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是改編同名小說《地心遊記》(A Journey to the Centre of the Earth), 原作者Jules Verne ( 儒勒‧凡爾納 ) 是19世紀(1828-1905)的小說家 , 以當時科學進展的狀況 , 以及作者本身只憑書中的知識 ,《地心遊記》真的是想像力及創作力非常豐富的作品 . 然後加上其他著名的作品分別還有《海底兩萬里》(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s) 以及 《環遊世界八十天》 ( 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 ), 也難怪會被後人稱為科幻小說之父 .
而如果這部電影有關地心部分的內容 , 是原汁原味的從小說的內容而來 . 那以看小說的心情 , 或者把自己當作是那個時代的人 , 其擁有的知識與觀念來看此片 , 那這部片是非常的好看 . 可是現在的科學已經進步到原作當時所無法想像的地步了 , 很多內容現在來看 , 其想像的世界反而有很多荒謬的地方 , 極度的不合理 . 所以我是覺得改編的很爛 , 反而不如《地心毀滅》(The Core ) 這部影片的劇情來的好看 , 甚至連哆啦A夢大長篇電影第八部--龍騎士 , 我都覺得有趣多了.不過因為我只是看平面電影而已 , 並沒有體驗3D畫面 , 所以只能就劇情來寫我的感受 ~~
以現在大部分人的知識程度來看有關地心描述的劇情 , 是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 這樣不合理的批評並不是否定了想像空間 , 而是好的想像方式是應該建立在合理的邏輯性上面 . 例如片末出現在恐龍 , 再若大的沙漠地區 , 除了地上少數的恐龍骨頭外 , 難道就只有那頭暴龍活著 , 那牠要以什麼維生??合理的狀況下 , 應該會看到有如侏儸紀公園電影般的場景 , 一堆草食性恐龍在那漫步 , 然後才會出現肉食性恐龍的襲擊 , 不是嗎??就一頭暴龍追著主角 , 卻再也沒看到其他生物 ,不覺得相當奇怪嗎??再來同樣是肉食性的捕蠅草 , 這樣的植物平常又是吃些什麼呢??總不會守株待兔 , 就每十年抓那不小心掉到地心來的人類吧 (但麥斯可沒渡過海呀 ) . 唯一比較有很多動物出現的場景就是海上戰鬥那一幕而已 . 難道前述的兩種生物 , 平常也是靠捕魚維生嗎??
而掉落到地心地面的時間也是相當有問題的 , 哆啦A夢大長篇--龍騎士的解釋還比較合理 , 這些生物是生活在地殼間的大空洞裡頭 , 雖然地殼相對於地球來是很薄 , 才十七公里 , 但出現能讓生物生存的大空洞還是很合理 . 而 另一部片地心毀滅中 , 像地心高速前進也得花上了好幾天 , 哪有像此片掉落幾分鐘後就到達地心的!!!!
所以這部片最大的敗筆就是改編的爛 , 未與現在的知識水平再作一次合理的詮釋 , 因為考慮不周詳 , 反而讓很多場景變得很荒謬 . 再舉一例 , 片中說主角的哥哥麥斯死在海邊 , 所以出現了一座墳 , 這相當的詭異呀, 這是誰替他蓋的??而且十年不算短 , 那樣的環境怎有辦法那屍體躺在那不受破壞呢??
此片還可以看的 , 就大概是布蘭登費雪的搞笑功力了 , 而從礦坑開始到火山噴出到地面的劇情內容 , 都是一堆荒謬而已.要詮釋原著小說並不能以這樣的方式來呈現 , 要嘛就以當時代的場景來作呈現 , 如此一來主角才會有那樣的想像空間 , 再不然 , 作新的解釋及畫面呈現 , 就如同哆啦A夢--龍騎士的劇情一樣 . 否則看小說就好 , 不用看搞笑電影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