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蜂炮,對於鹽水,在參與此次活動之前,都已經是非常遙遠的記憶了,那時我才小學。模糊的片段回憶中,還記得那是爸媽老友的故鄉老家,位於大排水溝附近,曾經在周圍的寺廟中看到人們製作蜂炮,然後晚上是遠遠的看著一堆人在遠處簇擁著,一種很熱鬧的年節氛圍。現在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也越來越少機會能在元宵節或中秋節這樣特許的日子裡,盡情的施放自己累積好久的沖天炮,也許就是想重拾這樣的感動,找回當時的回憶,才有了這趟旅程的衝動。
小時候的鹽水,是沒有在炮陣中躲來躲去的回憶,對於其活動的概念,反倒是在長大後,建立在大學老師所上的課堂內。那是講述各類文化活動的通識課,老師在談到臺灣的媽祖繞境文化時,順道講到了她參與鹽水蜂炮的往事。她說,當她全副武裝的上陣時,依舊感到害怕,因為那些無時無刻朝你呼嘯而來的爆竹,會頓時讓妳血脈僨張,但又興奮不已。那時就很努力的想與小時候的回憶做連結,但似乎又不太真實,因為少了在那炮陣中衝鋒陷陣的衝動,於是下了個決定,總有一天,要確實的把這段記憶連結回來。
這樣的心願,直到七八年後才有機會達成,雖然當臉書出現時,便已經知道每年育信都會回鹽水老家參與活動,卻一直沒有機會討論到此事。也許一直想靠自己的力量就達成,也或許只是心動卻沒有去付諸行動,這一切都到今年年初,才有具體的實踐過程。
自從99年臺北市第七次童軍大露營,邀請育信一起參與服務後,接下來這幾年都有跟育信一起參加某些大型活動。起初,只是覺得自己脫離活動這麼久就算了,實在不忍心看到自己在童軍一路看其成長的伙伴,在最精華的時段,卻跟我一樣成為失連的流浪童軍,我有的是機會與舞台可以隨時重返,但年輕人卻需要有人幫一把才行。所以從北七到全十,都是以這樣的想法邀育信參與,然後也一起去花博及童軍研討會,與其說是師父帶徒弟,我比較想說,是趁著自己還有辦法對外爭取資源的時候,希望能有人可以傳承下來罷了。
因為有這樣的因緣,加上育信又是鹽水人的契機,才促成有這次的行程,某方面也是體認自己不再年輕,不趁這時去完成一些想做卻還沒去做的事,就真的再也沒機會去做了。好比說今年的全國高中職童軍社團暨四健會大露營,也是一直有興趣參與的,不過年年都卡在服務營隊的時間,今年總算下定決心行動,反正只要人在高雄,還一直在這條路上,就不怕沒機會付出。
扯遠了
總之,這是延續小時候的回憶,想再一次重溫感動的小小願望,然後今年總算付出行動,如此而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