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算找到時間去看看新生的鳳儀書院了,這地方原本也是被我規劃在中華民國童軍第十次全國大露營 高雄探索MRT 的活動中,不過當時還在整修,只得放棄。話說當年的路線 鳳山新城人文探索,我還安排四大古廟與三大古砲的景點,但最終計畫書送出之後的最後場勘,卻發現砲台也正準備維修,一下子整個活動內容就被消去大半。只能說運氣不好時,做什麼都不對。
從高雄捷運鳳山站2號出口往鳳山城隍廟的方向走,約10分鐘就可抵達鳳儀書院(就在鳳山城隍廟旁邊),交通還算便利,不過千萬不要開車前往,因為位處小巷內,行駛與停放都不是很方便。相關開放時間與票價如下:
開放時間
*週二~五、日10:30-17:30
*週六及國定假日10:30-19:30
*週一休館
全票 49元:一般民眾
優待票 39元:學生與20人以上團體
優惠票 25元:一歲以上但未滿六歲之幼兒、65歲以上老人、持有志願服務榮譽卡之志工、持有本市低收入戶者
免費票:一歲以下幼兒、持有身心障礙證明之身心障礙者與其陪同人員一位
另 本市市民在非國定例假日可憑身分證免費換票入場
國定例假日憑身分證換取優待票
實際參訪後,是比我預想中要來好得多,原本以為在花媽主政下,這樣的改建恐怕又是另一座古蹟公園,但實際改建案是在楊前縣長就已定案,所以呈現來的效果就比預想中好多了。我比較傾向用古蹟本身原本的文化歷史意義為基礎,來做所謂古蹟再利用的部分,也就是在合理的建構體維護之下,能做商業化使用,一來讓民間願意投入管理維護,二者也讓人願意到訪。
至於說票價的部分,我想是建立在使用者付費,以及以價制量的觀點上去實施的,如果不收取必要的入場維護費用,就跟一般公園沒兩樣。在參觀民眾素質沒辦法確認之下,收費的方式是可以減少民眾一些不必要的到訪,讓真正想了解認識鳳儀書院的人,可以在比較有品質的環境維護下,去了解這座古蹟的歷史與文化。
一走入門所看的各式Q版人偶,主要是提供人們拍照所設置,算是一個賣點,文化內涵不大。這部分如果有人導覽講解,就會更生動有趣些,不過鳳儀書院的導覽與需要預約申請的,也需要費用,就看假日到訪時,有沒有運氣碰到這樣的導覽團了。
比較想要了解深入一點的歷史與文化的人,要到廳事兩旁的房間,才有比較多的資料可以看,不過空間都不大,人多時要慢慢看就沒那麼容易了。
至於「有鳳來儀」、「西風東漸」、「國境之南」與「寶島台灣」四間茶房,是需要付費才能進入使用的,這部分也算是空間再利用的一種模式。雖然沒辦法進入,但在外頭看看與拍照,也多少能感受那種氣氛。如果要我選一間來使用,大概會選「有鳳來儀」或「國境之南」,畢竟這兩種環境氛圍是平常比較接觸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