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會想爭取高雄MRT活動這部份的設計與執行,有部分原因是想為高雄童軍這一塊,掌握到一個可以靠自己努力,就能維持服務水準的活動項目。相對於其他模組來說,這一項是需要在地人長期規劃執行,才有辦法辦理的,高雄地區的伙伴不跳出來做,誰又能做??
也不是沒想過多找其他團的伙伴來加入團隊,是一直都在想,一直都在努力,卻也一直都在碰壁,到了最後,真的害怕起目前的環境起來,真的是會讓人失望。我們並沒有什麼資源可提供,只有一個遠景,一個承諾,就是讓伙伴在這樣的活動中,儘可能去執行自己對於童軍運動的期待與想法。但跟好幾個人談過後,不是後面那麼莫名的LEADER出面阻止,就是一堆有的沒的藉口,再不就是還沒開始,就在暗示給資源或權力。好吧,就算是我不夠魅力,然後過於天真想去改善這環境,所以中後期就不再主動碰這一部份,因為真的太浪費時間又不切實際。
一般活動的策劃執行過程,我大致分三個時期,以高雄探索MRT為例,第一個時期,就是定出以高雄捷運為活動主題,所安排的一系列活動,這時候要做的就是,預計規劃那些內容的活動??實地探勘與檢視,可行度有多少??這時是所謂核心人員討論的階段,組頭那邊因為本身對於童軍運動不熟,所以整個高雄探索MRT的計畫,大致都是我擬定的,校長有提供他想要的一些內容,基本上我也都設計進活動內容中,但他所找的核心成員,基本上還是以行政資源提供者為主,而我就找育信跟我妹,做整個初步規劃的動作。
這階段從活動組一開始動作,各模組雛型出現後,就開始動作了,大概是2010年9月開第一次籌備會議,到2010年2月正式活動組會議開始這段時間,大概六個月的時間,都在做這樣的策劃工作。這部份有紙上作業與實際探查,這兩方面可以做的,就如前面所說,很多地點都是探查五六次以上,就算一開始就被捨棄的,也起碼有去看過兩至三次。這個時間,找的就是可以信任的人,人自然不能多,一開始就太多意見,是連初步規劃都做不好的。當然要是多一兩人,自己就不會跑路線跑得這麼累,相對這樣付出的成本也提高,上面根本沒給我們這樣的規劃經費,所以我頂多只能自我要求,然後希望別人配合而已。
在而在初步規劃階段,也是開始在找工作團隊的時候,就如前面所述,這段期間可以說都是在碰壁,真的搞到心灰意冷。育信那邊就找三民高中校友團,12位,就算是第二階段中最基本的成員組成。
第二階段,就是路線都設計出來後,讓工作團隊盡可能去了解每條路線的狀況,然後讓她們選擇一致兩條路線,去做細部內容的規劃。這階段應該是2011年3月到5月要作的,但一來,我們的案子一直被修改,很多的不確定,讓我們遲遲無法做這階段該有的安排。最好的狀態是,一月底就確認要做的路線,然後我們可以利用寒假,讓成員都幾乎都是大學生的工作團隊,有機會在休假回高雄空檔,一次完成基本的路線熟悉工作,然後各自利用3至6月回高雄的空檔,去細部安排路線活動內容。
拖到後面的結果,就是六月初才做第一次工作團隊說明會。時程上是有點趕,但我們卻是整個活動模組中,工作團隊最先開始啟動的。接下來,就是跟時間賽跑,老實講,工作團隊的人數還是不夠,因為我們有16條路線,當然那時也有邀請天翼的羅浮入團隊,但每個人都想去挑戰活動組以外的組別,也著實不知該怎麼跟他們說,要是沒有跟這些組的核心組織有關係,基本上是進不了的。然後縱使進得了,也常常是邊緣,被分到沒有人要去做的工作。與其如此,何不早早選擇熟識的人所運作的團隊呢??
但當時也不能明講,就只能等他們真的體悟到這個現實後,再一一說服他們加入。
而除了三民高中與天翼外,苓雅那邊也有老師與學生的團隊,老師部份主要是建民主任找的,基本上就都安排他們在遊港輪,一來這是組頭所安排,亦是高雄探索MRT活動中,最重要的活動,由他們來執行是最好的;二者,僅是學校老師,也負擔不起其他需要細項策劃的活動內容。然後學生部分,都是國中童軍團出身,現為高中的校友。原本排定有10人,後來開完第一次全體說明會後,剩下一半,然後實際活動中,配合度又剩一半符合要求。該怎麼講呢??其團長沒辦法進團隊(因為要帶團參加),約束力自然不夠;再者雖有童軍經驗,但上高中後就沒整合訓練,想要有符合程度的,就要心理準備,比例不會太高。
所以雖然這些高中生僅是搭配其他更主要的工作團隊成員,但能符合戰力的,也差不多兩三個而已。然後還有其他單位來的,如嘉義熊吼與台北的蔡大哥,這部份其實是遠水救不了救火,很感謝他們加入,因為能力遠超過基本需求,但真的是距離緣故,有些事情也無法安排交代。所以能安排的,就盡量是已接近完成階段的內容,當初才會安排小港機場線與中鋼線,人多又固定的行程,只是沒想到會出那麼一個大狀況就是。
第三階段最後再講~~
伙伴參與這類服務時,最適合加入的階段,就是第二階段,這時初步的構造已經有了,而像我們會給予較大權限讓成員安排細部內容的時候,也是這個階段。羅浮常常都在抱怨,參與這類大活動,總只有最後執行的份,而沒有參與策劃,有實際的參與感。原因是在於,有做到這地方,得有最起碼的擇任感與相對付出的覺悟才行。這階段要做到好,僅是單一路線的規劃,很有可能所付出的經費,就比報名服務工作要繳的兩千元還多,而這些是收不回來的,總會是不支付這方面的策劃費用。然後你會發現,僅是一個小小路線的規劃,所付出的心力不比辦理團內一個團露營小。
每條路線起碼都40人為基本,試問有幾人辦理過40人以上,然後連續三天活動的??
要有收穫,就得付出,都僅是要求給予較多的服務空間,卻吝於付出時間來做最辛苦階段的事,天下那有這麼好康的。ㄧ堆人想擠過國際組,這我可以理解,但真的進了國際組,就會學到比較多東西嗎??每個組別都是同等重要,同樣都可以學到很多,問題是你付出了多少代價??
第三階段,就真的只是執行而已。上面已經規劃好的,就是輕鬆度過七天。但要是漏洞很多的,那真的可以學會不少東西,就如大頭在北七,一人鎮守貓空的狀況一樣,除了基本安排的活動內容外,行程到最後都是自己在調整。舞台多的是,不怕沒有上台表演的機會,但前提是要你準備好才行。
就算只是最後的執行階段,也要有準備,才能應付突發狀況。
回到文章最初的話題,現在很多檯面上所謂的領導者,特別是服務員部份,很多時候都是扼殺這些羅浮無限成長可能的元兇,都是好意的去擋掉他們認為不好、困難的活動任務,都不知不覺中,也讓這些羅浮少掉了挑戰這世界的可能。但僅是為伙伴著想,出發點還是好的狀況下,依舊對團體有一定程度的傷害,那更別說有其他考量的部份了。
這部份的工作是用不著跟大老溝通的,因為他們大部分都沒有人力資源可用,而要行政資源,是得靠平時的付出,才能換回成果的。難以溝通的,通常是這些明明很年輕,在利益交換上卻很老頭的人,擺明就是要先提出資源,才願意換取人力。所以這些小老頭,是比所謂山頭更難搞的。
所以後期我真的很累,因為等我弄出成果後,才出現一堆人想分享資源的。不給還會生氣,唉~~
總之,現在的環境就是,誰跳出來整合,誰就是箭靶,莫怪羅浮活動一直沒有起色,看檯面上這群人像軍閥割據般的,各據山頭,就沒有力氣去關心了。
自己培養自己的人馬比較快,也比較實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