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來談Clapping game。就字面與原本的意義來說,Clapping game是兩人以上才能成立的,但實際上,多人以上但不牽涉與他人肢體接觸的演出,也算Clapping game一種,稱之為Hand Beat ( 拍手節奏 )。
這種以拍手與其他可以發出聲音的動作所表演的方式,就是Hand Beat ( 拍手節奏 )。而像明天會介紹的cups (杯子舞),大部分時候也都是利用這樣的方式表演,只是多了個轉杯與傳杯的動作。而在早期的童軍活動中,亦有Hand Beat這類的表演方式。
影片中的動作,是25年前就有的,當時我是行義童軍,學長姐教我們做的時候,也的確稱為吃飯操。詳細來源不得而已,但就影片的團體(高苑工商)來分析,應該是那個年代流傳於高雄縣高中職行義蘭姐間的活動,就跟高縣團呼一樣,是在全縣大露營後開始流傳的。影片中的動作大概只錄下1/3而已,而前2/3的動作口訣還記得,就記錄於下一段~~
拍 手 蓋 拍 手 蓋
拍 拍 手 蓋 拍 手 蓋
拍 正 反 拍 反 正
拍 拍 正 反 拍 反 正
拍 打 釘 拍 打 釘
拍 拍 打 釘 拍 打 釘
拍 => 拍手
手 => 單手握拳頭, 置於桌上
蓋 => 將一手蓋在拳頭上
拍 => 拍手
正 => 雙手置於桌上,一手手心朝上,另一手手心朝下
反 => 同上,兩手方向互換
拍 => 拍手
打 => 單手拍桌
釘 => 用手肘置桌
( 以上動作都要左右手交換 )
網路上可以搜尋到不少有關單人hand beat的影片,有如手部版的踢踏舞,或是打鼓。如果將桌面換成鼓面,那就是徒手拍鼓了。基本上就是一種講求節奏的表演,不難,但要運用到令人眼睛一亮,除了增加花俏的技巧外,跟打鼓一樣,就是多加練習,然後Faster、Faster、Faster。
單人演出要好看就是快,多人演出則是越整齊越好,但這不是只動作整齊,因為有很多時候動作都是眾人皆不同,但節奏卻是整齊的,所以重點是節奏要能互相搭配。
至於童軍中最常見的hand beat,莫過於拜火了。之前已經介紹過,拜火時所會用的兩首歌Tum Ba (拜火歌) 與Vista (印第安歡呼),其動作來自日本,我們再予以變化而來,不然原本這兩首歌都是當土風舞來跳的。
當然還有其他表演方式也是運用hand beat,如捕魚歌,個人就有三種以上的八拍動作才表演,不過很久沒有出場的機會,都生鏽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