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籃曲 (lullaby) 在歌曲分類上也算是童謠的一種,而且是人類一出生後最先聽到的歌曲,主要是為了哄小孩子入睡之用,最初都是哼唱,然後才帶有期待意味的歌詞。在日本,搖籃曲稱為子守唄,漢字上的意義就是守護小孩的歌曲。通常搖籃曲都有區域性,不是那麼容易流傳於其他地區甚至國家的,但這首竹田の子守唄,曾經被日本列為禁歌,卻在翁炳榮改編中文歌詞之下,由他的女兒翁倩玉傳唱到了台灣,這就是你我熟知的祈禱

 

 

 

守も嫌がる 盆から先にゃ
已經厭倦照顧孩子了 盂蘭盆節之前
雪もちらつくし 子も泣くし
雪已經輕輕飄了呀 孩子也在哭

盆が来たとて 何嬉しかろ
盂蘭盆節到了 有什麼高興的
帷子は無し 帯は無し
沒有新衣服 也沒有腰帶

この子よう泣く 守をばいじる
孩子總是哭泣 照顧他更辛苦
守も一日 痩せるやら
一顧就是一天 越來越瘦了

早よも行きたや この在所越えて
真想儘快走出去 離開這個地方
向こうに見えるは 親の家
那邊能看到的是 父母的家
向こうに見えるは 親の家
那邊能看到的是 父母的家

(傳唱版本)

 

 

 

 

 

詞 : 翁炳榮

讓我們敲希望的鐘呀 多少祈禱在心中
讓大家看不到失敗 叫成功永遠在

讓地球忘記了轉動呀 四季少了夏秋冬
讓宇宙關不了天窗 叫太陽不西衝

讓歡喜代替了哀愁呀 微笑不會再害羞
讓時光懂得去倒流 叫青春不開溜

讓貧窮開始去逃亡呀 快樂健康流四方
讓世間找不到黑暗 幸福像花開放

不再有悲哀 不會沒有愛
幸福直到永遠

讓我們敲希望的鐘呀 多少祈禱在心中
讓大家看不到失敗 叫成功永遠在
讓我們看不到失敗 叫成功永遠在

 

 

 

 

 

竹田の子守唄在日本列為禁歌的原因,可以參考維基百科的說明 ( 連結 : 竹田の子守唄 ),簡單講就是政治因素,在那個人人都對於共產主義唯恐色變的年代,只要牽扯到一點關係,就容易被禁止。這首歌因為被部落解放同盟選為盟歌,自然就被政府當局視為激進組織的情況下,也被列為禁歌。至於什麼事部落解放同盟??日本雖然被視為民主國家,但社會上依然存有階級歧視,特別是對於部落民更是如此 ( 連結 : 部落民 ),而部落解放同盟就是同情這些人所組成的團體。

 

  

 

至於中文作詞者翁炳榮在台灣演藝圈也是赫赫有名,不過這都是老一輩人才會知道的事,現在年輕一代還能知道翁倩玉是誰就很厲害了。

 

 

 

 

 

祈禱這首歌後來也有不少人翻唱,而童軍活動中也有很多場合會運用,由於歌曲特性的緣故,最常見的就是在虔敬集會。

 

arrow
arrow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