也有「史瓦尼河」、「スワニー河」這樣的歌名。先前以為李叔同所做夢的原曲是「Massa's in de Cold Ground」,後來要寫這首歌時,才發現我誤認了。除了聽太多歌,一下子錯亂之外,另一方面也是證明,Stephen Collins Foster所做民謠的風格很像,不小心就會張冠李戴。

 

 

 

譯詞:蕭而化  作曲:Stephen Collins Foster

回想那幼年時樂無比
天天嬉戲
跟隨那友愛的好兄弟
爬山玩水一起
回想那幼年時樂無比
時時歡喜
依未在媽媽地懷抱裏
享受母愛的甜蜜

(重複)
到如今呀一切變異
親朋都相離
懷念起故鄉呀情依依
希望後會必有期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人跳舞多麼寂寞」原曲是美國童謠「Ten little indians」,相信很多人都學過,也都唱過。Ten little indians」算是一首很簡單的數字歌,而一個人跳舞多麼寂寞」則是帶有動作的中文歌曲,比較接近有社交舞意味的團體遊戲方式。

 

 

 

配詞:馮紀潤  原曲:美國童謠

一個人跳舞多麼寂寞 一個人跳舞多麼寂寞
兩個人跳舞真真快樂 兩個人跳舞真真快樂
轉一個圓圈向上一跳 轉一個圓圈向下一蹲 
轉一個圓圈向前跳跳 看我們多快樂

 

全體圍成單圈。

1(8拍)-- 任由一人畜場,雙手抱頭表示寂寞,在圈內走動,而站在第二人面前‧
2(8拍)-- 兩人牽手,用踏跳步向圓心移動。
3(8拍)-- 各在原地自轉一圈,然後向上一跳,再自轉一圈,向下一蹲。
4(8拍)-- 自轉一圈,向前做二次雙足跳,然後互挽右手,以踏跳步繞一圈。
兩人分開,各自去找另一人,重新開始。人越來越多。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曉得有多少人還記得「紅豆詞」會唱「紅豆詞」的?這首收錄在高中的音樂課本,但以目前這幾十年來音樂課的上課方式,這首歌不一定會學到,因為不好學,再加上要有點國文基礎才能記得住歌詞的情況下,越來越少聽到有人唱這首歌了。這首也是在KTV中,少數是我媽跟我妹都會唱的歌。在個人的高中時代,這首還是校際合唱比賽的指定曲,這對於當時男女分班,全班都是男生的我們來說,是個挑戰,因為班上不少人處於變聲期,加上這首歌的確不好唱,比賽時的確有不少笑果存在。不過也因為有練過這首合唱的緣故,至今這首歌的歌詞還很熟~~

 

 

 

作詞:曹雪芹  作詞:劉雪庵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
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睡不穩紗窗風雨黃昏後
忘不了新愁與舊愁
嚥不下玉粒金波噎滿喉
照不見菱花鏡裡形容瘦
展不開的眉頭
捱不明的更漏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隱隱
流不斷的綠水悠悠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誕節快到了,來介紹一首應景歌曲「聖誕鈴聲(Jingle Bell)」吧~這首收錄在新選歌謠72期,原歌名是「聖誕老人」,由王毓騵所譯詞,原曲是James Pierpont於1857年所做。這首應該是大家最為熟知的聖誕歌曲,不過最初歌名為「The One Horse Open Sleigh」,原歌詞一樣是James Pierpont所寫,後來慢慢修正部分歌詞與旋律後,才變成目前的聖誕鈴聲Jingle Bell」。

 

 

 

譯詞:王毓騵  作曲:James Pierpont

雪花隨風飄 花鹿在奔跑 聖誕老公公 駕著美麗雪橇
經過了原野 渡過了小橋 跟著和平歡喜歌聲翩然地來到
叮叮噹 叮叮噹 鈴聲多響亮 你看他呀不避風霜 面容多麼慈祥
叮叮噹 叮叮噹 鈴聲多響亮 他給我們帶來幸福 大家喜洋洋

紅衣紅帽人 兩道白眉毛 白髮白鬍鬚 帶來禮物一包
穿過了森林 渡過了山腰 跟著和平歡喜歌聲翩然地來到
叮叮噹 叮叮噹 鈴聲多響亮 你看他呀不避風霜 面容多麼慈祥
叮叮噹 叮叮噹 鈴聲多響亮 他給我們帶來幸福 大家喜洋洋

叮叮噹 叮叮噹 鈴聲多響亮 你看他呀不避風霜 面容多麼慈祥
叮叮噹 叮叮噹 鈴聲多響亮 他給我們帶來幸福 大家喜洋洋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哈囉」原曲為「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日文歌名為「幸せなら手をたたこう」,是很基本的唱跳歌曲(Action Song),絕大部分人都知道這首歌,帶領動作來也相當容易,相當適合學齡前的小孩。這類歌曲用中文歌詞帶領已經不具吸引力,建議最好用英文或其他語言來教學,一來順便學習外語;再來因為要學習外語,所以大家的理解程度自然跟三歲小孩差不多;最後因為世界共通,跟外國伙伴交流時,用這類歌曲最容易互動,每個人都用自己的語言唱歌,然後配合動作就好。

 

 

 

譯詞:劉元孝 原曲:美國童謠

你很高興,你就說哈囉哈囉
你很高興,你就說哈囉哈囉
我們一起唱啊,我們一起跳啊
圍個圓圈我們一起說哈囉哈囉

「說哈囉」部分,歌詞與動作可替換為「拍拍手」、「吹口哨」、「踏踏步」、「跳一跳」、「學狗叫」、「學貓叫」....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相信很多人都會唱這首「杜鵑花」,但鮮少人知道,這首不單純是民謠式的歌曲,也是一首抗戰時的愛國歌曲。原歌詞是在1940年時,由當時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哲學系的學生方健鵬(筆名蕪軍)所寫,然後在1941年時由黃友棣譜曲而成。之前所介紹的歌曲中,「土風舞 Folk Dance (13) -- 俄羅斯 喀秋莎 (Катюша、カチューシャ、卡秋莎)」亦屬這類感覺的歌曲,描寫後方的小姑娘,惦記著上前線作戰的情郎,盼其早日凱旋而歸的作品。(相關參考資料:杜鵑花 @ 魯道夫 :: 隨意窩 Xuite日誌【名歌賞析】 杜鵑花@y t(逸竹)- PChome 新聞台Blog|PChome 個人新聞台

 

 

 

作詞:蕪軍 作曲:黃友棣

淡淡的三月天 杜鵑花開在山坡上
杜鵑花開在小溪畔 多美麗啊
像村家的小姑娘一樣 像村家的小姑娘
去年村家的小姑娘 走到山坡上
和情郎唱支山歌 摘枝杜鵑花插在頭髮上
今年 村家小姑娘 走向小溪畔
杜鵑花謝了又開啊 記起了戰場上的情郎
摘下一枝鮮紅的杜鵑 遙向著烽火的天邊
哥哥你打勝仗回來 我把杜鵑花插在你的胸前
不再插在自己的頭髮上
淡淡的三月天 杜鵑花開在山坡上
杜鵑花開在小溪畔 多美麗啊
像村家的小姑娘 像村家的小姑娘
啊! 啊!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y Old Kentucky Home」中文譯名為「卡達基老家鄉」或譯「肯達基老家鄉」,為美國民謠大師Stephen Collins Foster於1853年所做,被收錄在101世界名歌集。這首很有名,不過中文歌倒是很少聽到,大部分都是英文原曲或單純的背景音樂旋律。

 

 

 

譯詞:蕭而化  作曲:Stephen Collins Foster

夏天太陽照耀 我肯德基鄉
黑族人都快樂歌唱
玉米成熟 遍地花開牧場上
小鳥飛舞歌聲好悠揚
家家小孩赤身 轉臥地板上
享受那小屋夏陰涼
人事不常 厄運來臨沒法想
從此別肯德基老家鄉

孩子們別哭啦
悲哭使我心傷
大家來唱歌
歌唱我肯德基鄉
永不忘肯德基老家鄉

那老家鄉再不見 鷹獵犬裝
在海岸牧場和山上
那老家鄉再 不開歌聲悠揚
在那月色朦朧老屋旁
時光飛過有如 黑影絆心腸
想往日快樂更神傷
厄運一到 不由人心腸寸斷
從此別肯德基老家鄉

孩子們別哭啦
悲哭使我心傷
大家來唱歌
歌唱我肯德基鄉
永不忘肯德基老家鄉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踏雪尋梅」是劉雪庵作詞,黃自作曲,很標準由學院派所創作的藝術歌曲。有些曲譜會將孟浩然也列為作詞者,但實際上歌詞中並沒有任何一句孟浩然的詩句,而是踏雪尋梅這典故,最早出現於孟浩然。簡單說,踏雪尋梅」是古人尋找文學靈感的一種方式,相傳孟浩然喜歡在騎著驢子在雪地上漫遊,欣賞風景之虞,也藉此尋求作詩的靈感。後來的千古名句「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背上」,則是出自唐相國鄭綮(詳細資料可見:灞橋思詩),所以無論是歌名或歌詞,都完全跟孟浩然的文學創作無關,只不過他是踏雪尋梅」這樣意境最早的代表人物。所以踏雪尋梅」完全是劉雪庵懷古作品,而不是參考孟浩然的作品而來。

 

 

 

作詞:劉雪庵  作曲:黃自

雪霽天晴朗,蠟梅處處香,騎驢灞橋過,鈴兒響叮噹。

響叮噹 響叮噹 響叮噹 響叮噹,

好花採得瓶供養,伴我書聲琴韻,共度好時光。

 

崎嶇山徑上,蠟梅枝頭放,一路寒風中,鈴兒響叮噹。

響叮噹 響叮噹 響叮噹 響叮噹,

心隨花兒醉芬芳,清幽到我胸懷,共度好時光。

 

塵世多風霜,蠟梅朵朵黃,空谷傳回聲,鈴兒響叮噹。

響叮噹 響叮噹 響叮噹 響叮噹,

愛花人兒太痴狂,只求朝夕相對,共度好時光。

 

雪霽天晴朗,蠟梅處處香,騎驢灞橋過,鈴兒響叮噹。

響叮噹 響叮噹 響叮噹 響叮噹,

好花採得瓶供養,伴我書聲琴韻,共度好時光。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eautiful Dreamer」中文譯名為「夢中的佳人」或譯「美麗的夢仙」,為美國民謠大師Stephen Collins Foster思念其妻珍妮所做,收錄在新選歌謠第95期。相對於「De Campton Races」、Old Black Joe」、「Oh! Susanna」等作品,這首對大部分人會比較陌生。

 

 

 

譯詞:王毓騵  作曲:Stephen Collins Foster

夢中的佳人,快快醒來,
星光和露珠在等待著妳;
日間的喧擾已無蹤影,
皎潔的月色多麼地安靜。
夢中的佳人,快快醒來,
妳難道未曾聽到我的歌聲,
休管那世間一切俗事,
為我們的愛情把它忘盡!
夢中的佳人,快快醒來。

夢中的佳人,快快醒來,
溪畔的歌聲在呼喚著妳;
清澈的水面浮著霧氣,
它們在等待月光的昇起。
夢中的佳人,我的心光,
像天上明月唱照著水上,
把憂愁煩惱全部洗淨,
為我們的愛情發出光芒!
夢中的佳人,快快醒來。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元孝老師主編的「快樂的歌唱 ( 唱和跳 ) 」所收錄的歌曲中,有不少是世界知名的童謠所改編,有時單看歌名是不曉得的,要有簡譜或音樂,才知道原來是哪首世界童謠。「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算是常被拿來改編的童謠,世界各國都一樣,常常都有改編曲。

 

P_20161207_102913  

 

配詞:馮紀潤  原曲: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小石小石傳給你,小石小石傳給我,

小心傳遞就一個,跟著拍子不會錯,

小石小石傳給你,小石小石傳給我。

 

動作:全體圍成單圈,每人攤開左手,置一小石,隨歌唱以右手持石傳給右鄰左手上。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嚴格來說,「土耳其之吻」還不算是土風舞,並不是民謠或民族舞蹈,僅能算是準土風舞,不過大部分人還是將當「土風舞」看待。這首是約19年前,以色列的流行歌曲Şımarık,再經過編舞,兩年後流性全球,才成為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土耳其之吻」,也就是「Turkish Kiss」。大概就跟我們前些年流行的江南Style「騎馬舞」、「nobody」,或是今年竄紅的「PPAP」一樣,只是當時的網路沒有YOUTUBE這類傳播利器,可以在短時間內竄紅。也就因為這首是時代性的流行舞曲,比較受到影響的,大概是民國68年到78年的世代。土耳其之吻」跟一般以色列那種以圓為主的土風舞不同,是採取排舞的方式來編舞。(詳細來源可參考:土耳其之吻 - 以色列 (1/3) - 青蛙的窩 - udn部落格

 

 

 

這兩年都有在高雄市國中童軍聯合入團訓練營隊中服務,所以有機會拍到「土耳其之舞」的相關影片。此舞雖然手部動作很多,但還是一首手腳並用的舞曲。只是初學者在學腳步動作會比較慢,所以影片中的動作可以看出,幾乎都集中手部而已。但實際上在教學時,舞步也有教,但能記住的不多....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往事難忘」的原曲是「Long long ago」,1939年由Miguel Sandoval作曲,中文部分則由張易所譯詞。這首歌比較少聽人唱,不過旋律卻常出現在戲劇、電影、樂器比賽甚至家裡的鬧鐘中。第一次對這首歌有印象,是在1995年的電影「仙樂飄飄」,也算有點時間了。影片的歌詞是張易譯詞版,另外還有瓊瑤版,修改了部分歌詞,這部分則在文章後段分享。另外日文歌名為「久しき昔」或「思い出」。

 

 

 

譯詞:張易 作曲:Miguel Sandoval

啊給我講那甜蜜老故事
往事難忘 往事難忘
啊給我唱那好聽的歌曲
往事難忘 不能忘
你已歸來我已不再悲傷
讓我不信你背我久流浪
我相信你愛我仍然一樣
往事難忘 不能忘

你可記得春花路初相遇
往事難忘 往事難忘
倆相依處微風動落花香
往事難忘 不能忘
不勝情時我微笑你神往
你訴衷情每字句寸柔腸
一言一語心深處永珍藏
往事難忘 不能忘

我的情感雖為你所激盪
往事難忘 往事難忘
你的感情卻為人所劫掠
往事難忘 不能忘
現經久別已試出你衷腸
我很欣喜你再回我身旁
叫我感覺幸福一如往常
往事難忘 不能忘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介紹過了大家比較陌生的學堂樂歌之後,接下來就來介紹一首中國藝術歌曲,也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西風的話」。在介紹上海派歌曲的時候,就已經說明,在那個時代有兩派歌曲形式,一是上海電影的歌曲,稱為流行曲;另一個就是學院派的歌曲,則稱為藝術歌曲。相對於海派音樂的流行曲都利用唱片、電影來流傳,藝術歌曲則是在音樂課本上讓大家熟悉。像長城謠、紅豆詞、花非花、踏雪尋梅...等,只要作曲者為黃自、劉雪庵、陳田鶴等人所做,十之八九都是被歸類為藝術歌曲。而黃自則是藝術歌曲的領導者,所以就先從「西風的話」來介紹。過去,因國共不兩立,很少人知道西風的話」的作曲者是廖輔叔。廖是共產黨員,所以他的相關作品自然就被抹去姓名,等到兩岸關係和緩,才又重新填上本人姓名。

 

 

 

作詞: 廖輔叔 作曲:黃自

去年 我回去 
你們剛穿新棉袍
今年 我來看你們 
你們變胖又變高
你們可曾記得 
池裡荷花變蓮蓬
花少不愁沒有顏色 
我把樹葉都染紅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比較熟悉的海派音樂有很多,考慮在能不能在自己對這主題倦怠,而無法介紹完的情況後,先決定分別對幾個特定人物來寫作品備忘錄,這樣即時中途休息,回過頭來想繼續寫系列文時,也會知道要寫些什麼。作曲者部分就「黎錦光」、「陳歌辛」與「姚敏」,演唱者則為「周璇」與「姚莉」;這五位創作與演唱的作品,占了這些懷念老歌的絕大部分,所以寫完這五位後,也回味的差不多了。但更明確點說,寫完「黎錦光」、「陳歌辛」與「姚敏」這三位,「周璇」與「姚莉」也不太需要寫了,因為他們唱過的著名歌曲,大部分都是這三位寫的....

 

 

 

陳歌辛(1914~1961),在那個上海輝煌的年代中,與黎錦光各有「歌仙」與「歌王」的美譽,但他的命運比較坎坷,跟絕大部分滯留大陸的音樂創作人士一樣,都被後來的文革所迫害,而且他還因此餓死在勞改場中;在台灣,則因為陳歌辛曾經替共產黨寫過歌,雖然後來死於文革,但其名字與過往,卻也不能公開分享的。所以在台灣,有很多陳歌辛所創作的歌曲,早期是不敢寫上名字的。而這些著名的歌曲有「玫瑰玫瑰我愛你」、「夜上海」、「恭喜恭喜」、「蘇州河邊」、「秋的懷念」、「永遠的微笑」、「鳳凰于飛(二)」、「西湖春」、「五月的風」等。有興趣了解生平的,可參考「維基百科 陳歌辛」,裡面的內容大致跟市面上可以找到的資料相差不遠。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老鼠」是劉元孝老師主編的快樂的歌唱 ( 唱和跳 ) 所收錄的歌,原曲是菲律賓童謠「Tong, tong, tong, tong, pakitong-kitong」,歌詞意義是描述抓螃蟹的情況,不知為何傳到台灣來後,雖然一樣照原文來唱,但歌名卻變成「小老鼠」。這種歌詞不變,但中文歌名跟原歌名不同的情況,會造成一種情況,那就是後來的人要是不知道歌曲的來源,就會瞎掰歌詞的含意,就跟「Tum ba」與「Vista」一樣,莫名其妙就變成拜火歌,然後歌詞部分還可以瞎扯一堆有的沒的。所以教唱這首歌之前,還是要強調這首歌原本的意義,不然就是不知為何而唱了....

 

 

 

原曲:菲律賓童謠,歌詞敘述抓螃蟹的情況

Tong, tong, tong, tong, pakitong-kitong
咚 咚 咚 咚 巴基咚基咚
Alimango, sa dagat
米媽果 沙 搭嘎
malaki at masarap
馬拉基 安 媽殺拉
mahirap
媽ㄏㄧ拉 馬虎哩
mahuli sapagkat nangangagat
沙巴咖達 那干干嘎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