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找歌曲來源有時也是如此,像「打狼歌」,是大頭一直很想找到出處的一首歌,就是找了好幾年都找不到。若依歌詞的內容來看,應該是出自團康活動,但旋律部分,卻又不太像是國內歌曲,因為在腦海深處似乎有相似的外國歌曲旋律,但就是一直沒辦法順利連結上。有時尋根是需要一些靈感的,前幾天跟著參與墾丁風火輪的活動,雖然只是短短陪著一天而已,但來回六小時的路程,讓大頭有很多時間可以哼歌自娛,然後回家後又因為這六小時的旅途勞頓,讓大頭只能躺在床上休養半天,而就在這樣的時間中,忽然那條線就這麼連上了。一開始只有確認「DISINI SENANG」旋律很像打狼歌,後來在網路搜尋打狼歌的相關資料時,又發現之前都沒注意到的部分,找到了打狼歌的原作詞者,所以幾乎能說可以確定原先推論的「DISINI SENANG」應該就是原曲了。但目前還不敢百分之百的確認,直接寫信問原作詞者當然是最確實的方式,但在此之前,我必須做好完整的推論,然後才有辦法拿著我的見解來跟原作詞者分享,來換取真正的答案。接下來,就先來分享應該是歌曲來源的「DISINI SENANG」影片,以及原作詞者最初的歌詞。
詞:統雄- 曲:外國民謠- 編曲/Midi演奏:統雄
我肩上扛支槍,我嘴裡咬塊糖,
我上山、上山、上山去打野狼。
我看見那頭狼,我吐掉嘴裡糖,
我逃呀!逃呀!掉了我的槍。
哎呀喂!(哎呀喂!)哎呀喂!(哎呀喂!)
哎呀喂!喂! 哎呀依得喂!
哎呀喂!(哎呀喂!)哎呀喂!(哎呀喂!)
哎呀喂!喂! 哎呀依得喂!
歌詞與MIDI來源:格律的破與立:知律、破律又合於律 Innovative Insight into Music Grammars
先從比較沒問題的原作詞者談起,一般來說,這種佚名很久的團康歌曲,除非原作者願意跳出來說這首歌是他作曲或作詞,不然都很難追溯,這也就是為何大頭的童軍歌曲文章中,鮮少介紹國內歌曲的原因。吳統雄先生在「格律的破與立:知律、破律又合於律 Innovative Insight into Music Grammars」與「統雄 新民歌 Neofolk Songs in Taiwan by Sean TX Wu」兩篇文章中表示,這首「上山打野狼」是他所填詞,當初是帶領救國團青年活動時所做(大概是民國63年前後),然後是參考童軍民謠而來。在這部分可以確認兩件事,第一件事當然就是知道作詞者是誰了,而且最初的歌詞還跟現在有些不同,而這也讓我當初對於現行歌詞在內容上所產生的矛盾而疑惑的部分,有了合理的解答(就歌詞唱錯...);第二件事,確認這首原曲來自國外,而且是童軍活動中所流傳的,這部分就屬大頭的能力範圍了,在確認是來自童軍活動中之後,便有辦法在過去所接觸的歌曲中,找到最符合條件的歌曲。
上山打野狼的歌詞與現行的打狼歌歌詞,其最大的不同點在於是否開槍這部分,在尊重原創作者的前提下,當然是「我逃呀!逃呀!掉了我的槍。」才是對的。然後以整段歌詞來看,後面一連串的哎呀喂或哎呦喂,各位可以想看看,到底是怎樣的情況下,才會有這種聲音出現??是狼中槍在哀號嗎??還是打獵者掉了槍並落荒而跑,沿路所發出的哀嚎聲呢??另外,第一段歌詞中的「我上山、上山、上山去打野狼。」,目前普遍的唱法,其旋律也跟原來的有很大的差異,目前的唱法是「我逃呀!逃呀!掉了我的槍。」同樣旋律,也就是一二段的旋律完全一樣,但原曲一二段後半的旋律是不同的。跟要修正目前通行版本的歌詞與旋律並不容易,但讓大家知道原歌名與歌詞,則是必要的。重點是,要讓大家知道這首歌有作詞者,以及大概的創作年代。
接下來談「DISINI SENANG」,這首大家一聽就會覺得,這不就是快樂歌嗎??不過所分享的影片好像跟我們平常唱的有些不同,主要是後面的副歌部分,不是我們習慣的用la la la來唱,反倒像是用打狼歌後面的哎呦喂...。各位沒聽錯,這也是「DISINI SENANG」與快樂歌的一種唱法,而且最初引進台灣的就是這版本,大頭稱為馬來西亞童軍版,因為這唱法只限於童軍活動中,而「DISINI SENANG」本身是印尼很知名的童謠,並不會限於童軍活動中流傳而已,所以後來我們唱的都是原來印尼的版本,而馬來西亞童軍版在台灣,就只留在最初童軍總會所發行的版本,與張慶三的「唱與跳 全集」中而已。
而這副歌的旋律,也就成為判斷「DISINI SENANG」是否是打狼歌原曲的依據之一。這時或許有些人會說,快樂歌與打狼歌聽起來是兩首不同的歌呀...那是因為沒有去理解整首歌的節奏與段落,以及明瞭什麼是口耳相傳下的失真。簡單講,放快樂歌的旋律(張慶三與總會版本)來唱打狼歌,你會發現不單只是副歌而已,前面似乎也可以唱。這邊是可以推論,當初吳統雄先生聽到的,可能是別人唱給他聽的,而他憑著印象來編曲填詞,所以在音符上略有差異,而仔細對照,還是可以看出有很大相似之處。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我是大金剛」與「農夫庫尼伯」,這兩首也都是源自「Father Abraham」的歌曲,但前者先到日本重新編曲,成了日本童謠「アブラハムの子」,再改編成中文,後者是直接改編成中文。所以聽起來才覺得是兩首歌,而後面的副歌,是確定這兩者是源同首歌的關鍵因素,就如大頭判斷「打狼歌」與馬來西亞童軍版的「DISINI SENANG」為同首歌的理由一樣。
Saudara.. saudari..
兄弟..姊妹..
Lai lai lai lai lai lai lai
至於馬來西亞童軍版,除了旋律的差異外,所多出的兩句歌詞,分別是兄弟與姊妹的意思,但到台灣來,全部變成伊比呀,而到了打狼歌,就成了唉呦喂。
最後無論打狼歌的原曲是不是「DISINI SENANG」,現在都可以確認作詞者就是吳統雄先生,其在民歌的相關介紹有「民歌小站 - 站在幕後的歌手--吳統雄 - 民歌人物 - 民歌資訊網」與「「偶然」正名事件」,雖然在民歌這部分,大家不一定知道他創作了那些歌,但一定要記住,「偶然」與「上山打野狼(打狼歌)」是他所創作的。
====
2019.07.15 補充
我肩上扛著槍, 我口裡含著糖,
我跑呀跑呀上山去打野狼(PUE PUE),
我看到一隻狼, 我吐掉口中糖,
我跑呀跑呀拋掉我的槍,
哎呦喂, (哎呦喂), 哎呦喂, (哎呦喂),
哎呦喂喂哎呦依兜喂,
哎呦喂, (哎呦喂), 哎呦喂,(哎呦喂),
哎呦喂喂哎呦依兜喂
找到打狼歌另一個版本,分別收錄於「日新國小童軍歌曲」、「童軍歌曲 洪中明編」。這應該是目前最接近吳統雄上山打野狼原始版本的唱法,除了部分歌詞還是有些不同外,第一段後面的旋律,以及第二段後面跑掉並逃掉槍的內容,都比較接近原始版本。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