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主角群沒有相關劇情襯托下,感覺不出其人格特質的。最終話是改編是美版第四季最終一集,而在此前三集,開始帶入女主角嬤嬤的劇情,就是為了讓最後一集中,女主角面對死亡有異常覺悟這部分做鋪陳。第一季還有帶入百合妹妹與高木之間的關係,讓百合與高木的人物性格設定比較完整,組內的人際關係與情感也有交代,但此劇都捨去了,於是造就最後一話劇末的劇情流於說教,而沒有原先所帶入的高潮。至於真凶武器由槍變成刀這樣小事,就變得不是很重要了,雖然擺明一個刑警被一把美工刀脅持是很可笑的畫面...。
最後一話的相關劇情在前面九話有帶入,但過於分散,讓人印象不深,造就最後劇情會讓人覺得進展太快,而實際上原作的速度是如此,不過就如前面提到的,中間還有部分女主角媽媽的劇情被刪除的情況下,於是就只好加戲分在最後與真兇的對峙上。問題是,這就只是個相當自我的變態殺人狂,跟他嘴這麼多有何用??即使編劇試圖改變一些內容,讓這個真兇感覺上還有人性,但基本上還是個滅門兇手,連小孩都手下不留情的人渣,嘴這麼久幹嘛??
最近還蠻常看到松本穗香的,她與矢作穗香名字一樣,常常讓我搞錯兩人演過的作品,除了上一季初主演的「這個世界的角落(この世界の片隅に)」外,電影日本版「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あの頃、君を追いかけた)」與「愛在雨過天晴時~口袋中拜託的事~(恋は雨上がりのように 〜ポケットの中の願いごと〜)」,都讓我印象深刻,另外還有一些日劇的客串,雖沒印象,但也讓我想回咒看看她在哪。總之,是未來相當有發展的女演員,也難怪會安排她演最後壓軸的劇情。
因為最後真兇是用刀脅持,於是變成高木最後的開槍沒那麼帥氣。然後除了美日文化不同所做的改編外,還有就是時空不同所改編的部分,因為都是設定案發在劇情開始前一年的事,於是相關音樂與環境就讓人明顯感受到,這與原作有10幾年的時間差距。好比在網路部分,就用了我們所熟知的臉書與Line。然而也因為距離時間較近,相對於其他話的故事來說,最後案件的劇情是很薄弱,因為主軸其實在百合與真兇的對峙上,但這部分人物特質的鋪陳,於是便覺得流於說教。
接著會再補充一篇文章,排這一季文章中我最喜歡的劇情,有改編也有自創部分的,然後也有最不合胃口的劇情分析。這一切等我這一季的心得都寫完後再來寫吧....
====
第十話 配樂
安室奈美恵「Hero」
back number「瞬き」
ONE OK ROCK「We are」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本季還真多安室奈美惠的歌,這已經是第三首了,可見安室奈美惠真的是J-POP的代表人物之一,所以像此次的案件大都在近20年之間,就很容易在安室這邊找到相對應的歌曲。這首「Hero」是日本在2016夏季奧運的主題曲,傳唱度很高,幾乎沒有人沒聽過的。
這首我沒印象...
這首「We are」知名度不小,雖然之前不曉得是哪個樂團所演唱,但常常聽到...。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