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童軍之我心 (151)
- May 31 Thu 2012 04:42
[ 童軍之我心 ] 懷念快樂~~備份文章 (20120531)
- May 24 Thu 2012 23:10
[ 童軍之我心 ] 歷次行義大會年表
現在找資料,突然發現很容易會找到自己以前所寫的就是,並不是感嘆自己居然這麼健忘,而是不解這麼多年過後,怎麼還是少數幾個人在做歷史建檔工作。總之,歷年行義大會的舉辦時間地點,我已經在童軍論壇的舊檔案『行義大會該啟動了 有興趣嗎?』中找到,當時自己還回應不少想法,現在看來還頗有感觸的。
屆次 | 年度 | 日 期 | 縣 市 | 活 動 地 點 | 參加人數 |
1 | 62年 | 0228-0303 | 高雄市 | 澄清湖 | 500 |
2 | 65年 | 0207-0211 | 台北市 | 陽明山 | 706 |
3 | 67年 | 0130-0203 | 高雄縣 | 茂林 情人谷 | 736 |
4 | 69年 | 0201-0205 | 台東縣 | 知本/ 神農莊營地 | 664 |
5 | 71年 | 0202-0206 | 台中市 | 中正露營區 | 750 |
6 | 73年 | 0207-0211 | 花蓮縣 | 鯉魚潭 | 838 |
7 | 75年 | 0131-0205 | 台中縣 | 東勢/ 谷關/ 后里 | 748 |
8 | 77年 | 0207-0213 | 屏東縣 | 三地門/ 恆春 | 800 |
9 | 79年 | 0203-0208 | 台中市 | 中正露營區 | 700 |
90年 | 0706-0711 | 台北縣 | 90年北區行義大會-淡水商工職校 | 1,200 | |
90年 | 1214-1217 | 台中市 | 90年台灣省行義大會-中正露營區 | 1,600 | |
10 | 91年 | 0704-0710 | 桃園縣 | 第10次全國行義大會-國立體育學院 | 2,500 |
話說當時討論要復辦行義大會,五年過後,依然沒有下文,就如全國羅浮大會一樣,「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很多時候我們的行動力依然不足,但環境的考量因素太多,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只是在某些時候看來,又有點好高騖遠了。
- Apr 14 Sat 2012 06:06
[ 童軍之我心 ] 高雄市童軍會暑期各級童軍考驗營活動預告
- Mar 22 Thu 2012 07:59
[ 童軍之我心 ] 若即若離
從98年七月參加46期的幼女童軍服務員訓練,開始回到童軍運動這個世界後,已經連續三年都是陸陸續續在參與各類型的服務、相關訓練與活動。感覺上是很忙碌,不過很多人並不曉得,現在的大頭已經有五年沒有做三項登記,或者應該說,96年後到現在這段期間,ㄧ直並沒有隸屬那個團。
並不是我不想有個家,有個歸屬,而是有太多的考量讓我決定,維持現在的狀態就好,除非是所顧慮的一些因素消失,否則並不主動去改變現況。畢竟以過去整個活動的經驗,與人脈累積,現在的我並不需要所以的團屬,才能參加活動。大部分時候,我依然可以為這個運動付出自己的能力,依舊有辦法去自我進修,只要我願意,很多時候是可以有著跟以往一樣服務的熱度。
雖然名為快樂的大頭,不過現在這『快樂』,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畢竟也是跟著我十幾年的暱稱,對於很多人來說,我的本名不如我的綽號來得讓他的熟悉。但,以一個15年快樂資歷,以及擁有最多資料的人來說,要轟炸現在團的狀態,不是不行,是有沒有必要去做到這樣的狀況。我不太想花力氣在這上面,與其浪費這樣的精力去周旋,努力整理資料,來證明自己存在的意義,以及替高雄童軍建立一個完整的活動資料庫,才是我必須要做的。
- Mar 15 Thu 2012 04:11
[ 童軍之我心 ] 關於木基
並不是想回應前一陣子在FB上吵的內容,只是有點關聯性。我是覺得,有些問題能不能解決,不是靠吵的或靠爭的,就能出現一條可行的路。有時務實的找對方向去做,是比那個小小的討論區爭半天來得有用。如果說這活動是多元化發展,那很多思考與運作模式也是可以多元發展,只是路能不能順利走下去,有時還是得靠點運氣就是了~~
目前童軍服務員訓練的管道,就是木章體系的訓練,照理說應該還要有各項服務員的研習活動,但這部分一直都很缺乏。很多人都是自修,或是參與其他類的活動來自我精進,例如前陣子的探索教育訓練就是一例,當然這是不花錢的,要花錢的多的是,但這些畢竟都是其他方面的學習,還是希望有比較專屬於童軍的研習。所以會看到很多人將參加木章訓練當成一種研習,從稚齡、幼童、童軍、行義、羅浮,無役不參與,或者像大頭這樣,也走女童軍路線的,便從小小、幼女、女童、蘭姐,有機會就參加的,為的也是能增進自己能力。也不是能說這樣的方式不好,像我是把女童軍這領域的觀念做廣,以便往後有機會跟伙伴分享,鼓勵他們走適合的服務路線。
而參加過這麼多服務員訓練後,跟大家一樣都會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我們的基本訓練,太著重於基本技能的體驗了,變而擠縮到真正服務員要學習的內容,那就是如何領導一個團。雖然這也是基本訓練中,必須涵蓋的領域範圍,那就是讓那些未曾有童軍體驗的成年服務員,藉由這樣的活動中,體驗什麼樣的訓練方式是適合伙伴的,然後把這樣的經驗帶回團中去落實。所以差不多每次都得從基本來,因為隊友中總是有些不懂的,而我們這些在童軍玩了十幾年的,就必須跟著從頭來~~
- Mar 10 Sat 2012 20:03
[ 童軍之我心 ] 高雄市101年三五童軍節慶祝大會
今天決定社教館的假日廣場不去幫忙,也不跟去年一樣,特地臺北參加全國的慶祝大會,為了就是拍攝老妹領獎的畫面。否則以這次事前得知的狀況,與活動中所看到的景象,說真的,這樣的活動真的是讓人參加心酸的~~真的是人少到一個可憐的程度~~
而繼93年我領了銀羊後,我家的第二隻銀羊又出現了。個人是不太計較有沒有獎章,否則以去年的全國大露營的服務工作,還會怕沒有連隻羊都沒嗎??就真的對這賞罰不分,該重視的人不去重視的環境相當厭惡,所以已經好幾年連登記都不想登記了,基本資格都不想要了,又那會去計較~~真正付出的人,都是考慮到想給予伙伴更好的活動環境,而不是那個象徵物~~
- Mar 07 Wed 2012 23:11
[ 童軍之我心 ] FB討論備份 20120307 PART2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Mar 07 Wed 2012 07:41
[ 童軍之我心 ] FB討論備份 20120307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Mar 05 Mon 2012 23:59
[ 童軍之我心 ] 台南市慶祝三五童軍節活動 -- 探索教育 心得
感謝老天,在這樣的日子裏,給我們這麼好的天氣,雖然說整個人快被曬傷,不過不至於汗流浹背的度過這一天 ( 有莫名的怪風就是 ) ;感謝南大附中,能提供這麼好的場地,讓這一群童軍能得以體驗探索教育的樂趣,雖然說行政工作上出了些狀況,我不曉得比活動提前兩個小時到場的意義何在??原以為是要我們先過去,然後讓我們了解今天整個活動操作的程序,結果是連這部份也要讓我們探索;感謝童軍會與其他參與服務的伙伴,大家都辛苦了,只是協調溝通上出了些問題,大家雖然都很努力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但常常還是被問到一問三不知的狀況;感謝南科實中童軍團,因為你們,大頭才有曾經參與過這次活動的證據,雖然說幾乎都是背影
但我知道我不是主角
照片來源:南科實中童軍團相簿
其實今天從準備出門開始,就是一連串的不順心。借到了相機,卻發現跟自己的記憶卡不相容 ( 我的型號太古老 ),然後已經過了一般商店營業的時間,所以幾乎整晚都在處理記憶卡的問題,萊爾富、7-11、全家都跑遍了,都沒有再賣。小北、家樂福也都去了,結果應該有賣的家樂福,家電區一樣是休息狀態。結果相機有帶去會場卻不能拍,要不是有找到別人的相簿,我大概連有參加的證明都沒有;然後買7-11的49元早點,握便當拿了,飲料卻沒拿 ( 因為趕火車,前面卻有人在買咖啡,店員慢慢來... );到了南大附中報到,才知道不用來得那麼早 ( 阿勒,早知道我就先去借記憶卡 ),還有哩哩摳摳出現的行政問題,其實頗影響到今天服務的心情~~
- Mar 04 Sun 2012 23:56
[ 童軍之我心 ] 目前中華民國童軍制服相關問題的討論
緊接著 FB社團 -- 遨遊者國度 的文章,就來說說對於目前整套制服,我所認為的問題與解決方式吧。在原先FB的討論中,我從沒說這件制服很好穿,甚至我也不認為91年以前的那套舊制服有比這套好到哪去,因為如果對於 [ 制服 ] 這基本作用不能理解體會,那就不用討論希望能怎樣改變~~
大頭所著重的,是現況如何去做制服的調整。簡單的說,我不認為,一定要穿上全套制服進行活動,才叫童軍活動。舉個過去遇到的例子,就是2004第十二屆世界羅浮大會,那次在台灣舉辦,所以一半以上參與的,都是國內的伙伴,那時外國伙伴就很好奇,為何我們這麼喜歡穿制服進行活動??短短12天的活動中,我們就被規定起碼五天得穿制服 ( 其實應該更多天,但最後大家都不想理了 )。他們認為,這樣的活動,就只有開幕式與閉幕是必須要穿的,其他時間就是帶個領巾著輕便衣物,以最舒適的情況下,去享受這活動的樂趣。
以臺灣這麼熱,南部又更熱的情況下,還要求伙伴整天穿制服進行活動,那是不人道的。而且再怎麼舒適的排汗制服,也不如讓伙伴著輕便衣物進行活動,所以過往,我們有所謂活動服的穿著方式,上半身統一活動T恤,下半身看是短褲長襪,還是直接牛仔褲也行,總之服飾統一,有條領巾作標誌,我們一樣可以進行活動。難道,這樣就不是童軍嗎??童軍精神就非得靠穿童軍制服進行活動,才能呈現??
- Mar 04 Sun 2012 23:31
[ 童軍之我心 ] FB社團 -- 遙遊者國度
最近FB上,出現了消失已久的遨遊者國度社團版,一下子湧入不少懷舊的人潮。上週因為連續假期,還蠻多人在上頭駐足發言的,但最近文章量就比較少了,畢竟FB的使用方式還是跟BBS有很大的差異,除了文章不好找之外,沒有匿名性,也是讓人不太想參與討論的考慮點之ㄧ。雖然很多時候,都會知道某某ID是現實中的那位伙伴,但也只有熟知的人才會了解,大家縱使知道也不會隨意告知自己或他人的訊息,這是一個基本隱私保護的觀念,而FB缺乏這樣的保護,所以有些討論很容易旁外生枝,一言不和就開始向對方人身攻擊起來,質疑對方的身分,因人廢言,反而模糊了討論的焦點。
雖然說隱私權是可以設定的,但保障性依然不足,跟BBS相比更是十萬八千里,並不是說在BBS上發言就不必為自己的言論負責,但至少不用太顧慮一些不必要的干擾,如果說分享理念還在那講求門當戶對,你有沒有帶過團,你是做什麼的,我質疑你背後發言的意義的話,那什麼都不用談了。如果在那邊討論,只想要取暖,不符合你意見的就被攻擊的一無是處,那誰願意在那個環境繼續討論??
縱使只是一些小小衝突,但大家都看得到,很明顯就警覺到,這不是可以暢所欲言的地方,在沒有暱名性的保護下,不熟悉的人就會以身分來做言論攻擊的方式之ㄧ。大頭不是這類公開討論環境的初學者,也沒在怕的,頂多[道不同,不相為謀],但沒有身分的??沒有筆戰經驗的,那些人又該怎麼辦??
- Mar 03 Sat 2012 14:14
[ 童軍之我心 ] 台南永康探索教育助理引導員訓練--設施篇(五)
大頭我有懼高症,而且狀況還是比一般嚴重一些的,所以對於這樣需要在高空環境下操作的設施,大概是這輩子都不會想去挑戰的。每個人都有不喜歡與害怕的事物,是沒有必要凡事都去挑戰與克服的,而在這種團體操作模式中,懼高的還是有可以挑戰的項目,如低空往高處爬的,讓自己慢慢去適應高度的感覺,只是那種會花很久的時間,得分次挑戰才有辦法;所以第二天看到操作的項目,還是以巨人梯為主,這是需要互助合作才能完成的項目,同時也有所謂階段性的目標,可依狀況讓每個人做設定~~
台南大學附中探索教育公園高空活動項目表
High Course Events (High Elements)
編號 |
英文名稱 |
中文名稱 |
01 |
Rappel Wall |
下降牆 |
02 |
Climbing Wall |
攀岩牆 |
03 |
Mush-Line Traverse (Tired Two Line) Charlie Chaplin |
雪橇之旅 |
04 |
Islands in the Sky |
天空之島 |
05 |
Swing Shot |
大擺盪,用快解扣 |
06 |
Confidence Pole |
信心柱、飛颺之柱 |
07 |
Pirate's Crossing (Heebie Jeebie) |
海盜 |
08 |
Two Line Bridge |
雙索橋 |
09 |
Multivine |
蔓藤路 |
10 |
Zip Plank |
設定目標 |
11 |
Team Confidence Pole |
團隊飛躍 |
12 |
Cat Walk |
高空獨木橋 |
13 |
Burma Bridge (Monkey Bridge) |
叁索橋 |
14 |
Two Ships Passing in the Night |
夜行船 |
15 |
Jeebie Lunge |
魚與熊掌 |
16 |
High Big V (High Wild Woozy) |
高空大三角(高空姻緣路) |
17 |
Giant Ladder |
巨人梯 |
18 |
Flying Squirrel |
大飛鼠 |
19 |
Vertical Playpen |
過五關 |
20 |
Zip Wire |
大溜索、單索橋 |
21 |
Cargo Net |
繩網 |
22 |
Bosun's Chair |
漫步在雲端 |
23 |
Wobbly Bridge |
吊橋 |
24 |
Centipede |
蜈蚣 |
25 |
Hour Glass |
沙漏 |
26 |
Cargo Net Traverse |
繩網橫渡 |
- Mar 02 Fri 2012 15:09
[ 童軍之我心 ] 台南永康探索教育助理引導員訓練--設施篇(四)
前三篇約是一天半的時間,共體驗17種項目,有些還算是輕輕帶過,看來認真要做26個項目的體驗與訓練,不花上三天時間是不行的。當然一組的人數過多也是問題,以全部設施的狀況來看,8~16人算合理的一組人數,人太多就會有些人無法體驗。高空探索的項目雖然沒親身體驗,不過其設施差不多都有照相,有些操作也在旁邊觀摩過,可能還有多個兩三篇來稍微提一下高空探索的部分。
園區工程說明
把照片放在臉書上,這張最多人按"讚",看來以後要多拍這樣的照片,呵呵。其實是這間建築公司的老闆,也曾是童軍伙伴,且是服務羅浮,所以才會有很多伙伴來按"讚"。
- Mar 02 Fri 2012 03:10
[ 童軍之我心 ] 台南永康探索教育助理引導員訓練--設施篇(三)
為了能完整記錄這次活動,我這個沒有自己相機的人,真的想盡辦法到處去借,第一天借到老妹的,順利拍完第一天;第二天因為她要用,所以又在當天一早跑去好伙伴找蔡大哥借,花了點時間,於是跟翔心約定的搭車時間就晚了五分鐘。原本以為八點搭車,可能來不及趕上九點的課,沒想到一路交通順暢,反到早了20分抵達,所以又把握時間去附近找吃的 ( 兩碗甜甜的滷肉飯當早餐 )。最後就是,我們又換了一個上課教練,我們這組幾乎每半天就換一個教練上課,另外一組則都是蔣團長;往好處想,就是我們可以學習到不同教練的長處.....
定點著路 ( Disec Jockey )
這設施還蠻有趣的,跟昨天下午的光明之島有相似之處,只是換位子的方式由板子橫渡,變成使用繩子而已。我是第一個操作,就馬上嚐到了這活動會遭遇苦果,也就是抓繩子要有技巧,僅僅盪過這麼小段距離,手就因為抓不住繩索 ( 手放在結上方有點距離的位置 ) ,被磨的哇哇叫。然後就是繩索使用分配的問題,這活動需要思考的點蠻多的,基本的安全性還蠻高的,而且目標容易設定。
- Mar 01 Thu 2012 13:35
[ 童軍之我心 ] 台南永康探索教育助理引導員訓練--設施篇(二)
在第一天上午活動結束後,原本認為是該去附近找要吃些什麼的時候,沒想到這時告訴我們,便當買好了,要我們回南大附中用餐。真感謝管校長的費心,不但讓我們省了餐費,也省了時間去想要去哪裡吃的問題。基本上,第一天上午的課程都算簡單的,只是天氣有點熱,中午吃完飯後,還是看到不少人直接趴在桌子上休息~~
摩霍克步道 ( Mohawk Walk )
另一個名稱是低空鋼索,舉個明顯常看到的例子,就是一般看馬戲團時,會表演的高空鋼索的地面版本。所以鋼索的晃動程度很高,可以說沒有輔助設備,連一半都走不到。於是教練是我們採取旁人協助的方式,走過四條鋼索所架構的步道。
- Mar 01 Thu 2012 11:26
[ 童軍之我心 ] 台南永康探索教育助理引導員訓練--設施篇(一)
永康探索教育公園中,共有26種低空活動項目與26種高空活動項目,雖然這兩天的訓練是以低空項目為主,但也沒辦法把所有26項的內容都操作完畢 ( 全部兩天內操作完,大概每個人趴了,真的很累 ) 。所以有些性質相近的項目 ( 如七星陣、八卦陣、鑽石陣、循跡而行 ),或是簡單說明就可以理解的項目 ( 如信任倒 ) ,就沒很完整的體驗。重點是,一下子要完全吸收這26項的內容,也是不可能的任務,特別很多是需要做事後分享的,如果不了解如何引導,那再多的體驗也是惘然。以下是這兩天主要操作設施的筆記 (記在心裡,回來打網誌 ) ~~
黑羊白羊 (T.P SSuhffle)
黑羊白羊是伊索寓言中的一篇故事,故事述說兩隻羊在獨木橋上相會,如何溝通過橋的故事。而這設施的操作過程就很像這段故事的內容,所以就變成活動項目名稱。操作的方式有很多,但主要的內容都是著重與人溝通與搭配的方式上。彼此交換位置是有很多種方式,兩個人有兩個人的搭配,團體有團體的搭配,很多時候都要經歷許多挫折 ( 掉下橋 ) ,才能體會出對彼此間最有效率的模式 ( 並非只有一種 ) 。算是比較簡單就可以操作的,但相對來說,分享的範圍就比較廣。
- Mar 01 Thu 2012 09:54
[ 童軍之我心 ] 台南永康探索教育助理引導員訓練--感想篇(續)
在這樣的探索體驗中是可以發現,團體追尋共同目標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主動站出來,領導大家該怎麼做的人,而是一定要有人去做,卻常常沒有人去做的工作。打個比方,就如班長很重要,但一定會有人想去做,然後一定要有人去掃廁所,卻看不到有人自願一樣。
這次活動,參與的兩大團體有頗大差異性,所以會看到前輩們會習慣無視這樣的苦力任務,畢竟過去的活動中的經驗得知,這樣的事務是該由年輕一輩的來擔任 ( 說前輩都希望後輩從這樣的過程中磨練,會比較容易理解 ),她們曾經也是這樣過來的,而且在很多時候,因為體力的關係,這樣的事情是年輕人來做會比較容易。但現在年輕人,並不一定就體驗過這樣的團體生活,如果說是羅浮童軍出身,那還有經過一些團體生活的磨鍊,小團體中自然會出現這樣的角色,但僅是大學同班同學,就不一定會出現這種,我主動去做沒人願意去做的人。
然而,第二天的活動,還是慢慢出現,這類的團體差別與角色扮演。年輕的小團體,縱使主動性不足,但也開始出現分工,會有那種,我願意擔任底下在人踩,當作踏墊的;或是一直跳出來擔任安全確保的,細心掌握參與者狀況的人。而這部份,男生又比女生積極許多。
- Feb 29 Wed 2012 23:29
[ 童軍之我心 ] 台南永康探索教育助理引導員訓練--感想篇
探索教育這部分的課程,跟童軍運動從十幾年前就有連結了,記得早期的稱為PA,以往在非童軍技能考驗性的營隊中,都會安排相關課程。所安排活動的重點在於營造團體意識,增進小隊間互動與人際溝通上,領導與配合,問題共同解決模式建立等。
童軍教育在本質上是有跟探索教育類似的地方,大頭認為,就是營造一個安全的空間,讓所有成員在這樣的環境中,去學習如何完成目標。服務員與引導員,在這樣的環境中,擔任是最終的安全確保,與理念分享的工作,但過程中,則是盡量不表示意見的,除非環境或是成員間的行為與互動,有安全上的疑慮,才會出面阻止。在大部分時候,參與人員之間,是靠彼此互動嘗試,解決共同目標,來獲得自我成長的。
不諱言,這兩天訓練的成員組成,對於培訓教練來說,是不小的考驗,因為團體間的差異性頗大。白話點說,就是老的老,小的小,經驗夠的體力不足,體力足的卻缺乏經驗。然後,還要把這兩個有差異性的團體擺在一起訓練,往好處看,是可以學習到彼此的優點;但壞處是,沒辦法作比較專一的課程安排。
- Feb 29 Wed 2012 21:32
[ 童軍之我心 ] 台南永康探索教育助理引導員訓練--記事篇
- Jan 12 Thu 2012 23:10
[ 童軍之我心 ] 底片數位化
本來是想利用去年的全國大露營,來做這項大工程的 ( 主要是頗花錢 ) ,在社教館安排一個站,然後來介紹高雄市童軍過去20多年的活動狀況,然後將這些過去寶貴畫面,用數位化的方式呈現 (比較初步的構想是用幻燈片配合音樂,編輯影片介紹 ) ,但就如大家所知的,別說這樣的經費了,連一些該有的費用都已經砍到血肉模糊了,又能期待些什麼??
要不是活動中再被補上最後一槍倒地,這樣的工程也應該會在去年八月後,就開始自己弄,合理進度下,現在應該是完成階段,而不是才要開始!!!!!至於說經費哪裡來??當然是自己出囉,一捲底片80元,初步估計剩下的底片數量應該破百,單憑個人財力,是一下子出不完的,只能一部份一部份慢慢做。別跟我建議有的沒的,說什麼藉掃瞄器或募款之類的,對大頭來說,過去很多想法的實踐,都是靠窮和尚的意志力,去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目前相簿裡的照片,民國92年以前的,也大都是數位化後的內容,所以之前已經花了不少,起碼有四五千,再多個一萬也還好,就多花點時間就是。這些底片再不處理,就會整個隨存放環境的不當,逐漸發霉,然後讓畫面永遠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