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童軍歌曲 (50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不知不覺要寫第三篇了,這篇應該會比較好寫,因為相關資料不多,也不像前兩篇那麼複雜,但三千字應該是跑不掉。只是寫完兩篇後,都還沒看到作品在童軍月刊出現,有點缺乏動力就是....

 

方純青前輩追思紀念會  

 

方純青先生在童軍歌曲上的作品不多,但大部分都很重要。可以確定的有「歡樂在今晚(晚會歌)」、「餘燼」、「神秘的森林」、「時錶定方位」、「打旗語」、「月下營火」、「圍著營火」等七首,前五首的資料都很完整,也寫過文章介紹;「月下營火」寫過文章介紹過,但在童子軍袖珍中寫的作詞者是胡立人,但在呂泉生作品集中,這首又變成是方火爐配詞,所以這首還是要介紹,但會附註另有胡立人作詞一說;至於「圍著營火」,就實在聽不出原曲是哪首了....如果寫完前都還沒找出答案,那就當作沒看到這首好了XD~(完稿日12.09,文章合計4585個字,5197個字元。)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伊的笑容」是蕭而化譯詞,原曲為「Her Bright Smile Haunts Me Still」,作曲者是William Thomas Wrighton。這首雖然被編入世界名歌集,且還由音樂大師蕭而化譯詞,但卻是在網路上連中文歌詞找不到,更別說影片了。反倒是被填入「清平調」的歌曲,是目前普遍可以聽到的;另外還有「秋聲」在舊國小音樂課本的版本,目前也只剩下歌詞還找得到....

 

 

譯詞:蕭而化 作曲:William Thomas Wrighton

和伊隔別幾經年,況是生時難再見

但願忘卻伊身影,心頭伊影轉清鮮

海上微風和且柔,恰似伊情萬縷纏

尤其笑容太可愛,夜夜腦裡任聲旋

雖然隔別幾經年,此生且不能再見

但那笑容太可愛,永遠在腦裡聲旋

 

每當臨晨天欲暑,寥落疏星光閃閃

海靜無波水如鏡,其中伊影似可見

使我恍惚加入夢,夢中情景似當年

尤其笑容太可愛,時時腦裡任聲旋

每當臨晨天欲暑,寥落疏星光閃閃

海靜如波水如鏡,其中伊影彷彿見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陸續介紹了莫札特與舒伯特的搖籃曲後,緊接著就是大家最為熟知的布拉姆斯搖籃曲。新選歌謠中有不少搖籃曲,屬於世界名音樂家級所做的,就莫札特、舒伯特與布拉姆斯所做的這三首,而其中流傳最廣的是布拉姆斯搖籃曲(Brahms Wiegenlied)。雖然跟前兩位的搖籃曲一樣,這首也有歌詞,也跟前兩位的作品一樣,這首用純音樂的機會比較多....

 

 

 

譯詞:李抱枕  作曲:Johannes Brahms

快快睡,我寶貝,

窗外天已黑,

小鳥回巢去,

太陽也休息,

到天亮,出太陽,

又是鳥語花香,

到天亮,出太陽,

又是鳥語花香

快睡覺,我寶寶,

兩眼要閉好,

媽媽看護你,

安睡不怕懼,

好寶寶,安睡了,

我的寶寶睡了,

好寶寶,安睡了,

我的寶寶睡了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茉莉花」這首中外知名的中國民謠,也曾被收錄在新選歌謠中。這曲歷史還蠻悠久的,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當時稱為「鮮花調」,不過那時的曲調已經跟目前聽到的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有不同版本的存在,台灣這邊流傳的是其中一個版本而已。

 

  

江蘇民謠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
又香又白人人誇
讓我來將你摘下
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日君再來」是周璇最有名的歌,原是1937年電影「三星伴月」的插曲,由黃嘉謨作詞,劉雪庵作曲,由詞曲作者可以發現,這首歸類於海派音樂有點微妙,因為劉雪庵被歸屬當時的學院派,作的是藝術歌曲,跟這個被黃自鄙視,專作流行歌曲的上海派好像扯不上關係,實際上這首是被人偷偷拿去用,流傳之後,劉雪庵又不敢明說的情況下,就這樣變成海派音樂了。最初「何日君再來」並沒那麼好,是經由多人傳唱後,才開始走紅的,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李香蘭(山口淑子)了,她跟周璇是好朋友,所以當時周璇唱了「何日君再來」後,李香蘭跟著唱,然後這首歌便開始在中國走紅;不但是中文而已,而且回日本後還唱了日文版,於是這首「何日君再來」除了一堆華人歌星演唱外,還有一堆日本的歌星與在日發展的鄧麗君、翁倩玉演唱。1978年,鄧麗君重新詮釋「何日君再來」,於是修改歌曲長度的鄧麗君版,就成了目前我們最為熟知的版本。

 

 

 

作詞:黃嘉謨  作曲:劉雪庵

好花不常開 好景不常在
愁堆解笑眉 淚灑相思帶
今宵離別後 何日君再來
喝完了這杯 請進點小菜
人生難得幾回醉 不歡更何待
(來來來 喝完了這杯 再說吧)
今宵離別後 何日君再來

曉露濕中庭   沉香飄戶外
寒鴉依樹尖 明月照高台
今宵離別後 何日君再來
喝完了這杯 請進點小菜
人生難得幾回醉 不歡更何待
(來來來 再敬你一杯)
今宵離別後 何日君再來

玉漏頻相催 良辰去不回
一刻千金價 痛飲莫徘徊
今宵離別後 何日君再來
喝完了這杯 請進點小菜
人生難得幾回醉 不歡更何待
(來來來 再敬你一杯)
今宵離別後 何日君再來 

停唱陽關疊 重擎白玉杯
殷勤頻致語 牢牢撫君懷
今宵離別後 何日君再來
喝完了這杯 請進點小菜
人生難得幾回醉 不歡更何待
(嘿 最後一杯 乾了吧)
今宵離別後 何日君再來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童韻心聲」這本書應該是絕版了,當初會圖書館借這本書,主要是看在裡面有很多國內外童謠與其簡譜,很方便拿來對照之用。

 

P_20161016_012926.jpg

 

書裡面的歌曲一共收錄105首,其中童謠89首,另有16首是唐詩歌曲。在童謠部分,有80首以上是大頭會唱的,所以算是收錄一些比較常見的歌曲,然後也有一些歌曲後來比較沒人唱,自然也就沒什麼機會聽到並學會。以下就是這105首歌的歌曲目錄與簡短說明~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拇指動一動」是由劉元孝老師譯詞,原曲是英國童謠「one finger one thumb keep moving」或稱「one finger one thumb」,日文歌名是「おやゆびムービング」,而且一樣是劉老師所譯詞,算是一首很特別的歌曲。從這邊可以看出,日本童軍中期在收錄歌曲時,劉老師也有從旁協助。

 

 

譯詞:劉元孝  曲:英國童謠

一個拇指動一動
一個拇指動一動 一個拇指動一動
大家唱歌 大家跳舞 真快樂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耕農歌是由曾辛得、楊雲萍作詞,改編自恆春民謠的歌曲,收錄在新選歌謠第八期。原曲是恆春民謠中一般被稱為「台東調」的旋律,除了「耕農歌」這個國台語都有的版本外,還有最初的「台東調」,以及後來的「三聲無奈」與「青蚵仔嫂」這幾種比較有名的版本。所謂的「恆春民謠」,是指流傳恆春一帶的傳統民謠,是源自於平埔族的曲調,所以原作曲者已經不可考,而旋律部分也經不同人的編曲,有著些微的差異在,但基本上都還聽得出是同一首歌。

 

 

作詞:曾辛得、楊雲萍   曲:恆春民謠 台東調

國語版

一年容易又春天 翻土播種忙田邊 
田裡秧苗油綠綠 家家戶戶卜豐年 
東鄰荷鋤上山岡 西鄰趕牛下池塘 
哥哥犁田嫂播種 汗珠如雨滿衣裳 
牧童晚歸把歌唱 閃爍星星半隱藏 
今天做完今天事 且看織女對牛郎 

台語版

一年過了又一年 冬天過了又春天 
田底稻仔青見見 今年定著是豐年 
水牛赤牛滿山埔 看牛囝仔唱山歌 
青年男女犁田土 頂坵下坵相照顧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康城賽馬(De Camptown race)是美國民謠之父 佛斯特(Stephen Foster)知名作品,其音樂旋律相當輕快,除了會在賽馬場聽到外,也會在其他場合聽到。中文歌曲是由張易譯詞,比較少聽人唱,這首比較常拿人當背景音樂使用,很多人都知道歌名但不會唱。這首被收錄在101世界名歌集中,是家喻戶曉的世界名謠,

 

 

譯詞:張 易  作曲:Stephen Foster
聽康城女郎唱賽馬歌 Doo-da doo-da
看康城賽馬場長十里 好個賽馬場
我歪戴帽子來此地 像個 流氓
我轉回家時滿袋子錢 真好生意
白天賽不完 晚上在繼續
我只買那一隻黃色馬別的馬全不理
大公馬色馬母馬尾長 Doo-da doo-da
跑起來拼命不相讓 都要得頭獎
那大公馬掉進大泥坑 笑斷肚腸
等掙扎半天爬上岸 真不像樣
白天賽不完 晚上在繼續
我只買那一隻黃色馬別的馬全不理
別的馬全不理
別的馬全不理
全不理嘿!
哈!爽!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寫劉元孝老師的童軍歌曲專欄文章時發現,不先處理スカウトソング這部分的資料不行,因為得先找出日本童軍歌本中到底有哪些歌曲,是跟台灣的童軍歌曲有深厚的關係的。

 

[ 童軍歌曲 ] 歌本系列 (九) -- スカウトソング (  

相關資料連結:

スカウトソング集 » Polar Star

江袋家のホームページ>スカウトソング(BS編)

bsy125 song

Lyric | JYS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躺著床上悠閒的看著電影「星星月亮太陽(1961)」時,突然傳來這首「光明的前程」的旋律,差點從床上跳了起來,有種「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感嘆,終於讓我找到這首歌了!!!!這首「光明的前程」是電影插曲,姚敏作曲,周之源作詞,算是後期的海派音樂。而「星星月亮太陽(1961)」這部電影,則是第一屆金馬獎的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與最佳攝影的得主,在華語電影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而對於童軍來說,這首歌有另一層面的意義在,真的是沒想到,原來有些童軍歌曲是從經典電影中採譜而來,有誰聽得出來,是哪首歌嗎??

 

  

歌曲位置在 57分50秒至1小時零分20秒  

 

作詞:周之源  作曲:姚敏

(獨唱)
畢業同學,恭喜你們,完成學業奔前程;
臨別依依,難捨難分,莫忘同窗情誼深。 

(獨唱)
我們都是姊妹和弟兄,滿園桃李共爭春;
今宵歡眾,驪歌聲聲,聲聲祝福送行人。

(合唱)
畢業同學,恭喜你們,完成學業奔前程;
臨別依依,難捨難分,莫忘同窗情誼深。

(合唱)
你們都是指向的南針,也為我們作明燈;
明日天涯,壯志凌雲,凌雲萬里齊飛騰。

(獨唱)
你們都是指向的南針,也為我們作明燈。

(合唱)
明日天涯,壯志凌雲,凌雲萬里齊飛騰。

(合唱)
跟隨你們向前進,無限光明奔前程。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堂樂歌是中國近代音樂,或者說新音樂的最初形式,而其發起人與領導者沈心工,則被稱為學堂樂歌之父。因為大部分學堂樂歌都用日本與歐美歌曲旋律,然後加以填詞的作品,比較難以直接歸類在學堂樂歌這部分,然後少部分自己作曲的,現在也差不多被人遺忘的,所以想找到可以介紹的還真不多。這首「郊遊」,現在大部分的詞曲作者都是佚名處理,如果不去追溯起源,還真不會曉得這首居然是沈心工的作品,然後也是流傳快一百年的中國新音樂的童謠始祖了。至於為何沈心工會被台灣消音??主要是因為他的中後期作品多數出現在共產黨的歌曲之中....

 

 

 

詞曲 沈心工

走走走走走 我們小手拉小手
走走走走走 一同去郊遊
白雲悠悠 陽光柔柔 青山綠水一片錦鏽
走走走走走 我們小手拉小手
走走走走走 一同去郊遊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巍巍的鍾山,巍巍的鍾山,龍蟠虎踞石頭城,龍蟠虎踞石頭城....」,這首鍾山春,相信四五十歲的伙伴都有聽過,也知道怎麼唱,但應該很多人不曉得,這首原唱也是周璇,是1941年電影「惱人春色」的插曲,其曲為黎錦光所作 ( 筆名:金玉谷 ),詞為程小青所作,所以也是屬海派歌曲。因為旋律優美,歌詞意境佳,所以一直都有歌星翻唱,如孔蘭薰、費玉清、高勝美、南方二重唱....等,是國語老歌中的經典。

 

 

 

:程小青  曲:黎錦光

巍巍的鍾山 巍巍的鍾山
龍蟠虎踞石頭城 龍蟠虎踞石頭城
啊 畫樑上呢喃的乳燕
柳蔭中穿梭的流鶯
一片煙漫 無邊風景
裝點出江南新春 裝點出江南新春

巍巍的鍾山 巍巍的鍾山
龍蟠虎踞石頭城 龍蟠虎踞石頭城
啊 莫想那秦淮煙柳 不管那六朝金粉
大家努力向前程 看草色青青 聽江濤聲響  起來
共燃起大地的光明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這裡是雄獅隊」是劉元孝老師主編的快樂的歌唱 ( 唱和跳 ) 中的一首歌,原是英國童謠,最早可推至1840年,現在起碼有「The Wheels on the Bus」、「Here We Go Round the Mulberry Bush」、「Pop Goes the Weasel 」三種比較流行的英文版本,但當初引進國內時是用「This is table No.1」這個版本。另外,日本有「いいやつみつけた」版本,跟Pop Goes the Weasel 」意思比較相近,中文解釋為「黃鼠狼去流浪」。沒有找到「我們這裡是雄獅隊」的相關影音資料,因為童軍人都不唱童軍歌了....

 

 

 

詞 劉元孝  曲 英國童謠

我們這裡是雄獅隊、雄獅隊、雄獅隊,

( This is table No.1 No.1 No.1 )

我們這裡是雄獅隊,神鷹在哪裡?

This is table No.1, Where is No.X )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對於莫札特的搖籃曲,舒伯特的搖籃曲有名多了,但比起布拉姆斯的搖籃曲還是有差。在中譯上,Wiegenlied可作為搖籃曲或催眠曲,兩者意思相近,但前者泛指為母親對兒女,後者為旋律有催眠的作用,在範圍上還是有差。本首被收錄在新選歌謠第57期,亦為世界名曲。

 

 

譯詞 周學譜  作曲 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

睡吧 睡吧 我親愛的寶貝
媽媽的雙手輕輕搖著你
搖籃搖你 快快安睡
睡吧 睡吧 我親愛的寶貝
媽媽的雙手輕輕搖著你
搖籃搖你 快快安睡
夜已安靜 被裏多溫暖

睡吧 睡吧 我親愛的寶貝
爸爸的手臂永遠保護你
世上一切 幸福願望
一切溫暖 全都屬于你

睡吧 睡吧 睡吧
睡吧 睡吧 我親愛的寶貝
媽媽的雙手輕輕搖著你
搖籃搖你 快快安睡
夜已安靜 被裏多溫暖

睡吧 睡吧 我親愛的寶貝
爸爸的手臂永遠保護你
世上一切 幸福願望
一切溫暖 全都屬于你
睡吧 睡吧 我親愛的寶貝
媽媽的雙手輕輕搖著你
睡吧 睡吧 我親愛的寶貝
爸爸的手臂永遠保護你
睡吧 睡吧 我親愛的寶貝
媽媽愛你 媽媽喜歡你
一束百合 一束玫瑰
等你睡醒 媽媽都給你
睡 吧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聽到「往事如昨」這首歌,也是在看電影「茱麗葉」的時候,不過當時比較注意「少年的我」這首歌,反到忽略了往事如昨」的存在,直到重新再看一次電影,才發現往事如昨」這首歌似乎更有介紹的價值。這首的原曲是When you and I were young, Maggie ( 當你我都年輕,瑪姬),為1864年的流行歌曲,現在的美國民謠,原為George Washington Johnson的詩,後由其朋友J.A.Butterfield 譜成曲。中文版本則由蔣榮伊填詞,鳳飛飛演唱,收錄在1987年6月發行的專輯「什麼樣的你」。 此首為離別之歌,活動結束前唱這首歌是很有感覺的。

 

 

作詞 蔣榮伊  作曲 J.A.Butterfield

往事難忘 溫馨如昨 依然蕩漾心頭
春去春回 年年如夢 但願你勿忘我
別時匆匆 互道珍重 離歌聲聲情濃
年華易逝 友情如昨 依然常攜心頭
花開花落 幾翻如夢 但願你勿忘我
往事難忘 溫馨如昨 依然蕩漾心頭
離別容易 相見如夢 真情常在心中
何年何日 才能相逢 重溫往日舊夢
年華易逝 友情如昨 依然常攜心頭
悲歡歲月 依稀如夢 但願你勿忘我

別時匆匆 互道珍重 離歌聲聲情濃
年華易逝 友情如昨 依然常攜心頭
花開花落 幾翻如夢 但願你勿忘我
往事難忘 溫馨如昨 依然蕩漾心頭
春去春回 年年如夢 但願你勿忘我
年華易逝 友情如昨 依然常攜心頭
花開花落 幾翻如夢 但願你勿忘我
往事難忘 溫馨如昨 依然蕩漾心頭
春去春回 年年如夢 但願你勿忘我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對於上海派的流行歌曲,中國近代的音樂還有個學院派,其成員較為大家所熟知,以黃自為首,與其弟子劉雪庵、陳田鶴、賀綠汀、江定仙....等人,這些人所創作的歌曲,稱為藝術歌曲。在此之前,則是有李叔同、沈心工等人的學堂雅樂,以翻譯歌曲為主。國小六年級課本上的採蓮謠,就是學院派的經典歌曲之一,但大家可知道,光是這首由韋瀚章所作詞的採蓮謠,就有三種曲調版本。原以為國小唱的版本如果不是黃自作曲,那就應該是陳田鶴作曲,因為流傳最廣的就這兩版本,但後來拿到譜,用線上鋼琴彈奏試聽,都覺得不是國小學到的版本,這時才找到第三個版本,由劉雪庵作曲的歌譜,然後才確定這就是小學後所學到的採蓮謠。會被大家所熟知,主要是因為1937年的電影「三星伴月」,裏頭的插曲除了眾人熟知的「何日君再來」之外,就是這首「採蓮謠」了,而這兩首階為劉雪庵所作曲,然後一共有周璇、路明與姚莉三個演唱版本。不曉得大家會唱的是哪個版本呢??這首歌也被收錄在新選歌謠,不過就不確定是哪一個版本了。

 

劉雪庵版本

 

作詞:韋瀚章  作曲:黃自 / 陳田鶴 / 劉雪庵 

夕陽斜 晚風飄 大家來唱採蓮謠
紅花豔 白花嬌 撲面飄香暑氣消
你划槳 我撐篙 欸乃一聲過小橋
船行快 歌聲高 採得蓮花樂陶陶
你划槳 我撐篙 欸乃一聲過小橋
船行快 歌聲高 採得蓮花樂陶陶

 

2022.03.04 補充 陳田鶴版本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是在電影「茱麗葉」中,一開始覺得六個身穿韻律裝的男人跳舞很有趣,然後所放的歌曲很好聽,便將記下的歌詞放在GOOGLE搜尋,才知道歌名是少年的我」,而且是很久以前老歌。少年的我」的詞曲皆為黎錦光所做,所以也是歸類為海派歌曲。

 

 

 

詞曲 黎錦光

春天的花是多麼的香,
秋天的月是多麼的亮,
少年的我是多麼的快樂,
美麗的她不知怎麼樣。

春天的花會逢春開放,
秋天的月會逢秋明亮,
少年的我是有今天快樂,
美麗的她不知怎麼樣。

寶貴的情像月亮,
甜蜜的愛像花香,
少年的我不努力,
怎能夠使她快樂歡暢。

春天的花會逢春開放,
秋天的月會逢秋明亮,
少年的我是有今天快樂,
美麗的她不知怎麼樣。

春天的花會逢春開放,
秋天的月會逢秋明亮,
少年的我是有今天快樂,
美麗的她不知怎麼樣。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為新選歌搖第51期至99期的歌曲列表,主要參考依據為陳郁秀、孫芝君所著「呂泉生的音樂人生」一書,最後面的呂泉生歌曲作品表,以及在網路上可以找到的新選歌謠圖片與相關資料。數量不多,有些資料還彼此衝突,然後圖片部分又不是很清晰,要花一番功夫才能解讀上面寫什麼。這樣的資料整理其實很費工,雖然都是到處收集來的,但光確認與編排,就費了不少勁。

 

新選歌謠  

 

到目前為止所確認的歌曲有???/457,分別為本土歌謠??/14首、創作童謠???/274首、愛國歌謠/27首、各國民曲???/137首。已確認曾收錄但尚未得知期數的歌曲有呂泉生的〈鄉愁〉、〈登山歌〉、〈剪拳布〉、〈擠油渣〉、〈田園曲〉、〈大好天〉、〈望月思親〉、〈落大雨〉、〈三月來了〉、〈手拉手〉、〈清明〉、〈咖里飯〉、〈遊戲〉,郭芝苑的〈褒城月夜〉、〈耕田〉、〈百家春〉,周伯陽的〈玫瑰花〉,及黃自、趙元任、劉雪庵、黃友棣、蕭而化、張錦鴻、臧哲先、黃昭雄、林福裕、廖貝武,劉克爾、李武煙、李中和、周仁、陳世凱、陳亮、李茂淵、張邦彥、潘鵬、張誠益、俞磊、楊文貴、陳康翔、沈毅、照星、錢在青、林梅、陳伏瀛、朱西湖、伍伯就、三榮、王耀錕、張漢南、陳喜夢、潘德仁、盧蕓華、方懿、陳榮盛、林今馳、李景臣、林精炫、林清池、汪香女、溫錦龍、林芳、洪德成、浪江、陸鳳寶、楊正邦、青林、王啓揄、俞雲鵬、曾次郎、陳炳坤、李志傳等的創作曲;中國藝術歌曲〈玫瑰三願〉、〈下江陵〉、〈西風的話〉、〈思鄉〉,〈秋怨〉、〈杜鵑花〉、〈問鶯燕〉、〈追尋〉,民歌〈採蓮謠〉〈茉莉花〉、〈鳳陽花鼓〉;各國民謠如瑞士民謠〈阿爾比士登山歌〉,德國民謠〈神秘的森林〉、〈卡布里島〉、〈離故鄉〉、〈快樂的晚上〉、〈斑鳩呼友〉、〈假如我是一隻小鳥〉、〈青蛙的合唱〉,法國民謠〈青蛙與小猫〉,西班牙民謠〈四季〉,丹麥民謠〈春陽〉,韓國民謠〈異鄉寒夜曲〉、〈桔梗花〉、〈阿里嵐〉,菲律賓民謠〈插秧歌〉,美國民謠〈露營〉、〈可憐的小麻雀〉;西洋作曲家巴哈的〈春天到〉,韓德爾的〈快樂的鐵匠〉,海頓的〈玩具的音樂〉,莫札特的〈迎春〉、〈勝利歌〉、〈鐘聲〉,〈Alphabet〉,貝多芬的〈我愛你〉,布拉姆斯的〈催眠曲〉、伯特的〈野玫瑰〉、〈菩提樹〉、〈音樂頌〉、〈雄壯的行進〉、〈搖琴人〉,修曼的〈豐年〉、威爾弟的〈茶花女飲酒歌〉、〈凱旋進行曲〉、古諾的〈凱旋〉、孟德爾頌的〈聖母頌〉、〈百靈鳥〉,葛里格的〈索爾菲之歌〉,華格納的〈歡喜進行曲〉,比才的〈鬥牛的勇士〉、〈阿魯卡拉龍騎兵〉,蕭邦的〈遙寄相思〉,韋伯的〈新春舞曲〉,德布西的〈姜波的搖籃歌〉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101世界名歌集的歌曲名單與相關資料都整理差不多的時候,也是該來整理新選歌謠歌曲表列的詳細內容了。以數量來說,新選歌謠共457首,是101世界名歌集的四倍有餘,但實際掌握到的歌曲名稱卻可能比101世界名歌集還少,連一百首都不在,這方面的資料真的不好收集。雖然目前收集的資料少,但如果沒開始整理,就永遠沒有完成的一刻,所以將連續兩篇來整理。

 

新選歌謠  

 

相關資料介紹 : 

歌謠月刊。光復後,可茲教唱之創作歌曲缺匱,1952年1月臺灣省教育會發行《新選歌謠》鼓勵創作,為樂壇提供發表園地。該刊由呂泉生主編,戴粹倫、蕭而化、張錦鴻、李金土、李志傳、呂泉生為歌曲審查委員,洪炎秋、楊雲萍、盧雲生、王毓騵為歌詞審查委員,呂泉生的〈搖嬰仔歌〉、〈鄉愁〉、〈登山歌〉、〈青天進行曲〉、〈剪拳布〉、〈擠油渣〉、〈田園曲〉、〈大好天〉、〈望月思親〉、〈落大雨〉、〈三月來了〉、〈手拉手〉、〈清明〉、〈咖里飯〉、〈遊戲〉,曹賜土的〈吊床〉、〈濱旋花〉,郭芝苑的〈紅薔薇〉、〈楓橋夜泊〉、〈褒城月夜〉,〈耕作歌〉、〈耕田〉,白景山的〈只要我長大〉,楊兆禎的〈月姑娘〉、〈梅花〉、〈搖籃曲〉,周伯陽的〈法蘭西的洋娃娃〉、〈木瓜〉、〈玫瑰花〉、〈娃娃國〉、〈長頸鹿〉、〈小黑羊〉,曾新得的〈誰最快樂〉、〈荷花姐姐〉、〈風來了〉、〈小皮球〉、〈風〉、〈過新年〉、〈花園裡的運動會〉、〈我愛你〉,及黃自、趙元任、劉雪庵、黃友棣、蕭而化、張錦鴻、臧哲先、黃昭雄、林福裕、廖貝武,劉克爾、李武煙、李中和、周仁、陳世凱、陳亮、李茂淵、張邦彥、潘鵬、張誠益、俞磊、楊文貴、陳康翔、沈毅、照星、錢在青、林梅、陳伏瀛、朱西湖、伍伯就、三榮、王耀錕、張漢南、陳喜夢、潘德仁、盧蕓華、方懿、陳榮盛、林今馳、李景臣、林精炫、林清池、汪香女、溫錦龍、林芳、洪德成、浪江、陸鳳寶、楊正邦、青林、王啓揄、俞雲鵬、曾次郎、陳炳坤、李志傳等的創作曲;中國藝術歌曲〈玫瑰三願〉、〈教我如何不想她〉、〈下江陵〉、〈西風的話〉、〈思鄉〉,〈秋怨〉、〈杜鵑花〉、〈問鶯燕〉、〈追尋〉,民歌〈採蓮謠〉、〈茉莉花〉、〈鳳陽花鼓〉;各國民謠如蘇格蘭民謠〈羅莽湖邊〉,英國古歌〈少年樂手〉,瑞士民謠〈阿爾比士登山歌〉,德國民謠〈神秘的森林〉、〈卡布里島〉、〈離故鄉〉、〈快樂的晚上〉、〈秋蟲〉、〈斑鳩呼友〉、〈遠足〉、〈假如我是一隻小鳥〉、〈青蛙的合唱〉,法國民謠〈青蛙與小猫〉、〈願君安睡到天明〉,比利時民歌〈郊外行〉,義大利民謠〈散塔蘆淇亞〉、〈歸來吧!蘇瀾多〉、〈山村姑娘〉,西班牙民謠〈四季〉,丹麥民謠〈春陽〉,韓國民謠〈異鄉寒夜曲〉、〈桔梗花〉、〈阿里嵐〉,菲律賓民謠〈插秧歌〉,美國民謠〈山谷裡的燈火〉、〈稻草裡的火雞〉、〈珂羅拉德之夜〉、〈露營〉、〈可憐的小麻雀〉;西洋作曲家巴哈的〈春天到〉,韓德爾的〈快樂的鐵匠〉,海頓的〈玩具的音樂〉,莫札特的〈迎春〉、〈勝利歌〉、〈鐘聲〉、〈搖籃歌〉,〈Alphabet〉,貝多芬的〈我愛你〉,布拉姆斯的〈催眠曲〉、修伯特的〈野玫瑰〉、〈菩提樹〉、〈音樂頌〉、〈雄壯的行進〉、〈鱒魚〉、〈搖琴人〉,修曼的〈豐年〉、威爾弟的〈茶花女飲酒歌〉、〈凱旋進行曲〉、古諾的〈凱旋〉、孟德爾頌的〈聖母頌〉、〈百靈鳥〉,葛里格的〈索爾菲之歌〉,華格納的〈歡喜進行曲〉,比才的〈鬥牛的勇士〉、〈阿魯卡拉龍騎兵〉,蕭邦的〈遙寄相思〉,韋伯的〈新春舞曲〉,德布西的〈姜波的搖籃歌〉,及Rameau、Cherubini、Pergolesi、Forster、Simonetti、Martini、Sicher、Gilmour、Werner、Spilman、Flotow等所作歌曲,經《新選歌謠》發表後,均成家喻戶曉歌謠,傳唱一時,成為光復後新傳歌曲之重要來源,且多有編入各級學校教科書中,影響遠大,「音樂通訊」欄訊息報導,亦成為重要音樂史料。1959年臺灣省教育會改組,《新選歌謠》停刊,共發行九十九期。

資料來源 : 一○一世界名歌集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