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鴨子舞,在國內俗稱美國鴨子舞,但在我看過這首歌的來龍去脈之後,就決定叫鴨子舞就好。因為這首歌的確有被稱為鴨子舞(Der Ententanz),但在美國卻是稱為雞舞 (Chicken Dance),整個歷史發展有如雞同鴨講般的有趣。相關演變歷史,因大頭還在學習土風舞中,所以就請參考專家的部落格 ( 美國鴨子舞 - 瑞士,比利時,德國 - 青蛙的窩 - udn部落格 ) 。簡單敘述演變過程,原曲是Tchip Tchip,由瑞士手風琴演奏家Werner Thomas所創作,然後經比利時的音樂製作人將音樂散播到整個歐洲,此時在德國正式歌名為Der Ententanz(The duck dance)。接著就是有美國人到了德國聽到這首歌,就誤將被戲稱Vogeltanz ( little Bird dance)的歌名帶回美國,一開始是被稱為小鳥歌,後來奧克拉荷馬州想重新介紹這音樂,在經過考據下,想以鴨子舞的原貌呈現,結果借不到鴨子的布偶,只借到雞的布偶,結果在美國就變成雞舞了。這段歷史頗好笑,但卻也是很多歌曲在各國流傳演變的真實案例之一,就好比Tum ba一樣,在國內不也莫名其妙變成了拜火,然後還衍生了一堆穿鑿附會的說法。

 

 

 

原曲是有歌詞的,不過跳舞時都沒有聽過有歌詞版本的,決定就省略介紹歌詞了。也因為是土風舞系列的文章,除了一開始介紹最初原曲外,後面的影片就盡量用跳舞的版本。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介紹了那麼多次俗稱拜火歌的Tum Ba,這首歌的尋根工作總算可以暫告一段落。不過在找這首歌的相關資料時,同時也找到了另一首Zum Ba的音樂,因為這首歌在國外也稱為Tum Ba。看影片流傳的狀況,不是當初引進時就弄錯歌名,就是想跟Tum Ba (拜火歌)有所區別。總之,對於這類靠拼音才能傳唱的歌曲,在沒辦法確定國家來源的情況之下,要能找的影片甚至相關資料,真的要靠點運氣,然後就是憑直覺來確認,到底是不是曾經聽過或是看過歌譜的歌曲。

 

 

 

zumba, zumba, zumba 

zumba, zumba, zumb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應該算是Tum ba這首歌討論系列4.0版了,從一開始發現目前拜火的動作是經由日本的Vista ( 印地安歡呼 ) 的動作演變而來 ( 此為1.0版,相關連結 : Tum ba與vista拜火動作的由來 );再由日本伙伴的相關資料確認,Tum Ba ( 拜火歌 ) 這首歌也是從日本而來 ( 2.0版,並確認國內的唱法有誤,相關連結 :  拜火歌 ( Tum ba,阿雷阿雷伊,ツンバレリツンバ ) ) ;第三次,則是專心在寫土風舞系列時,找到最初引進國內時所搭配的舞蹈動作 ( 張慶三版本,其實還有兩個舞蹈版本,進入3.0版,相關連結 : 阿雷阿雷伊 ( TUM BA,拜火歌 ) )。本以為就此可以完整結束考古工作,沒想到卻也因為土風舞的關係,讓我找到跟Tum ba歌詞很相似的Tumbalalaika ( 俄國猶太人情歌),然後就這樣不小心發現了日本以外的演唱版本,於是4.0版就這樣開始了。

 

 

( 影片來源 : 法國 )

 

TUMBA TA TUMBA

 

Low chant- Tumba ta tumba, Tumba ta tumba

 

Verse
Ah-lay-ah-lay-i, Ah-lay-i, Ah-lay-i, Ah-lay-i
Ah-lay-ah-lay-i, Ah-lay-i, Ah-lay-i, Ah-lay-i.

 

Tay tumba tumba ta tumba tay
Tay tumba tumba ta tumba tay.

 

Ta tumba ti, Ta tumba tah,
Ta tumba tumba tumba tumba tumba tah.
Ta tumba ti, Ta tumba tay
Ta tumba tumba tumba tumba tumba tah.

 

Aahh, aahh-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要從一則編舞的故事,來告訴大家土風舞與社交舞之間的淵源。沙漠之歌是台灣土風舞萌芽期最早的舞曲音樂之一,原曲名是Song Of The Nairobi Trio ( 內羅畢三重奏之歌 ) ,另一說是Arabian Cha Cha( 阿拉伯恰恰 ) 。為何不直接稱為內華畢三重奏之歌或阿拉伯恰恰呢,而要稱為沙漠之歌呢??這跟那個禁舞的年代歷史有關,只是說來話長,有興趣的先看相關原文敘述 ( 百度百科 沙漠之歌 ,張親民CMC(3C整合師) CMC懷舊:土風舞的王-沙漠之歌舞曲 ),個人分析會寫於本篇文章後段。

 

  

本舞曲算是早期相當流行的土風舞音樂,旋律簡單又特別,聽過一次後就很難忘,也就很容易拿來教學之用。舞步部份也不難,跟雙人恰恰一樣,算是雙人土風舞中的基本版。前面所提到的兩個歌曲源出,分析內容後,以Song Of The Nairobi Trio ( 內羅畢三重奏之歌 ) 的說法可信度最高,Arabian Cha Cha( 阿拉伯恰恰 )的說法可能是誤解。沙漠之歌的由來,可能是當時有部電影叫沙漠之歌 (The desert song),在怕說抄襲美國電視作品的情況下,就用了一個跟原曲毫不相干的電影名稱來用,而Song Of The Nairobi Trio的創作年代為1953年。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之前介紹過國內拜火歌 ( TUM BA ) 歌曲與動作的來源,從一開始由日本童軍ビスタ ( Vista,印第安歡呼 ) 的動作推斷,目前的拜火歌的動作是從日本而來 ( 相關連結 Tum ba與vista拜火動作的由來 );再由日本伙伴的相關資料確認,Tum Ba ( 拜火歌 ) 這首歌也是從日本而來,而目前國內的唱法是有問題的 ( 相關連結 拜火歌 ( Tum ba,阿雷阿雷伊,ツンバレリツンバ ) ) 。在解決了動作與歌曲的來源後,接下來就隨著最近的主題土風舞,來告訴大家,Tum Ba ( 拜火歌 ) 引進國內時,最原始的活動帶領方式。

 

 

 

音樂:2/4 

預備舞姿:不分舞伴成單圈,全體牽手面朝方向線。

舞法

 

一、1-4拍 ( 8拍 ) -- 上半身前彎,右足起向前走四步 ( 1-4 ),仍然彎身,右足在前重踏二下雙手在前拍手兩次 ( 5,6 ),右足向後踏,不置重心,上身轉向圓心,雙手上舉 ( 7 ) ,停 ( 8 ) 。

    5-16拍 ( 24拍 ) -- 同 ( 1-4 ) 小節三次。

  

二、17-20 拍 ( 8拍 ) -- 面朝圓心,雙手上舉,右足起向前四次點踏步,身體微右、左轉。

    21-24 拍 ( 8拍 ) -- 雙足分跳,然後不斷提踵振動,雙手自體前交叉而上攀,手腕振動。

    17-24 拍 ( 16拍 ) -- 重覆以上動作,惟後退。

 

三、25-28 ( 8拍 ) -- 右足起用四次土著踏跳步右轉一圈。

    29--32 ( 8拍 ) -- 保持手姿,向右四次單足跳,右手在上 ( 1-4 ) ,反向同上,左手在上 ( 5-8 )。

 

四、33-36,33-36 ( 16 拍 ) -- 右足向前重踏 ( 1 ) ,右足原位踏 ( 2 ) ,右足後踏 ( 3 ) ,左足原位踏 ( 4 ) ;以上動作共做四次,不斷向右移動。同時全體牽手,於1、2拍時向斜上推出,3、4 拍時縮回。

 

全舞重複一次後,不段做第四段動作直到音樂結束。

( 按照原文內容複製 )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介紹這麼多土風舞的歌曲後,個人認為,國際土風舞之中,有兩個是必需要學的。第二個是先前介紹的奧克拉荷馬混合舞,因為是這是最簡單的雙人舞之一,歌曲又是大家很熟悉的美國民謠--稻草裡的火雞,加上又有環繞世界找朋友這樣直接用歌詞來教學的方式,是很容易就能學會的第一首雙人土風舞。而第一首,則是最早引進國內的國際土風舞 -- 水舞 。

 

 

U'sh'avetem mayim be-sasson Mi-ma'ayaneh ha-yeshua

所以,你們必從救恩的泉源歡然取水

mayim, mayim, mayim, mayim mayim b'sason!

水 水 水 水 水 喜悅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寫上一篇泰雅族 哩姆依索啦時,因為聽起來的感覺很像,所以不小心將l lu ngn simu baray la當成同首歌,後來聽到織布歌 ( Uyas Tminun )才發現不是。但再仔細聆聽確認後,發現似乎不是歌曲的感覺很像,而是曾經在哪聽過....果不其然,原來曾經在廣告中聽到這首歌。所以這首歌的名氣可是比哩姆依索啦大很多

 

San qa niy ku k-m-kgi San qa niy ku k-m-kgi San qa niy ku k-m-kgi


San qa niy ku m-nu-ka San qa niy ku m-nu-ka San qa niy ku m-nu-ka


San qa niy ku ma-ci-la San qa niy ku ma-ci-la San qa niy ku ma-ci-la


San qa niy ku T-mi-nun San qa niy ku T-mi-nun San qa niy ku T-mi-nun

 

( 歌詞來源 : 從台灣聽世界 美麗新台灣,精彩再發現 - 泰雅「織布歌」)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首原住民歌曲,大概是20幾年前所學,當時一位童軍老前輩(龍井社區的居士)仙逝,一行人用這首歌紀念他。不過那時並不曉得是哪一族的歌曲??也不知唱得對不對??一直到了現在才找到答案。

 

 

 

歌詞部分,目前找不到完整版本,或者應該說,不知道泰雅族語的羅馬拼音方式,然後就找到各種歌名版本,但也都沒完整歌詞,無法判斷何者正確性較高,所以就暫時無法分享原文歌詞。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錢真的蠻難賺的,主要是烏法魯很難量產,在只有一個招喚台,然後招喚與孵出時間動輒十幾個小時的情況下,真的只有耐心等待了。除非想用鑽石來縮短時間,不然這款遊戲就真的蠻耗時的。

 

Wooparooland  

 

中文版的應該比較好理解,目前正在如何產生星型烏法魯的目標前進。看來到達20級以前都算新手,等20級以上,有星型烏法魯,也有能力搶鑽石獎勵時,才能脫離新手領域。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想成為能擔任土風舞專科章的考驗委員,於是最近一直在加強這方面的常識。首先,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何謂土風舞??是GOOGLE土風舞後,能找的資料的都可視為土風舞??還是土風舞社團中會教授的舞蹈才是土風舞??要有特定步伐才稱為土風舞,那麼營火舞整個都是以土風舞舞步去編排,算不算土風舞??還是以英文Folk Dance來解釋,要有民族性的舞蹈才稱為土風舞,那台灣除了很有特色的原住民舞蹈外,什麼是具有台灣民族特色的土風舞??大旗舞??水袖舞??扇子舞??光一個問題就可以產生一堆的問號,所以必須先從土風舞定義開始做起。

 

 

 

在網路上找了很多資料,也到圖書館找了很多關於土風舞的書來看之後,大致上可從狹義與廣義兩部分來作定義。狹義的部分,就是從英文Folk Dance(民族舞蹈)來定義,也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會因地形、氣候、生活習慣與歷史背景,而產生具獨特性的舞姿,如俄羅斯的Hopak,但有太多的舞蹈在長久流傳之下,已經很難說是哪一地區的民族舞蹈,所以狹義的土風舞變成純民族舞蹈,變成是國際土風舞有在推廣,具民族特色的舞蹈。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