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篇只是小小談一下自己的看法...這次全大如之前預期般的,招募工作人員不是很順利,很多工作其實可以發現人力缺乏,而在活動組這邊,能做的就是站數減少,或是讓工作人員承擔比較大壓力,原本需要兩個人顧的活動,變成一個人負責。這部分當然可以歸咎於,歷屆大露營對於工作人員越來越虧待,因為很多人願意付錢來做事,是想讓這活動更好,結果常常不如預期,甚至連合格標準都不到,於是很多人服務一次後,就不願在踏入這個世界,以至於每次都是一堆菜鳥。但現在整個服務觀念又改變了很多,就算是菜鳥,也是比過往少很多...。

 

IMG_2660  

 

所以說,如果總會這邊還不願意對外來相關大活動有通盤計畫,透過各類活動事先培訓,建立人力資料庫的話,那麼就越來越不容易找到人來服務了。這部分可以從兩方面著手,首先是培訓,以活動組為例,可以知道未來的活動模組大概會有幾個方向,那麼如果我們已經沒誘因來吸引相關的人才來服務的話,就換成透過其他活動的培訓,來增加這類人才的基本盤。好比探索部分,可積極在全國高中職大露營這類政府主導的活動中,多安排這類活動,然後藉由活動來培育相關人才,然後建立資料庫,讓未來活動相關負責人,主動去找到那些人出來服務。

 

如果不想花錢找專業人士來大露營,那麼就請至少花錢讓這些專業人士,負責就訓練我們的伙伴,讓他們有能力在小型活動中引導。在全大相間的六至八年,有太多時間可以培養,最主要是得有個通盤計畫,知道需要增加哪方面的人才,投入相對資源去栽培。

 

以這次全11為例,沒有全盤計畫,但有找整個團隊的方式,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集會組的SET,而像其他各組,也有隱形的團隊在裏頭,可能是某某大學羅浮群的畢業校友串連,可能是某某行木聚集等等,有些是長久合作的團隊,有些是靠人脈連結,這些在人數不需很多的組別中會比較常見,在活動組中,就是以模組方式呈現,如城市探索是以某某為主體,社區服務是由誰主導等。

 

這些都是經由各地活動所產生的團體,如果平常能給予相對資源的話,是會更加穩定的成長,而這部分不能單靠團體本身的努力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