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首打狼歌,讓大頭有緣認識吳統雄老師,除了知道原作詞者是吳老師外,也因為他出面說明,證實了原名上山打野狼的打狼歌,其原曲的確是DISINI SENANG。為了感謝吳老師專程到大頭的部落格與FB作答覆,所以在此將寫「偶然」三部曲來答謝。提到「偶然」這首歌,我想大家腦海中會響起的音樂,除了(偶~然,就是那麼偶然,讓我們並肩坐在一起..),就是(我是天空中的一片雲,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前者在救國團或童軍活動時會聽到,後者是大詩人徐志摩的著名詩作,後被帶入旋律後成電影插曲。徐志摩的偶然將會在二部曲介紹,這首大家比較不會搞錯;而出自救國團的這首「偶然」,一開始其詞曲作者都不為人所知,連唱片原唱者卓秀琴(1977年)也不一定被人知曉,直到銀霞也唱了這首歌(1979年),大家才在關心到底誰是原作詞作曲者。相關事件可見「偶然」正名事件 - 四年級部落格 - 新浪部落」、「「偶然」正名事件」與「校園民歌「偶然」正名的新聞終於曝光了 - kurich 的網誌 - udn部落格」,不管當時事情如何演變,至少現在確認了其詞曲作者為當時吳統雄老師為首的一群救國團服務員,而現在則以事後論,用後來陸續出現的各項資料,來說明正名與同名這件事。首先,先來分享真的是劉家昌作詞作曲的「偶然」。

 

 

 

偶然(1972年電影「東南西北風」插曲)

作詞:劉家昌  作曲:劉家昌  編曲:陳玉立/丹尼

偶然的相見 相對看無言
但是從他眼睛 可以看出他在訴心願
偶然的相見 相對看無言
但是從他眼睛 可以向他傾訴心願
啊...他的眼睛 好像把我心看穿
我想拒絕他 但是沒那麼簡單
啊...他的眼睛 好像把我心看穿
不能拒絕他 只好陪他訴心願

 

由各項事後呈現的資料來看,當年劉家昌真的寫過名為「偶然」的歌曲,不過一來他本身作品太多,而甄珍所唱這首「偶然」又太過沒沒無聞,所以自然沒被他放在心上。後來,因為銀霞唱了吳統雄等人所詞曲的「偶然」,一時膾炙人口,所以才讓人注意到這首「偶然」。早期的唱片是要經過審查的,在詞曲不詳的狀況下,是很難通過審核,當時唱片公司一定知道這首歌不是劉家昌老師所做,但因為知道劉家昌老師也寫過「偶然」,加上銀霞又是劉家昌的小姨子,於是就這樣張冠李戴蒙混過去。我想後來劉家昌不知情很正常,因為他連自己有沒有寫過「偶然」都不知道。而後來的「偶然」正名運動,也不能說誰對誰錯,而是現在這個時代,公關工作要做得好,就是要能掌握正確資訊,很多時候是公關這部分沒做好該做的工作,才導致彼此雙方都不愉快的情況。

 

 

 

 

 

像這樣同名的歌曲,其詞曲作者被張冠李戴的情況還不錯,就好比太湖船,一共有林福裕、慎芝與水西村三種歌詞版本,現在通行的是林福裕版,但因為慎芝名氣比較響亮,於是很多地方就是明明唱的是林福裕所填的歌詞,結果作詞者顯示的卻是慎芝

 

 

 

 

 

另外也有同個作詞者,不同人譜曲造成同名誤解的,著名的採蓮謠,詞為韋瀚章所作,然後分別有劉雪庵、黃自與陳田鶴版,我想大部分人在國小音樂課本上所學到的,都是劉雪庵作曲版本,但很多時候都被誤記為黃自,畢竟黃自是劉雪庵的老師,而且比較有名,而這也是同名之下所產生的錯誤。

 

所以為何後面的人要替這些歌曲正名,很多時候只是還歷史一個真相而已。大頭寫童軍歌曲亦然,如果我們不趁資料還可以找尋並確認的時候來做,越到後面,就更讓人難以知道何時事實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