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寫些內容不行了,最近上線次數太少,造成例行性文章堆積太多,用兩次才消化的差不多,順便還留一周的盈裕可以緩衝一下。標題應該就這樣了,接下來是該定文章是怎樣的架構??目前預定五段,每段500字左右,這樣應該就比較有份量。

 

3702-31.JPG    

 

一、國內目前常見的營火流程與來源考證。二、拜火所用歌曲來源追溯。三、Vista印第安歡呼)動作的起源與演變。四、Tum ba(拜火歌)動作的起源與推論。五、總結。(完稿日10.25,文章合計4621個字,5248個字元。)

 

本文刊登於中華民國童軍月刊 2016年11月號

 

營火在童軍運動中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從創辦人羅伯特貝登堡帶著21位男孩登上白浪島進行露營,到了晚上在營火邊唱歌並分享他在異國生活的故事,並將這樣的經驗編寫成童子軍警探(scouting for Boy)開始,營火就成了童軍運動中不可或缺的例行活動。不同類型的營火有不同的意義在,但有誰曾好好的想過,在童軍營火中所進行的各項活動,是否都有其涵義存在??而這些看似固定儀式的歌曲與其順序,以及搭配的動作,又是從何而來??伙伴們是認為,服務員說該這樣做就是這樣做,不用想太多??還是很想知道為什麼,卻不知道要問誰??如何問??從何問起呢??

 

一、國內目前常見的營火流程與來源考證

 

目前在國內,一般服務員訓練與童軍營隊,其營火流程所進行的方式,大致有以下順序

 

進場:

(1)由外頭安靜帶入場地,順時針或逆時針將隊伍帶到定位。
(2)吟唱晚會歌(歡樂在今晚),先哼後唱
(3)主持人點火
(4)有火光亮起時,唱營火燒著,唱一至兩遍後,可換唱營火興旺

活動進行:自己安排

退場:

(1) 唱餘燼
(2)主持人爐邊夜話
(3) 唱晚禱,先唱後哼
(4) 將隊伍安靜帶出場外 

 

這樣的流程,主要是從日本那邊沿用修正而來,可在網路上用「キャンプファイヤー展開例」註 1進行搜尋,就可以找到很多跟國內很類似的營火流程。從開場到結束,我們一共有兩首歌是跟日本相同的,分別是開場的晚會歌與最後的餘燼,對照於日本歌曲,則為遠き山に日は落ちて、燃えろよ燃えろよ與一日の終わり。餘燼的日本原曲在營火中,有分成點火時用的歌詞,與最後收尾時的歌詞,我們就只用於收尾。然後再從美國童軍那邊加入營火燒著與晚禱這兩首,就成了目前童軍營火最基本的流程。

或許有人會說,世界不是還有其他國家也是這樣進行嗎??並不是如此,如將德弗札克 第九號交響曲,也就是新世界交響曲中的片段旋律當成營火歌曲的,只有台灣跟日本,而且,晚會歌(歡樂在今晚)的歌詞還是從遠き山に日は落ちて的歌詞中翻譯而來。餘燼的歌詞,亦是參考一日の終わり ,其原曲來自法國,到目前也只有台日兩國會用,甚至連法國本地也都找不到這首歌。

由以上的資訊,可以證明,目前台灣童軍在常用營火流程上所運用的歌曲,大部分都來自日本。而一般訓練營火中,不一定會進行拜火,但其運用歌曲拜火歌與印第安歡呼,亦可以從這樣的歷史軌跡中推測,應該也來自日本。

 

 

二、拜火所用歌曲來源追溯

 

國內營火所用的拜火歌曲有兩首,分別為Tum Ba與印地安歡呼,其中Tum ba又稱拜火歌、阿雷阿雷伊,一般都是先唱Tum ba再接唱印地安歡呼,而這兩首歌曲引進者應該都是劉元孝老師。劉老師在民國53年出版唱和跳一書時(同年11月改稱快樂的唱歌,就已經收錄Tum ba,但那時並未附註為拜火歌。然後在陳驥編著土風舞一書中,也寫到唱和跳曾經出版五集唱片,其中第一集時就收錄Tum ba民國54年12月,然後直到第五集民國57年10月時仍未有印地安歡呼出現。然而印地安歡呼,一直到張慶三所主編的唱和跳全集才有收錄,這時已經是民國64年,而此時的Tum ba則附註為拜火歌,並為印地安歌曲。所以Tum ba可以確認是民國53年之前就引進台灣,印地安歡呼應該在民國58年至64年之間引進。

 

P_20161016_100823  

 

至於說從何處引進??這可以從劉元孝老師的學經歷來看,可以推測亦是由日本那邊而來。因為也有很多資料可以佐證,當初劉老師所編寫的唱和跳,其藍本就是日本童軍的童軍歌本スカウトソング。Tum ba在日本的歌名為ツンバ レリ ツンバ,羅馬拼音為Tsun ba reri tsun ba,而印地安歡呼在日本的歌名為ビスタ,羅馬拼音為Vista。不過在尋找來源過程中,印地安歡呼是先在YOUTUBE找到美國版本,然後再回頭找到日本版本。至於Tum ba,台日以外國家的版本,歌名則多為Tum ba ta Tum ba。

 

ツンバレリ ツンバ

  

而不管是Tum ba或印第安歡呼,在追溯過程中,都找不到這兩首歌曲與印地安人的關聯性。Tum ba部分,在日本的ツンバ レリ ツンバ 歌譜中僅寫到是三輪谷訫採譜,而在網路上所找到的影片,有法國、英國、保加利亞、美國,且根據相關資料,都顯示這首歌來自中亞國家的可能性比較高。目前有兩個參考依據,首先是有名的俄國猶太人情歌Tumbalalaika,其中就有一段歌詞與旋律很像Tum ba;然後在 "Music Sounds Afar" 這本1958年出版,美國學校的音樂課本中,則記載了這首歌是由阿拉伯地區的國家而來。

 

在唱法部分,只有台灣是從 Ah Le Ah Le Yi 開始,其他國家的唱法,皆是一些人先唱Tum ba ta Tum ba,然後將Tum ba ta Tum ba當成音樂皆奏,其他人再開始從Ah Le Ah Le Yi那段開始唱,這也就是所謂阿卡貝拉(A cappella),無伴奏合唱,所謂純人聲合唱方式,所以Tum ba ta Tum ba這段歌詞,原是從到尾都有的節奏音樂。再以歌曲命名方式來說,這歌會取為Tum ba,常常為這是歌曲第一句歌詞的緣故。所以從引進這首Tum ba以來,我們都唱錯了。

 

印地安歡呼部分,則是從幼獅文化所出的唱和跳中所記載的一段文字來推斷。其內文敘述,Tum ba這首歌,曾在民國56年時於電視節目印地安舞蹈表演過,故Tum ba當時就被認為是印第安歌曲,所以後面隨之而唱的Vista,自然就成了印地安歡呼。但實際上,在美國本地,都沒有證據顯示這首是來自印地安族群。因為不論是歌曲旋律與歌唱方式,都與這些現被稱為北美原住民族群的曲風不符,他們只認為這是流傳於露營活動中的一首repeat song,而非哪一個特定民族的歌曲。印地安歡呼,只能說是長久以來被誤認的錯誤歌名。

 

三、Vista(印第安歡呼)動作的起源與演變

 

最先出現拍腿動作的歌曲是Vista,拜火時先唱的Tum ba,反倒是後來才跟著一起拍腿。在張慶三所主編的唱和跳一書中,於印地安歡呼歌曲底下寫了這麼一段內容:「全體圍坐,或站立半蹲,雙足張開雙手拍掌,然後由身前往後,擦過雙腿而分開,領導人唱一段,全體跟著唱一段。第二段後越來越快。」 這段文字表示,當時引進此歌,就已經帶有這樣的動作。

 

所以最初國內並沒有跪下的動作,而是圍著坐下或站立半蹲。後來由各國表演的影片來相互對照動作,推測台灣這邊應是由日本那邊引進而來。前幾年,日本的諧星團體千本針的近藤春菜,曾身著女童軍制服,在電視上多次表演整段ビスタ ,其動作是跨出弓箭步,然後雙手拍在膝蓋後分開,這樣的動作讓筆者馬上聯想到,台灣現今的表演方式,是否也從日本而來??繼續在YOUTUBEビスタ當關鍵字搜尋,亦可以找到其他以同樣動作進行的影片,發現大部分都是童軍團體,這表示這樣的動作是日本童軍常見的表演方式。而以全體圍坐的方式表演也有,但以國小與幼童軍的表演為主。

 

在美國部分,這首稱為Vista,亦有The Flea song跳蚤歌、Fee fly Flow等不同歌名,其表演動作大都為坐下,然後先拍手後拍腿。以日本與美國的不同之處來看,可以推測,日本動作當時是從美國引進歌曲與動作後,將其動作先改成弓箭步姿勢,這是因為日本女生只能正坐跪坐於地面,為了方便表演,只好以站著用弓箭步方式進行,然後再將拍腿動作變成快速擦過膝蓋。

 

而現在我們表演方式,則是採取跪姿,然後並不拍手,而是類似合掌方式,先將雙手合於胸前,再快速向下拍大腿後分開。這樣的表演方式傳承到後面,有些團體甚至會要求拍大腿要大聲響亮,造成每次拜火表演結束,每位參與表演的伙伴,大腿都大力拍擊紅腫甚至黑青。從原先只是當成節奏的拍手拍腿方式,到後來有如自虐的表演,其實證明伙伴們都不會去思考活動的本質與意義。

 

四、Tum ba拜火歌動作的起源與推論。

 

關於Tum ba動作起源,可以分成兩部分,前半段歌詞的跪拜動作,與後半段歌詞的拍手拍腿動作。先說後半段部分,其歌詞為Hei Tum Ba Tum Ba La Le Tum Ba Hei,Hei Tum Ba Tum Ba La Le Tum Ba Hei,Hei Tum Ba,Hei Tum Ba,Tum Ba Tum Ba Tum Ba Tum Ba,Hei Tum Ba,這部分的動作主要是從印地安歡呼的動作而來。

 

前半段動作,其歌詞為Ah Le Ah Le Yi,Ah Le Yi,Ah Le YiAh Le Yi組成。這部分的動作主要採跪姿,一開始身體向前趴下並雙手伏地,接著起身後再向前趴下並雙手伏地,因為有這樣向火祭拜的動作,Tum ba才會稱為拜火歌。其動作的來源,依可找到的相關影片來推測,應該也是來自日本,但搭配歌曲不是Tum ba這首歌,而是另一首很像Tum ba,日本童軍用的歌曲フォージングダウン降霊の儀,其中文解釋為降靈儀式。其動作是盤坐,但一樣向前趴下並雙手伏地,然後再起身,一共四次。接著就是起身後拍大腿,結束時再向前拍下並雙手伏地。這部份的判定,相信只要看過影片,就能理解,為何會被推測是國內拜火動作的起源。

 

因上述內容,說明目前Tum ba的拜火歌動作,主要結合日本童軍フォージングダウン降霊の儀ビスタ的(印地安歡呼動作,再加以變化而來。因為東方民族有自然崇拜方面的信仰,都相信有火神的存在,所以才會在需要用火之時,有請火神降臨的儀式,來祈求活動能順利。但原本的歌曲Tum ba,並沒有任何關於火神的字義在,只是長久以來在不去了解來源的情況下,加以穿鑿附會,才慢慢變成目前盛行的拜火儀式。

 

然而,國內Tum ba最早推動的表演方式,是由張慶三老師所編配的土風舞動作,唱和跳全集P172,內容如後面所記述。而目前的拜火動作,則是在此之後才出現,也就是民國64年張慶三所主編的唱和跳全集出版之後才出現。

 

阿雷阿雷伊(拜火歌

音樂:2/4

預備舞姿:不分舞伴成單圈,全體牽手面朝方向線。

舞法: 

一、1-4拍8拍-- 上半身前彎,右足起向前走四步1-4,仍然彎身,右足在前重踏二下,雙手在前拍手兩次5,6,右足向後踏,不置重心,上身轉向圓心,雙手上舉7,停8

5-16拍24拍 -- 同 1-4小節三次。

二、17-20 拍8拍-- 面朝圓心,雙手上舉,右足起向前四次點踏步,身體微右、左轉。

21-24 拍8拍-- 雙足分跳,然後不斷提踵振動,雙手自體前交叉而上攀,手腕振動。

17-24 拍16拍-- 重覆以上動作,惟後退。 

三、25-288拍-- 右足起用四次土著踏跳步右轉一圈。

29--328拍-- 保持手姿,向右四次單足跳,右手在上1-4,反向同上,左手在上5-8

四、33-36,33-3616 拍-- 右足向前重踏1,右足原位踏2,右足後踏3,左足原位踏4;以上動作共做四次,不斷向右移動。同時全體牽手,於1、2拍時向斜上推出,3、4 拍時縮回。

 

 

 五、總結

 

營火對於童軍運動來說,有多方面的意義存在,是不可或缺的活動。而從流程到拜火動作,也可以看到日本對於台灣的影響。了解其來源,是避免太多穿鑿附會,造成一堆可笑的解釋與說法。例如,Tum ba與印地安歡呼,都不是來自印地安歌曲,就不要再隨便亂扯說,這是因北美原住民有拜火神的習俗,才會在營火時唱的歌。道聽塗說到後面,還有人可以連結到與南非祖魯族的關係,說是當初由貝登堡爵士所引用。要知道,世界上有火神崇拜的民族,除了東亞台日韓三國,因受中國文化影響,有火神的概念外,其他地區就希臘羅浮的神祉,印度神祉,與中亞的波斯、土耳其的教,有火神的存在。更別說羅伯特貝登堡爵士是出身英國,是受基督教文化影響的國家,怎可能在營火中帶入火神信仰的觀念,這只是台日兩地因相似的文化,而創作出的營火流程與表演方式而已。而知道真正來源後,並不表示以後不能有拜火這樣的表演,而是要去思考,是否加入太多沒有依據的意義在裡頭。

近20年來,因為網路的發達,讓我們有更快的方式來接收來自世界各國的資訊,而在YOUTUBE這類型的影音網站出現後,更是讓我們有機會去看到其他地方的表演方式。有些東西是不容易用文字就呈現的,關於動作部份的描寫再怎樣詳細,也不如直接看人表演來的容易理解。所以這篇文章,也準備利用影片輔助的方式,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然後再搭配智慧手機,只要掃描QR Code或連結短網址,馬上就能找到文中所敘述的影片。

談童軍營火歌曲與儀式的由來   

 https://goo.gl/WRMrrx

 

 

1、キャンプファイヤー ,Campfire,營火。

2、ツンバ レリ ツンバ ,Tsun ba reri tsun ba,音譯歌曲,台灣稱Tum ba 或拜火歌。

3、ビスタ ,Vista,音譯歌曲,台灣稱印地安歡呼。

4、フォージングダウン降霊の儀),降靈儀式。

 

相關文章

[ 童軍歌曲 ] 唱和跳 Action Song ( 三 ) -- 印地安歡呼 ( The Flea Song,Flee Fly Flo,Vista,Kumala,ビスタ )

[ 童軍歌曲 ] 待解之謎 (一) -- Tum ba與vista拜火動作的由來

[ 童軍歌曲 ] 尋根之旅 (41) -- 拜火歌 ( Tum ba,阿雷阿雷伊,ツンバレリツンバ )

[ 童軍歌曲 ] 待解之謎 (二) -- Tum ba (ツンバレリ ツンバ) 來源推論  

[ 童軍歌曲 ] 延伸討論 ( 二 ) -- 童軍營火流程

[ 童軍歌曲 ] 土風舞 Folk Dance (六) -- 阿雷阿雷伊 ( TUM BA,拜火歌 )

[ 童軍歌曲 ] 尋根之旅 (47) -- 續談 Tum ba ( Tumba ta Tumba,拜火歌,阿雷阿雷伊,ツンバレリツンバ )

[ 童軍歌曲 ] 歌本系列 (四) -- 康樂活動叢書3 唱和跳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童軍歌曲 專欄作品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快樂的大頭 的頭像
    快樂的大頭

    童軍オタク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