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寫這系列文章了,藉著這兩天拼命學來並製作完成的手工藝 -- 巴克球,來教大家如何選擇手工藝,以及製作巴克球的方式。
除了應付考驗,選擇學習手工藝的要素有一、能不能吸引你??對你有吸引力的手工藝,自然學習心就比較強,也比較想去完成。二、材料是否容易取的??不用錢的常常需要時間累積,或是費工尋找,並不容易獲得,所以通常能用錢買到的材料,會比好製作。三、有比較高的完成率,要是製作技術難度很高,極容易出現失敗成品,那麼就很容易失去信心。
不論18年前開啟新考驗方式的高級考驗營 ( 83年暑假 援中國小 ),或是即將辦理的101年暑假的高級考驗營,在通過考驗這部份,童軍精神永遠是最後被審核的,而且只要這項目沒通過,就常常註定沒辦法當場領到高級章 ( 以前比較狠,就是還得再來一次 )。原因無他,因為精神態度永遠是讓外人評價的首要標準,技能再好而精神不行,就只會給童軍運動帶來負面的評價。
但這部份並不是明顯包含在考驗項目之列就是,營隊中的實質考驗項目,主要是童軍諾規銘與虔敬集會,另外兩項則是由團長審核,因為這屬於平日行為觀察部份。童軍諾規銘部份,則是從初級到高級,都會要求背誦熟悉的;虔敬集會部份,則著重在實際操作,所以每次高級一定會有虔敬集會的時段。
而這幾天在FB上,有資深團長提出有關諾規銘考驗的問題,她認為,以現在的伙伴國文程度,默寫童軍諾規銘要錯五個字以內,實在太過嚴苛了。我想也是,若十年前大頭擔任考委時,是有辦法同時間寫童子軍與女童軍的諾規銘,然後童子軍部份能錯五字以內,而女童軍全對的,但現在有點難度,錯字率變高了。
「這次缺工作人員,但不缺羅浮行蘭」,當董老師說目前營隊的人員狀況時,再對照這幾年,寒暑假或大型活動前,一堆徵求羅浮來服務的文章,會覺得蠻有趣的。
大頭自己去年參與第十次全國大露營的服務工作,就很明瞭這十年來,羅浮行蘭這部份的人數大幅度縮減,連帶著年輕的服務人員也難找的狀況。主要還是價值觀的改變,在學校與家庭的養成教育下,新一代的都算蠻現實的,對於沒有明顯利益的工作,通常都不會參與。志工,只有想要甄試時,才臨時需要的資格,對於服務的意義,不會想去了解,自然也沒多大心思在這裡頭。
然後,辦理活動的人也該思考,要拿出什麼樣的服務內容,才會讓這些人願意來,特別是在還要付錢才有辦法服務那種,這已是相當過時的方式,如果這樣的方式是不許改變的狀況下,那要拿出什麼樣願景給這些年輕人。否則再怎麼有心的人,也寧願去參與其他團體的服務,因為在童軍,他們看不到能被回饋到,最基本的成就與價值。
雖然在考驗營,大部份的考核都是個人參與個人的,但練習的時候,還是有人能幫忙看狀況或一起練習,會比較容易了解自己的情況。
而有些需要器材的,如雙旗,是可以向團內預借練習,並能邀伙伴一起互打練習是最好的,不然就是自己對著鏡子練習,看姿勢到底正不正確。但如像復甦安妮這類的器材,並不是隨意可以借到的情況,除模擬練習外,加強對於順序的了解是必要的,特別是像口訣「叫叫CAB」的內容。
準備多少算多少,都是有助於減少在營隊中,你拿來練習的時間,特別是考驗時間中,所有時間都是該拿來考驗的,不是還在那邊記重點練動作。省下越多的時間,就越有時間來搭營地工程,來跟伙伴相處,與在教學時間中,學會更多的東西。
在群體生活項目中,前兩項對伙伴在團體中長期表現的狀況來做考核;而後三項,是針對比較特殊的部份,如第三項的社教禮儀,第四項的國際童軍與第五項的團部概況做審核,而除了第五項還可以回歸跟第一、二項一樣,是由團長審核之外,第三與第四項一直以來,都是筆試方式處理 ( 因為這樣在時間限制上最有效率 )。
第三與第四項的筆試部份,考題出處主要都在營隊所發手冊上,主要是讓伙伴了解大概有那些內容,然後用筆試部份稍微強迫大家要去了解,並不想在這部份考倒伙伴。國際童軍組織這部份,亦在營隊中有教學課程,畢竟這是學校課程中比較難接觸的。
至於第五項,公害部份的內容,老實說是跟群體生活扯不上太大的關係,只能想說,希望伙伴能多注意自己周遭的生活環境,畢竟自己也是這環境群體中的一份子;但像中級也將維持住家排水溝通暢列入此大類,也可以認定,這部份也包含整潔的概念。過往這部份採取考驗方式,後來改為行前作業,然後再變成由團長審核 ( 這很合理,團部周遭的狀況,團長應該比營隊考驗委員更了解 )。
營隊開始時,除了規定的行前作業要寫完繳交,該先認證的部份都簽名核可完畢外,另外要先準備的,就是複習會運用到的一些基本技能。
高級考驗營之所以稱為考驗營,是因為營隊的重點就是審核伙伴的高級技能,考驗伙伴是否夠資格成為高級童軍的能力,所以才稱為高級考驗營,而不是高級訓練營。所以原本的高級考驗營,授課的時間並不多,除了一些學校很難接觸的技能與知識,會利用資源比較多的營隊來當場教授外,絕大部份都是當場考驗的。
但從民國91年暑期高級考驗營,因為有鑒於各校童軍課程的縮減,伙伴的訓練程度普遍下降,所以不得不的情況下,大頭那時才把訓練時間增加。目前的訓練時間還是比民國91年以前的高級考驗營多,但這些年各團訓練正常化的情況下,已經慢慢將程度拉回原來的水準,只是還是得考量那些沒有太多訓練的團,所以這些年營隊的訓練時間還是會這麼多。
有關目前行前作業的內容,可參考『行前作業綜合說明』,這篇接著要提醒伙伴的,是能給團長及學校專任老師核可的項目,考驗前要記得找到人簽名,雖然說有些團長也是營隊的工作委員,但能是先完成總是好的。
在行前作業部份,可以請團長及專任老師認可的,有1、公害調查。2、資訊處理 (團活動報告、團部刊物、編修圖片或圖畫並設置於網頁 )。3、交通工具時刻表與價目表。4、會演奏樂器。5、會簡單縫補。6、製作手工藝兩種。7、運動技能 ( 伏地挺身、仰臥起坐、引體向上或跳繩、耐力跑 )。
以上這些部份,過往都是在營隊中考核,但有鑒於考驗時間不多,如果連同上面的項目都要一一在營隊中考核,絕大部分人是無法在五天內通過考驗的。再者,現在的高級考驗,團長本就是當然的考驗委員之一,但考驗項目多,團長很難個個專精,而且人力部份,也無法團辦理高級考驗營的狀況下,才會用各地童軍會的名義,聯團辦理高級考驗營。所以,目前營隊才會釋出一些比較不需要童軍部份的專業能力,團長可以自行審核,然後學校專任老師可以更專業認定的項目,讓伙伴事先可以找到人審核。
距離高雄市101年暑期童軍晉級考驗營只剩十天了,雖然絕大部分伙伴此時會把心思放在期末的段考上,但還是先寫幾篇有關高級考驗營的文章,來提醒各位,最後時刻要準備些什麼。
有關目前行前作業的內容,可參考『行前作業綜合說明』,這篇先要提醒的部份,是露營計畫書與工程計畫書,以及需要文字書寫的作業,如觀察項目、戶外活動設計等。這部份以前兩者比較重要,除了敘述比較多,需要基本的詞句構成能力之外,然後也因為字多,相對的錯別字也多。
前些年,因為廢除考作文的關係,連帶著國小到高中,國文的作文,素質也逐漸下降。加上資訊普及,小朋友用電腦打字的時間,可能遠比用筆寫字的時間多,於是變成在改作業,有如再改火星文一樣的困難。所以,文字表達上的問題,變成伙伴在處理相關作業時,與考驗委員在批改作業時,最為困擾的一部分。
因為缺乏動力,好久沒寫這系列的文章了,離營隊剩下十天,應該是來趕上進度的時候。今天冒雨去開會,得知目前高級參加人數為92人,預計分成11小隊;專科部分則是24人,應該是三小隊。
高級部分的92人,是高雄市這20年來,單次高級考驗營人數最多的一次,已經有回復20年前,那種剛開始辦理新制童軍晉級營隊的盛況。雖然是因為寒假沒有辦高級,才會讓人數高度暴增,但單年度考高專的人數還是超過以往。往後還是得努力在寒假辦成高級考驗營,不然單次人數太多,還是超過場地能負荷的量。以目前社教館場地的狀況,八小隊真的就是極限了。
至於人數暴增,並不是高雄市合併的原因,相對的原來高雄縣童軍,參與高級考驗營的積極度並不高,畢竟程度有不小差距,而大部分的團長也都還在適應縣市合併後的狀況。反倒是澎湖馬公國中童軍團與南科實中童軍團,非常踴躍,兩邊大概就可以湊成四小隊的參加人數,是這兩年非常龐大的外來縣市勢力,但都算是自己人。
在高度的估測部份,童軍常見的兩種方式,是橫倒法與一比十測高法,前者利用圓規的原理,讓無法實際測量的高度變成可測量的長度;後者,跟『三角測距法』一樣,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觀念,而且是更簡單的方式。
來源網站:水牛版童軍教育第三冊 高度的估測
越簡單的估測方式,誤差越大,橫倒法算一種誤差會比較大的估測方式,但好處是很容易理解,光看圖其實就能理解。然後這方式需要有人搭配,後者的估測法,是有辦法一個人就執行的。
這部份主要在第一個考驗項目:能估測一個不能跨越的闊度 操作,應用數學上相似三角型的原理,來做計算。
現在我們要估測河的寬度,首先要在對岸先找靠近水邊目標的目標物 ( 假設是石頭A ),然後相對於石頭的方向,在我們這邊找到的點為B,AB為我們要估測的寬度。然後沿著河岸,走一個整數的距離 ( 會比較好運算 ),假設到C點的距離為100步,然後我們再繼續走到D,假設CD的距離為60步。接下來,背著河岸往垂直方向走,然後注意C點的位置,當走到C點位置剛好在你與A點之間時停下腳步,這個定點則為E點。這時候,ABC構成的三角型跟EDC構成的三角形,就是相似三角形。
在寫搭建步驟之前,如果有搭建過的經驗,會比較容易容易了解先後順序。這跟製作工程模型不同,工程模型可以在手上任意轉換方位,不用考慮長度與重量,實際搭建就需要考慮這些問題,所以必須了解搭建的先後順序關係。
再來,要有分組的觀念,且組別要分好,雖然沒有強制規定人數,一個搭也行 ( 獨腳瞭望臺可行,但需要有人幫忙立起 ) ,但這樣就沒有寫計畫書的意義了,最好的人數還是小隊人數,然後分成四組進行,會比較好計算。
然後能畫圖輔助最好,特別在文字難以表述的情況下,用圖表示通常會比較容易,也比較不會因為描述不清,而被考驗委員退件。至於圖部份,用小畫家繪圖,或自行描繪就夠了,這不是三視圖,不會太過要求 ( 但起碼要用尺畫直線 )。
這篇主要講述的部份,有工程名稱、目的、工作時數、搭建地點、器材、經費、人員、運用繩結
工程計畫書中的工程,在高級考驗階段是指斥堠工程,所以像營地工程中的四角餐桌、高架灶、流理台,或是大家熟知的營門、精神堡壘、羅馬砲,都不算斥堠工程。先要有這樣的基本概念,才有辦法決定你所要寫的工程名稱。在瞭望臺部份,有四腳瞭望臺、三腳瞭望臺、雙腳瞭望臺、獨腳瞭望臺等,請注意,是腳不是角,很多伙伴都搞錯。在橋部份,有起重橋、拱形橋、三索橋、支架橋等等,以上這些都是有在賣工程模型類型,還是有其的斥堠橋類型。
目的部份,瞭望臺可寫:瞭望遠方,觀察四周狀況;通訊用。而橋部份,則為連結兩地,作為通行之用。這部份的基本功能書寫並不難,亦可以寫作為伙伴練習工程繩結與搭建之用,但前面的功能必須先寫,不然後者的意義不大。
斥候工程中會運用到的繩結,主要有方回結、十字結、剪立結、槓桿結、三套、貓爪結、籬笆結、工程蝴蝶結、捆工結、圈繞結....等,這其中以方回結的使用頻率最高,估計50%以上要的使用率,然後像三套結可以取代開頭的雙套結,槓桿結可運用在加壓棒上,都是使用比較頻繁的繩結,而雖然列入籬笆結,但事實上的使用頻率不如想像中來的高,因為雖然會有不少平臺的搭設,但為了安全起見,一般是不建議用籬笆結,而是用方回結取代。
槓桿結、三套、貓爪結屬高級繩結部份,可參考『舊版高級考驗營 結繩 影片教學』,裡面有詳細的影片教學內容,這邊要補充說明的,是這三種繩結的運用時機。
實梯
繩梯
繩結梯
槓桿結,主要用在編製繩梯 ( 斥堠工程中有三種登高梯的製作方式,竹與竹結合的實梯,用方回結組合;竹與繩的結合,用槓桿結;單純繩子組成,就先稱為繩結梯。)
這方面器材主要分兩部分,第一類是所謂的「耗材」,也就是使用一定次數後必定損毀的物品,而這次數很可能就只有那麼一次,所以像飲用水也算是耗材 ( 但一般跟便當一樣,列入伙食費 );第二類則屬於「工具」,也是有一定使用期限,但不會就這麼幾次就報廢,這要看種類與使用的狀況而定,這類物品是情況來看要不要列入經費預算之中,一般來說,會多多少少藉機會添購並更新這部分的工具。
耗材部分主要有,建材 (孟宗竹、桂竹、杉木 )、繩子 ( 童軍繩、塑膠繩 )、營釘、膠帶 ( 電工膠帶或一般膠帶 )、記號筆 ( 粉筆、奇異筆或立可白 )、工作手套、飲用水....等。工具部分主要有鋸子 ( 摺合鋸或電鋸 )、柴刀、5M捲尺 ( 或50M布尺 )、剪刀、A字梯、膠帶臺、加壓棒、一字起子、桌椅 ( 置高用 )、工程模型等。以下就用這兩類的內容做細項介紹~~
在報名童軍工程自我挑戰營時,伙伴應該會注意到,在報名資格上明註一項「須具備工程繩結能力」,就是希望伙伴在參與這類工程搭建的時候,請先做好應有的能力準備,而不是什麼都不會的狀況下,只是來營隊看別人搭建,一來對自己的學習並不會進步,二者也是損失團體戰力。
而實際搭建需要具備相關能力,寫計畫書時一樣要有基本能力,才有辦法寫出一份還算可以的計畫內容,然後在經有經驗的考驗委員幫忙修正,才是一份具有可行性的工程計畫書。搭建工程需要基本工程繩結能力,寫計畫書時也要,因為這樣才曉得什麼地方要打什麼結,而每個繩結需要花費多少時間,整體工作時間才有辦法計算。除了基本技能外,觀念上與書寫名詞上,也是需要有準備,在觀念部分,主要是一些器材與耗材準備上的基本常識,例如孟宗竹多少錢??桂竹多少??繩子又該怎麼計費??然後要準備哪些器材來搭建??鋸子多少把??捲尺、加壓棒、高梯是否又要準備等等;而在書寫名稱上,除了工程三結外,槓桿結、三套、貓爪這些要先學會如何使用,籬笆結、工程蝴蝶結、捆工結等,這些搭建時會用到,但童軍各級繩結中沒涵蓋到的,也是要視情況來做運用。更重要的是,在步驟部分,起碼要了解橫擋、斜擋、斜撐、主柱、平臺、底部、扶手、戰車面、拋錨場...等這些書寫常用名詞,又該如何運用。這篇就先講常用名詞這部分~~
童軍工程自我挑戰營結束,然後寫完五座工程的介紹文章後,本該是要來寫這部分的教學文章了,但一直很強烈的想法要寫,就這樣一天拖過一天。其實早在前幾天,就已經問了卡關大魔王,這些年工程計畫書最常被退回的原因有哪些??果然跟我兩年前所寫的文章『工程計畫書補一』,裡頭所判斷的狀況一樣,就是沒有搭建經驗的狀況下,很難寫出明確的搭建步驟,常常在步驟這部分,內容完全錯誤或寫的不夠明確,而被退回。
所以接下來,大頭所要加強的教學文,就以寫好步驟這部分為重點,來教大家如何寫出完整的斥候工程搭建步驟。而就以這次五座工程來說『開合橋』、『四腳瞭望臺』、『雙腳瞭望臺』、『營門--8.5大樓』、『下降臺』,前面三座都是正統的斥候工程類型 ( 開合橋當成兩座起重橋合成 ),自然參考手冊的計畫書是沒問題的;而8.5大樓與下降臺,則是稍微加點工,然後想出可以說服考驗委員的理由,一樣可以當成斥候工程的工程計畫書送件,關鍵就在於只要8.5大樓上頭加平臺,一樣可以搖身一便成為城門式的瞭望臺。而下降臺本身的上方的檯面,就具備瞭望工程,只是要用什麼理由去說服考委,這也可能當瞭望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