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總會副秘書長張文鑫先生的臉書上看到關於青年守則的相關討論,當下覺得有趣,就想說就分享到部落格讓大家了解。青年守則跟童子軍的關係相當深厚,但大頭開始參與童軍活動的時候,就沒有要記誦青年守則這回事了,但依稀記得「助人為快樂之本」這句話,因為最好用也最常用,至於其他11句就沒那麼熟悉了~

 

青年守則  

圖片來源:人間福報 2017.01.04

 

一、忠勇為愛國之本
二、孝順為齊家之本
三、仁愛為接物之本
四、信義為立業之本
五、和平為處世之本
六、禮節為治事之本
七、服從為負責之本
八、勤儉為服務之本
九、整潔為強身之本
十、助人為快樂之本
十一、學問為濟世之本
十二、有恆為成功之本

 

根據小鬼哥所述:在1936年10月10日中國童子軍第二次大檢閱時,當時的會長蔣中正頒發「鞏固統一與復興民族」的訓詞。其中提到要恢復民族固有的精神和祖先固有的道德,就是要遵照1935年11月12日至22日在南京召開的中國國民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所通過的「黨員12守則」,這是他在陣地做戰時制訂的,他認為也是童子軍守則,所以以中國童子軍總會會長意義授與「黨員12守則」給童子軍們當作大檢閱的禮物,並要求大家要複誦。』,並強調『不過該黨員青年守則,後來改成青年守則,也成為三民主義青年團的守則,但從未成為童子軍的規律。』明白表示青年守則並未成為童子軍的規律。

 

後面那段話主要是澄清黃伙伴所述:『這十二守則原來是 蔣公(當時兼全國童軍總會會長)為童子軍定的規律;民國二十四年,經中國國民黨五全大會議決定為黨員守則;民國二十七年教育部命令全國學校稱為「青年守則」。規定在週會中一體宣讀。切實實施。』

 

後來有另位張伙伴補述這青年十二守則原是童軍守則,後來才改為全國奉行的青年守則。我曾將其與美國童軍守則對照,大同小異。可見得不論何種文化背景,這守則是做人處事的原則。

 

由以上三人的討論可以知道,青年守則跟童子軍是有相當淵源的,當初被當成童軍第二次大檢閱的禮物,要大家複誦,後來才成為三民主義青年團的守則。幸好沒這樣就成為童子軍的守則,不然除了諾規銘外,還要記這12條守則,那就真的很累。

 

所以可以確認,青年守則當時差一點就正式成為童子軍守則,後來因提高層級到青年團,才讓以青少年為主的童子軍少了一項要背誦的內容。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青年守則 童軍之我心
    全站熱搜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