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想回應前一陣子在FB上吵的內容,只是有點關聯性。我是覺得,有些問題能不能解決,不是靠吵的或靠爭的,就能出現一條可行的路。有時務實的找對方向去做,是比那個小小的討論區爭半天來得有用。如果說這活動是多元化發展,那很多思考與運作模式也是可以多元發展,只是路能不能順利走下去,有時還是得靠點運氣就是了~~
目前童軍服務員訓練的管道,就是木章體系的訓練,照理說應該還要有各項服務員的研習活動,但這部分一直都很缺乏。很多人都是自修,或是參與其他類的活動來自我精進,例如前陣子的探索教育訓練就是一例,當然這是不花錢的,要花錢的多的是,但這些畢竟都是其他方面的學習,還是希望有比較專屬於童軍的研習。所以會看到很多人將參加木章訓練當成一種研習,從稚齡、幼童、童軍、行義、羅浮,無役不參與,或者像大頭這樣,也走女童軍路線的,便從小小、幼女、女童、蘭姐,有機會就參加的,為的也是能增進自己能力。也不是能說這樣的方式不好,像我是把女童軍這領域的觀念做廣,以便往後有機會跟伙伴分享,鼓勵他們走適合的服務路線。
而參加過這麼多服務員訓練後,跟大家一樣都會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我們的基本訓練,太著重於基本技能的體驗了,變而擠縮到真正服務員要學習的內容,那就是如何領導一個團。雖然這也是基本訓練中,必須涵蓋的領域範圍,那就是讓那些未曾有童軍體驗的成年服務員,藉由這樣的活動中,體驗什麼樣的訓練方式是適合伙伴的,然後把這樣的經驗帶回團中去落實。所以差不多每次都得從基本來,因為隊友中總是有些不懂的,而我們這些在童軍玩了十幾年的,就必須跟著從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