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第一篇『活動簡介』所討論的行蘭內容,這篇主要分析目前營隊中行蘭的狀況。在目前高雄市國中童軍聯合入團訓練中,工作人員大致上分成三至四類,第一類就是各團的團長及服務員,這些人是授課與實施訓練的主要角色,或許有些課程是可以由其他伙伴來取代,但課程就這麼多,一旦取代了,團長就失去了訓練中該有的定位;再者,目前各團團長也是學校童軍課程的教師,對於教學的熟捻度來說,還是比其他伙伴好很多,除了部分課程是可以由其他伙伴從旁協助外,基本上還是以團長來授課會比較好,而這也是訓練活動中團長應負的基本責任。

 

IMG_0375  


第二類是曾經參與過入團訓練的國二或國三的伙伴,以學長姐的身分參與服務,絕大多數都是服務小隊的成員,服務員或年長的伙伴交代些什麼,就去做些什麼,工作內容可以包羅萬象,但基本上都是事務性的工作;第三類是已經畢業,升上高中職的伙伴,有些仍繼續參加童軍,絕大部分都是該校的社區複式團行蘭,甚至有些已經是大學羅浮或服務員。但有部分已經不是童軍,僅是回母團幫忙,大致上也只有高中時期會回來,目前看不到大學階段的學長姐。而第三類是這篇主要討論的部份,來分析他們在這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

 

另外還有第四類,一樣是社區團中的羅浮資深或行義蘭姐,但他們不是出身這個營隊,基本上就跟第三類差不多,只是比較沒有營隊淵源性而已。

 

一般第三類型的服務伙伴,所負責的組別大概都是活動組或事務組,看各區隊於人力的使用習慣與當時狀況,來決定其在服務中所擔負的責任有多大,有時甚至會安排他們擔任生輔工作,去各團協助輔導小隊。通常還有繼續參與活動,各社區團的行蘭們,服務員會比較安心交代他們大致上的工作內容,然後讓他們自己決定一些細節,而不是交代些什麼,才能做些什麼。不過實際的執行能力方面,還是可以看出其經驗差異的。而高中沒繼續參加活動的,雖然大部分的能力跟國中生相比還是有相當程度的差異在,但在服務觀念與技巧等比較細節的部份上,大部分人還是跟國三的伙伴相差不多,就年紀比較大一點而已。

 

入團訓練營是行蘭伙伴很好的磨練舞台,因為現在寒暑假的中級或五育營隊,常常都跟專科考驗營同時間辦理,導致每次都得煩惱魚與熊掌的問題。要去服務別人,首先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但似乎每次都發現能服務的營隊,都跟提升自己能力的營隊同時辦理之時,就變成得考慮要參加哪個。所以入團訓練營就變成一個可以展現自己能力的舞台,而從每次服務營隊的行蘭伙伴表現中,也大概可以看出來,目前這一群行蘭擅長些什麼。

 

  

 

鷹王傳奇是南區聯合入團訓練中的傳統活動,應該是從95年正式聯合舉辦後,就一直安排的夜間活動。詳細的遊戲方式如何進行??就請參與這區的服務,便會知道。從影片中可以看出表演的夥伴雖然仍感到演技生澀,依舊有大將之風,不會扭扭捏捏。當然這些人也是一時之選,其他人主要擔任遊戲中的關主,整個晚上算是這些年輕伙伴的表演舞台,服務員只要從旁協助著就行。

 

在活動帶領上,高中生其實是沒有問題的,只是要有服務員從旁看著,不要有所謂限制級演出或負面教育示範,其他部分都可以放心。高中生的活動很容易High過頭,忘了有些言語與行為已經超過年齡的限度,自己玩還無所謂,但帶領年紀小的伙伴就不恰當。

 

至於技能方面,南區的就比較弱些,畢竟服務次數少,實際能領導教學的經驗也不多。而目前南區的社區團,仍處於團長主動帶領的階段,有些比較強勢,有些團長不動作,伙伴也就少了向心力。而各團團長的帶團風格,從國三的伙伴中最容易看得出來。

 

      

 

中區部分,有兩個社區團,不過五福逐風處於團務停止狀態,營隊中主要還是以天翼社區團的行蘭為主。從以上的影片中,可以看出目前這一批行蘭,對於團康帶領很熱衷,除了每年會辦唱跳來招生外,服務活動或參與高專時,也會花比較多時間來練舞。也不能說其他技能不行,而是比較於過去的行蘭來說,在工程搭建與急救方面,真的比較弱。

 

每一屆都有不同的興趣與專長,喜歡舞台表演不是件壞事,只是在台風上還有待磨練就是。

 

然後這一區晚上的活動,主要是友誼之夜,也就是在不架設營火的狀態下,安排伙伴表演節目。但畢竟是入團訓練,與其要這一些什麼都不知道的新生去想活動,倒不如訓練他們幾種可以表演的節目。只是大概活動結束,他們也將舞步忘了差不多就是,重點是,讓他們有上台表演的體驗。

 

因為高雄市國中聯團都會安排在11月底至12月初,所以入團訓練有時也是替各團作聯團的行前訓,晚上的表演活動是重頭戲之一,讓這些國一伙伴多點學習經驗也好。

 

另外,年紀比較大的羅浮伙伴,主要是負責生輔工作,協助各團服務員帶領小隊,這對他們來說其實沒太大問題,因為之前也都擔任過中級甚至高級的副團長,是迎刃有餘的。另外就是經驗上的傳承,行蘭伙伴會在一旁看著學。

 

 

 

總結,以目前寒暑假辦理營隊的方式來看,行蘭要有自己的舞台,除了初級外,就只能自己安排活動了。像今年國中聯團可能連服務的機會都沒有,又少了一次磨練的機會。過去大頭曾經說過一段話「舞台並非沒有,但請先做好該有的準備」,有能力者,多的是可表演的舞台,多找時間自我充實,就不會上台後漏氣。行蘭階段應該是多主動辦些屬於自己的活動,然後多點承擔來負責,這樣才會學到更多東西。

 

另外就是,不要侷限自己,而每次都負責同樣的工作,要勇於挑戰其他組別的任務。趁年輕還可以多學習時多嚐試,這樣以後服務的路才會更廣。

arrow
arrow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