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聽三個分區與苗圃主區上台簡述活動內容時,是覺得桃竹苗區的設計概念比較符合羅浮活動的精神,但分區討論之後,缺發現問題點還不少,甚至是四個區域中最多的。我想主要的問題點在於參與設計的人太少,然後設定的範圍又擴及三個縣市,涉及的活動地點太廣有關係,所以除了後來有參與討論的科園團有機會加入團隊外,桃園地區最好也要有相關地緣的伙伴參與設計團隊會比較穩當。
活動時間:103年8月20日至8月23日(四天三夜)
活動區域:桃園、新竹、苗栗 ﹝主營地:福星山營地﹞
活動內容:LNT無痕山林 -- 拉拉山 (桃) 、草踏 -- 觀音鄉 (桃)、水上活動(風帆、帆船、自行車) -- 南寮(竹)、獅山古道 -- 北埔到南庄 (竹)、南坪古道 -- 內灣到關西 (竹)、農村生活體驗 -- 大南埔 (苗)、向天湖賽夏文化 -- 南庄(竹)、蓬萊溪護漁步道 -- 南庄 (竹)、福星山營地修建 -- 苗栗市(苗)
原先聽到的活動方式,是將羅浮分成六到八個小團體,然後到各路線去進行為期兩天的模組活動,然後在會合在福星山或新竹,進行一天活動後再前往主營區--陽明山苗圃營地。後來討論時才發現,目前都僅是發想階段,還沒有第一天在哪邊報到集合,第四天又在哪邊一起出發到下個地點的設計。相較於其他兩個分區都有報到、會合地點,與分AB兩線交叉進行的做法,桃竹苗區這部分的完成度真的比較低。
另外就是代正大哥有提出,討論過程中伙伴也有講到的部分,那就是沒有新竹科學園區的內容,而這也大概是三個區域共通的問題,設計上都比較偏人文歷史、自然生態,都忽略科技與現代化也是童軍要去接觸學習的部分,其他兩區比較偏鄉的縣市就算了,桃竹苗區有兩區是都市與科技比較發達的縣市,結果活動內容中都沒有納入這部分。童軍運動並不只是一群會野外露營的年輕人而已,太過於偏向野外的設計,又會讓童軍活動過於狹隘化。
以下活動依個人喜好順序,一一說出我的看法。
南坪古道 -- 內灣到關西 (竹)
各區在活動設計上還蠻多走古道或爬山健行,但事實上目前大部分的年輕人並不喜歡走路,所以這樣的活動內容並不討喜(而且還是夏天)。討論時我是建議,既然到內灣,那就好好來一趟內灣線之旅,因為一般人是很難得有機會坐到火車支線,來趟火車支線之旅應該是不錯的體驗。( 相關資料連結 -- 南坪古道、內灣線 )
農村生活體驗 -- 大南埔 (苗)
在原先的活動設計上,是說讓當地的工作站,幫忙安排兩天一夜的農村生活體驗活動,個人覺得這是蠻有教育意義的,而且如果是整套行程也會有價值感在。( 相關資料參考 -- 大南埔農村一日遊 )
LNT無痕山林 -- 拉拉山 (桃)
提到拉拉山,其實我只想到水蜜桃(笑)。無痕山林的概念不錯,不過事前應該會安排地點上至少半天的課程,然後再去進行活動會比較有意義在。只是就如前面所提到的,兩天無痕山林的活動,對於目前的羅浮來說,是否夠吸引力?? 特別是很多人沒網路就會死的狀況下,到這樣的地點進行無痕山林,又是否會讓他們生不如死呢??所以前一篇文章我特別提到桃竹苗區的好處是自由度高,可以讓喜歡山野生活的人參與,不習慣的人可以避免強迫參與。( 相關資料參考 -- 無痕山林、拉拉山 )
我比較感興趣的,主要是以上三個行程,至於其他行程的相關資料連結如下:
草踏 -- 觀音鄉 (桃)
水上活動(風帆、帆船、自行車) -- 南寮(竹)
獅山古道 -- 北埔到南庄 (竹)
向天湖賽夏文化 -- 南庄(竹)
蓬萊溪護漁步道 -- 南庄 (竹)
福星山營地修建 -- 苗栗市(苗)
再來,是個人在活動設計安排上的建議。既然設定福星山營地是主營地( 分區工作組所在 ),那報到地點就安排在福星山,然後當天早上除了相關報到手續外,就是開始進行各路線的行前教育或福星山營地的修築活動,當天晚上則是歡迎晚會。然後第二天就出發到各路線進行兩天一夜的模組活動,有些路線可以合併或再增加內容。分區以128至160位的參與人員來算(三區合計400人),每活動參與基本單位32人 (剛好一台遊覽車,另加4至8位工作人員),大概每條路線是16至32人。
像是桃園拉拉山就可以跟草踏活動合成一車,先送16位去爬山,然後再載16位到觀音鄉進行兩天的活動。水上活動與農村體驗,基本上就可以各一輛遊覽車的人員參加,這樣會比較好進行活動,也讓人可以選擇,自由度也夠。
第三天晚上都回福星山進行分區晚會,第四天前往苗圃營地前,統一於新竹科學園區進行科技產業參訪之旅,這時人數夠多,安排上也會比較容易些。然後福星山也可以安排一些營地活動,讓可以當天來回的路線,晚上仍然有活動可以參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