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選歌謠是臺灣第一本中文音樂月刊,是臺灣光復後,提供樂壇一個發表作品的園地,其重要性不可言喻,很多至今都還能聽得到的中文童謠,都是從中而來。其刊是由台灣合唱之父--呂泉生所主編,台灣省教育會所發行 (1952~1958,共99期)。

 

新選歌謠  

 

此月刊對童軍來說亦是相當重要的參考書籍,當時台灣在經歷50年日本統治之下,很多人都已經不會書寫中文,亦只會唱日本歌曲。在音樂上,急需有能教唱的中文歌曲,所以除了先前介紹的童子軍袖珍所收錄的一些歌曲外,還需要大量的中文歌曲提供活動之用,而新選歌謠所收的歌曲就是很好的選擇,而這其中也有不少童軍人所投稿的翻譯歌曲,例如方火爐(純青)前輩,就有法國民謠 ( 願君安睡到天明 ) 與 ( 月下營火 )、德國民謠 ( 神秘的森林 ) 這些翻譯配詞的歌曲。

 

 

當然,這些歌曲的來源跟童軍歌曲一樣,有很大一部分是從日本而來,無論是日本創作歌曲,還是世界民謠都是。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中國從滿清末年開始到抗戰勝利後十年,幾乎處在戰爭動亂的時代,很難培育藝術方面的人才,而日本自明治維新後,本土方面一直處於安定的狀況,縱使後面發動戰爭,也因為是侵略者的身分,後方一直都可以安定發展。就跟如今美國成為世界強權的其中一個原因一樣,自己的土地如果能長久沒有動亂,自然就能比其他有動亂的國家發展更快。

 

新選歌謠,為何會稱為培養台灣歌謠的搖籃,是因為音樂人要持續能夠創作,能否有穩定經濟來源是重點。當時這本月刊提供不少人一個穩定收入的來源,能夠持續創作好的作品,也能進而讓這些作品影響下一代的音樂發展。

 

新選歌謠中的歌曲,有不少歌曲其實已經被人遺忘,但其代表時代中的重要性,不可磨滅。所以現在要來慢慢找出這些老一輩人曾經唱過的,而且小孩們還在傳唱的歌曲,去欣賞這些具歷史性的音樂,來了解台灣音樂的歷史。

 

相關資料介紹 : 

歌謠月刊。光復後,可茲教唱之創作歌曲缺匱,1952年1月臺灣省教育會發行《新選歌謠》鼓勵創作,為樂壇提供發表園地。該刊由呂泉生主編,戴粹倫、蕭而化、張錦鴻、李金土、李志傳、呂泉生為歌曲審查委員,洪炎秋、楊雲萍、盧雲生、王毓騵為歌詞審查委員,呂泉生的〈搖嬰仔歌〉、〈鄉愁〉、〈登山歌〉、〈青天進行曲〉、〈剪拳布〉、〈擠油渣〉、〈田園曲〉、〈大好天〉、〈望月思親〉、〈落大雨〉、〈三月來了〉、〈手拉手〉、〈清明〉、〈咖里飯〉、〈遊戲〉,曹賜土的〈吊床〉、〈濱旋花〉,郭芝苑的〈紅薔薇〉、〈楓橋夜泊〉、〈褒城月夜〉,〈耕作歌〉、〈耕田〉,白景山的〈只要我長大〉,楊兆禎的〈月姑娘〉、〈梅花〉、〈搖籃曲〉,周伯陽的〈法蘭西的洋娃娃〉、〈木瓜〉、〈玫瑰花〉、〈娃娃國〉、〈長頸鹿〉、〈小黑羊〉,曾新得的〈誰最快樂〉、〈荷花姐姐〉、〈風來了〉、〈小皮球〉、〈風〉、〈過新年〉、〈花園裡的運動會〉、〈我愛你〉,及黃自、趙元任、劉雪庵、黃友棣、蕭而化、張錦鴻、臧哲先、黃昭雄、林福裕、廖貝武,劉克爾、李武煙、李中和、周仁、陳世凱、陳亮、李茂淵、張邦彥、潘鵬、張誠益、俞磊、楊文貴、陳康翔、沈毅、照星、錢在青、林梅、陳伏瀛、朱西湖、伍伯就、三榮、王耀錕、張漢南、陳喜夢、潘德仁、盧蕓華、方懿、陳榮盛、林今馳、李景臣、林精炫、林清池、汪香女、溫錦龍、林芳、洪德成、浪江、陸鳳寶、楊正邦、青林、王啓揄、俞雲鵬、曾次郎、陳炳坤、李志傳等的創作曲;中國藝術歌曲〈玫瑰三願〉、〈教我如何不想她〉、〈下江陵〉、〈西風的話〉、〈思鄉〉,〈秋怨〉、〈杜鵑花〉、〈問鶯燕〉、〈追尋〉,民歌〈採蓮謠〉、〈茉莉花〉、〈鳳陽花鼓〉;各國民謠如蘇格蘭民謠〈羅莽湖邊〉,英國古歌〈少年樂手〉,瑞士民謠〈阿爾比士登山歌〉,德國民謠〈神秘的森林〉、〈卡布里島〉、〈離故鄉〉、〈快樂的晚上〉、〈秋蟲〉、〈斑鳩呼友〉、〈遠足〉、〈假如我是一隻小鳥〉、〈青蛙的合唱〉,法國民謠〈青蛙與小猫〉、〈願君安睡到天明〉,比利時民歌〈郊外行〉,義大利民謠〈散塔蘆淇亞〉、〈歸來吧!蘇瀾多〉、〈山村姑娘〉,西班牙民謠〈四季〉,丹麥民謠〈春陽〉,韓國民謠〈異鄉寒夜曲〉、〈桔梗花〉、〈阿里嵐〉,菲律賓民謠〈插秧歌〉,美國民謠〈山谷裡的燈火〉、〈稻草裡的火雞〉、〈珂羅拉德之夜〉、〈露營〉、〈可憐的小麻雀〉;西洋作曲家巴哈的〈春天到〉,韓德爾的〈快樂的鐵匠〉,海頓的〈玩具的音樂〉,莫札特的〈迎春〉、〈勝利歌〉、〈鐘聲〉、〈搖籃歌〉,〈Alphabet〉,貝多芬的〈我愛你〉,布拉姆斯的〈催眠曲〉、修伯特的〈野玫瑰〉、〈菩提樹〉、〈音樂頌〉、〈雄壯的行進〉、〈鱒魚〉、〈搖琴人〉,修曼的〈豐年〉、威爾弟的〈茶花女飲酒歌〉、〈凱旋進行曲〉、古諾的〈凱旋〉、孟德爾松的〈聖母頌〉、〈百靈鳥〉,葛里格的〈索爾菲之歌〉,華格納的〈歡喜進行曲〉,比才的〈鬥牛的勇士〉、〈阿魯卡拉龍騎兵〉,蕭邦的〈遙寄相思〉,韋伯的〈新春舞曲〉,德布西的〈姜波的搖籃歌〉,及Rameau、Cherubini、Pergolesi、Forster、Simonetti、Martini、Sicher、Gilmour、Werner、Spilman、Flotow等所作歌曲,經《新選歌謠》發表後,均成家喻戶曉歌謠,傳唱一時,成為光復後新傳歌曲之重要來源,且多有編入各級學校教科書中,影響遠大,「音樂通訊」欄訊息報導,亦成為重要音樂史料。1959年臺灣省教育會改組,《新選歌謠》停刊,共發行九十九期。

 

資料來源 : 一○一世界名歌集

 

 

arrow
arrow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