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前一晚,還是得養足精神才行,畢竟已經不再年輕,再怎麼生猛,前一晚没睡好隔天上這麼久的課一樣會昏迷的。原本排定的課程是『輔導諮商的理論與基礎』和『精神疾病的認識與處遇』,但正式上課時,『輔導諮商的理論與基礎』被調到下午,然後上午變成了『個人特質與助人工作』,難怪我覺得上完後似乎有點什麼怪怪的。


因為早上晚了點出門,於是差一點點就趕上預定的班車時間,只能選擇0820的那班,也不是不能準備到課,而是這15分鐘的路程我必須用跑的才行。與其氣喘噓噓的在那聽課,倒不如照原來速度前進,五分鐘也算還好,只是原來習慣的位置被人坐去了,需要換位置就是。雖然已經晚到,但還是不免去夾娃娃機試手氣,玩了一次,得到了紅色的憤怒鳥一隻。( 回家時則在都會公園站的夾娃蛙機前挑戰失敗 )


整體而言,這次上的內容比過去兩堂大團體課精采,只是時間上似乎都不足,上午的課上到1230,遲了半小時吃飯。下午更嚴重,拖到1730才講完,足足晚了一小時,要不然後面一值在趕進度,大概三小時也說不完。所以可見講師準備資料之多,下午的課程大概可以上一天,上午的課程,還要再多半個小時才夠用。

上午課程的講師,是個專業諮商心理師,口條很好,但少了點互動性,也許是資料準備太多的緣故。課程內容主要講諮商協談時,助人者所需要具備的人格特質,以及助人工作所需要助一的事項,連續三場大團體課程,都有安排這方面的觀念。


基本上,會來參與受訓的,都是抱持熱忱而來,而在上過這麼多次課後,也多多少少體會什麼是助人所要注意的地方。然後因為個人特質的不同,助人的方式也會略有不同,重點是如何認清自己,了解工作上的受限之處,達成不完美中的完美。


訓練進度進入到後半段,越來越多這類訊息,強調我們的接線工作有實務上受限的地方,我們畢竟不是專業治療人士,真正的心理諮商還是得交給專業來做。我們僅是第一線的觀察者,發現異常狀況,然後即時通報處理,才是我們要做的。大部份時候,是有可能連初步輔導都算不上。

 

雖然上午課程在最後階段昏迷了一下,但還市趁著中午吃飯休息階段,到隔壁的岡山文化中心圖書館,借了我一直很想看的鴨川荷爾摩,以及萬城目學另外兩本著作--鹿男、鹿乃子與瑪德蓮夫人。因為考慮到接下來又是十天後才有課程,便又多借了兩本有關諮商輔導的書籍,怕自己會看不下的狀況,刻意選了裡面最薄的,不然大部份的書都厚的很。

 

然後,人會胖不是沒有理由的,中午的便當又接受同學的款待,他們不想吃的肉類通通跑到我的飯盒中了。


下午的課程比較精采,但老實講,上課講師的言論也挺夠辛辣的就是,除了快要顛覆我們這三個月所學習到的觀念外,過於直接的對話對於大部份人來說,也應該是少有的體驗。感覺老師對自己的論點蠻有自信的,而且算是有點神經質的性格,然後能滔滔不絕的連續上四小時的課,體力相當充沛,底下的我們都快撐不住就是


本來的課程有『精神疾病的認識與處遇』,雖然後來變成了『個人特質與助人工作』,但有關精神病的部份,下午其實也教到的雖然是很初步的內容。而雖然課程名為『輔導諮商的理論與基礎』,事實上是由生理構造來切入心理方面的問題,然後藉此來說明,我們在從事輔導諮商工作時,該要注意哪些重點。


而生理的部份主要是從腦部結構談起,這對自然組出身的我,是很容易進入狀況的,雖然脫離高中生活有段時間了,但生物科學方面的知識一直都是我有興趣且擅長的部份。大致就是從腦中情緒與思路的傳導方式,以及內分泌對人體的影響這部份去談,進而說明,行為上有問題的人,都是腦出了問題。有先天限制與後天影響的兩部份,先天的部份,主要是母體所影響,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大部份有名的男性藝術家母親通常都是有問題的,然後他們本身也有性格上的異常之處,如同性戀的比例很高 ( 屬先天異常 ),精神異常 ( 如梵谷 ),思路跟一般人不同 ( 政治人物 ) 等等。這些狀況可以明顯也可以隱藏,就看其後天教養與學習的狀況,與要不要公開等等,社會化的過程,通常也會壓抑這一群人。


而像憂鬱症、躁鬱症、強迫症、恐慌症、亞斯伯格症、自閉症等等,這些多數已經被醫學界正式分類的心理疾病,其成因都是來自腦部與內分泌的異常,只是雖然知道這樣的狀況,但很難用醫學方式根治就是。就像前陣子在日劇所看的,精神醫學是目前一直都有新發現的領域,很多心理狀況的問題,雖然可以由生理狀況來判斷,但有些是目前還在研究中的範圍之內,有待確認


光是講這些部份,預定的上課時間就不夠了,所以後面有關諮商的理論與技術內容,變成用趕火車的方式,快速的在一個小時內解決,預定下課時間是1630,但實際下課卻是1740以後


因為內容實在太多,雖然有發資料給我們看,但目前還沒有力氣去翻閱,等先消化上課所接收到的,然後再來考慮要不要去查資料學習更深入的內容。

 

回家時候還是搭同學的便車,讓我可以坐捷運回高雄火車站,再騎車回家當然我們路上也聊了有關課程方面的內容,聊了之後才知道,原來有人跟我是同樣的想法,希望協會在上這些課程時,能提早給我們有關的講義,讓我們可以提早預習。畢竟每個人在時段內能吸收的知識是有限的,與其課程中猛抄自己吸收不下的內容,然後不專心聽課,造成回家後也看不懂自己所寫內容的狀況,反倒不如讓我們可以先預習。這樣一來,知道可以先準備,可以先吸收的部份,就不用在課堂上還得花時間來了解,能專心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無法預習了解的內容上。


這想法在第一次上大團體課時就提了,但都第三次大團體課了,依然是當天上課,當天才拿到講義,根本來不及準備。更不用說,課程還會有變動的狀況發生。


下次大團體的課程將是最後一次,接下來就是前半段的結訓考驗,再看夠不夠資格進行第三與第四階段。

arrow
arrow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