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主題前,要特別強調的,是本篇文章所要寫的,並不是講這齣劇真的有番外篇,而是因為這劇的劇情,讓我對於這些數學問題開始感興趣,而去找了相關資料,然後發現一些還蠻有趣的知識,所以才定為「番外篇」。大家可以將此篇文章看成額外的觀劇聯想心得,至於原本觀劇心得,請見「世界奇妙物語2018秋季特別篇 ( 世にも奇妙な物語 秋の特別編 2018 )」,其實一開始是想直接補充在那篇文章後面的,但後來想想,還是另寫一篇比較乾脆。
「數學的傍晚(マスマティックな夕暮れ)」是今年世界奇玅物語秋季特別篇中,突然爆紅的故事單元,讓大部分不看日劇的台灣觀眾,也知道日本有這麼有趣的系列劇,雖然說有不少人還是不知道此劇出自何處,但其傳達的理念都有反應在收看者身上。如何誘發學生興趣,一直都是教授課程的老師一輩子都在挑戰的問題,正所謂因材施教,同樣的教授方式,別說能否適用在大部分學生身上,在絕大部分時候,其實都只對少數人有用,所以很多老師也都一直在想辦法找出,最適合學生的教法。數學亦是如此,過去在小學還沒有英文課程時,數學一向是小學生最頭痛的科目之一,通常小學時候成績好的,都是數學很好的學生,而數學好代表著有不錯的邏輯,通常也比較能吸收知識,判斷是非,也適用於其他科目的學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