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音樂家」,原曲是「Ich bin ein Musikante」,意指「我是音樂家」,這樣一來就跟之前所介紹的我是個音樂家 ( i am a music man,王毓騵 譯詞 )同樣歌名,所以當初才會以為劉元孝老師主編的「快樂的歌唱 ( 唱和跳 ) 」中所介紹的「我是個音樂家」,是這首「Ich bin ein Musikante」。「Ich bin ein Musikante」的確比較有名,很多場合都可以聽到;最初聽到這首歌,是在老爸從日本買回來的電子琴中所聽到,覺得蠻輕快的,於是就記憶深刻。至於說為何歌名會變成「山上的音樂家」?這是因為日文歌名是「山の音楽家」,所以這首也是從日本那邊引進而來。另外,日本也有「みんな音楽家」的歌名。不過~~「Ich bin ein Musikante」聽起來跟「山上的音樂家」有不小的差異,這是經由後來編曲才造成的結果,而跟之前介紹的「我是個音樂家」的確有點關係存在,簡單說都是衍生歌曲,就是有類似的架構與旋律,在不同國家所發展出來的歌曲。另外瑞典也有「Vi äro musikanter」類似歌曲存在~
原曲:德國童謠
我是個音樂家,我是山上小松鼠,
我每天不能忘的,就是拉拉小提琴,
我拉的怎麼樣?
我是個音樂家,我是山上小白兔,
我每天不能忘的,就是彈彈鋼琴,
我彈得怎麼樣?
我是個音樂家,我是山上小鳥兒,
我每天不能忘的,就是吹吹長笛,
我吹的怎麼樣?
我是個音樂家,我是山上小狐狸,
我每天不能忘的,就是敲敲木鼓,
我敲的怎麼樣?
一開始的旋律跟「蝴蝶蝴蝶生得真美麗」很像,所以有時並不這麼好分辨。
我們的「山上音樂家」歌曲來源的確來自日本,相較起來,跟德文版之間真的不小差異。
瑞典版本的「Vi äro musikanter」,跟德國原版是比較相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