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六(3月29日),參與了學校所辦的校外參訪活動,地點在屏東科技大學,十分有收穫。一來,我對於這種生態保育及環境保護的活動一向都很有興趣;二者,很久沒出去走走了,借這種不用花錢的活動去散散心也好。然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我想再回到這所學校看看。沒錯,是[回]到屏科大看看,因為我曾是這邊的學生,在那邊讀過一年半載的(真的是讀過一年半),但就是沒有去過野生動物收容所,想藉此機會彌補我當時的遺憾~~


而這個活動,我原本早兩三個禮拜前就在公佈欄看到,也想過找時間去報名看看。只是人老了,常健忘,有時放學騎車回家後,就忘了老師剛剛上了那些內容,更何況是活動訊息呢!!結果上上禮拜六(3月22日)總統大選結束,我終於在家裡想起有這個活動,然後趕緊上網在確認一下訊息。啊~~天呀,報名時間到3月21日截止。截止報名了,要怎麼辦??我是真的很想參加這次的活動呀~~最後,沒辦法,抱持著放棄就真的什麼都沒有的信念,厚著臉皮,在星期一(3月24日),趁著上班時間,打去承辦老師的辦公室,表達我想去的意願。當然,因為我是截止後才去報名,一開始就給我軟釘子碰,只是在我好說歹說,表達我很想去的意願下,還是讓我留下了資料,說如果有缺人,會再通知我。原本我也是不太抱持希望的,一直到了禮拜五都沒訊息,我想大概沒機會了,就在上完越南文學課後,趁著空檔,到了和春看電影。命運就是這麼捉弄人,我常看第一部電影沒多久,電話來了,跑到走廊一聽,原來是通知我可以參加了,然後要我晚上六點前回到學校繳保證金。此時臉上三條線,我咧,為何不早說,等到我買好票,進了戲院才來電話。好唄,算算時間,也至少看完第一部電影,也划得來了。而就在我趕回學校,把保證金繳完後,正式確認我隔天要早起了(所以當天上課回家後不久就上床睡了,隔天四點多就起床 = = #)
 
總體而言,參加完這個活動的感覺就是不須此行,也不枉我這麼厚臉皮的去拜託給我機會了。而我想,那位承辦老師到最後也一定很高興讓我可以參加,因為整個活動,幾乎都是我在回講師的問題,跟老師的互動率最高。其實平常學校上課也是如此,只要不是外語課,我都很會回老師的問題的,咦~~你問我,不是讀外語學校嗎??是的,上外語課時,我會比較沉默,但我還是在發言次數前十名的行列中(驚~~)。總之,我想我的表現可以證明,讓我去是對的。而接下來,就用一篇遊記,來述說這次活動的整個面貌吧。

 
一早天剛亮,外頭還有點涼意,便已經準備出門要到學校,去參加這次校外的參訪活動。這次的活動十分令人期待,因為參訪的地點是屏東科技大學,是全台校地最大的學校,共有285公頃。也許這樣的數字感覺不出來有多大,但以文藻校地約5.7公傾來比較,就可知屏科大的校地真的大到難以想像。

      此行參加人員一共有三十位,除了三位老師外,其餘都是日間部及進修部的各系學生。等衛保組的黃老師一一點完名,確認大家都到齊後,就正式出發前往目的地。到屏科大的時程約要一小時左右,一路上,黃老師除了講解此行活動的行程及相關注意事項外,也提到了他在屏科大讀書的經驗。他說,進學校前就已經屏科大很大了,但一到校門口,還是會被嚇到,因為進入眼簾的,就是校內那條六線道還有分隔島的學府路,彷彿沒有邊際似的往天空延伸。果不期然,當車子一開進校門口,就被那條宛如高速公路的景色嚇到。這,就是屏科大帶給我們的第一個驚奇。
   
      進入屏科大後,我們第一個活動地點是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這是提供政府查緝、沒收非法擁有、走私或遭棄養之野生動物一個適當之救援及收容場所,也是全台享有知名度的地方,亦是我們此行最主要的目的之一。進入裡頭後,裡頭的保育解說員先上了一堂保育基本觀念及行前教育的課程。他說,屏科大的動物收容中心,雖然跟動物園一樣,是安置動物的場所,但目的不同。動物園的動物,是拿來營利,供大家觀賞,以及教育之用的。收容中心的動物,則是安置那些被非法持有及遺棄的野生動物,協助動物個體獲得最妥善之處理。無論最後是野放或是照顧到老死,都是希望在最自然的環境中讓它們生存下去。所以園區不准拍照,是因為怕跟外國動物中那頭北極熊努特一樣,太習慣人類世界的鎂光燈及掌聲,就忘了它不是人。要參觀者盡量遠離籠子不喧嘩。也不指指點點,一方面除了怕動物過於驚嚇外,另外一方面也要動物們別太習慣於人類在他們身邊,失去了動物怕人的自我保護本能。這樣的參觀前說明,就是希望大家了解,這樣收容中心讓大家申請參觀的目的在於,讓大家更了解保育動物的重要,是來了解動物與人類的關係,而不是看動物表演。

    行前說明結束,緊接著就是分兩組,由解說員帶領大家去了解整個收容中心動物的狀況。而在出發前,解說員又發了每個人一個口罩,然後跟大家解釋說,因為我們進入園區並沒有經過檢疫的過程,在避免發生人畜共通疾病傳染的可能性下,要大家都帶口罩,除了自我保護外,也希望讓園區的動物有多一層的生存保障。而進入園區參觀的第一個感覺就是,靈長類的動物特多,詢問了一下解說員,也得到園區內的動物的確以靈長類為大宗的答案,可見人類還真的常常飼養這些靈長類當寵物。園區內的靈長類種類頗多,除了本島常見的台灣彌猴,印象中喜歡泡溫泉的日本彌猴,群聚性比較強的馬來猴外,就是各類型的長臂猿及紅毛猩猩。這其中,台灣彌猴曾經被嘗試野放到澎湖的無人島上,也證明這樣的做法有可能性,野放的彌猴野大概能適應該地的生活,但因為澎湖居民的反對,認為這些彌猴的存在,會影響他們到無人島採野菜的安全,於是此計畫變宣告失敗。也許有人會問,柴山不是有一堆台灣彌猴嗎,為何不野放到那?會說這樣話的,表示他對猴子的習性不了解,一但這些被人飼養過的猴子野放到柴山,一來它們比原生的柴山彌後更不怕人類,二來以猴子的階級觀念,不是這群野放的猴子被趕出柴山,就是引發一連串的猴王爭奪戰。因為怕如此,才決定野放到其他更適合的地方。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