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要的歌曲,大部分都已經用文章介紹過,特別是童軍專用的極偉的貝登堡、小隊峇、三條誓詞、對國家盡本分、晚禱、背囊雖重、三十六忠言歌、營火照耀(微風吹過原野) ...等歌曲。

 

劉元孝  

依舊健朗的 劉元孝 大前輩 (圖片來源: 北極星童軍團FB粉絲團 ) 

 

計畫先從劉元孝老師的生平介紹起,再來就是快樂的歌唱這本書,以及童軍專用歌曲。然後再分為儀典用與一般活動用,中日文歌詞介紹。(完稿日11.23,文章合計5773個字,6694個字元。)

 

 

本文(上篇)刊登於中華民國童軍月刊 2016年12月號

 

前言

 

在童軍歌曲的世界中,有兩個前輩是需要先特別介紹的,第一位是劉元孝老師,第二位是方純青先生。這兩位在童軍歌曲這個領域貢獻良多,許多至今還在傳唱的歌曲,絕大部分都是由他們所採譜與譯詞。因為她們的付出,讓我們的有更多優美的童軍歌曲可以傳頌。首先,就讓我們從劉元孝老師開始介紹。

 

 

一、劉元孝老師的生平介紹 

 

要介紹劉元孝先生所作的歌曲之前(以下皆尊稱劉老師),首先就是要來了解劉老師的生平以及與童軍的關係。了解其生平,便可以知道其採譜歌曲的可能來源,然後再由與童軍關係做連結,來了解當初為何要引進這些歌曲,然後加以填詞,並編成歌本以流傳。

 

P_20161107_095131[1].jpg  

 

在「古典日文解讀法 」(劉元孝編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出版)一書中,關於作者介紹部分寫道:「劉元孝,1917年生於詩書之家,朝夕奉承以朱子家訓為庭訓之訓誨。廣島文理科大學文學科(研究日本的國語文、漢文等)在學中,應徵從軍(日本海軍大尉),乘風破浪於太平洋。戰後返台,歷任:大學、專科學校教授、教育科長、救國團訓練委員、童子軍國家訓練營訓練員、國民中學教科書編輯委員。赴英參加童子軍木章訓練(Wood Badge Training) ,獲得台灣第一串木章。愛好音樂,從國外引進 Action Song(帶動唱) 。作曲有:苗栗、公館、頭屋等國民中學、嘉義宣信國民小學校歌。著作有:永大當代日華辭典、現代日語文法、日本語漢文講義、日語讀本、日語會話、日文寫作的方法、怎樣辦理戶外育樂活動、唱和跳(快樂的歌唱)等。」

 

IMG_1931.JPG

 

在「童軍運動的台灣足跡-資深童軍訪談錄 」(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編印,中華民國一百年叢書之六)一書則補充,劉老師在戰時並未完成學業,而曾在二戰期間於廈門共榮學院教書1944~1945,戰後轉至臺北市立大同中學任職( 當時校長為吳石山,民國39年調任臺北市教育局長。),與李修和、陳期裕、方火爐(純青)等人曾為大同中學同事,並認識時任省立臺南師範學校校長張忠仁(張先生民35~36年間,曾在台北辦理童子軍實驗團),才開始接觸童子軍運動。

後因吳石山先生調任臺北市教育局長,所以當時童軍訓練工作皆由張忠仁校長來負責,再由劉元孝、李修和、陳期裕、方火爐(純青)等四人協助訓練,劉老師並於民國43年8月起,正式擔任臺北市童子軍理事會總幹事一職,直到民國54年3月才卸任。這段期間不但參與各類大型活動,並於民國45年8月21日至26日,也就是日本第四次全國大露營結束後,劉元孝、方火爐、朱其榮、劉明智四人,參加日本童子軍中央實修所研習主持人尾崎忠次;民國46年8月,與吳兆棠、陳忠信(臺灣省總幹事)、楊永耐、洪思行等共5人,參加英國國際極偉訓練營之木章訓練,然後於民國47年5月1日頒授木章(中華民國童子軍第一位木章持有人)。 

如果書中內容無誤,劉老師是在戰後才接觸童軍運動的話,那麼後來會從日本先後引進一些歌曲來填詞傳唱,並在民國53年出版「快樂的歌唱唱和跳」歌本,也是因為她在音樂與語文方面的專才,而讓童軍在歌曲方面的資料更加齊全。當時,除了「快樂的歌唱唱和跳」,還有「童子軍袖珍」這本書,這是當年童子軍必備的工具書之一,內含遊戲、故事、歌曲、歡呼與短劇等五個部分,其中歌曲部份就有104首,而跟劉老師有關的歌曲達20首以上。此書初版年代不詳,推估應該是民52年至58年間,為童子軍重要的參考書籍。

 

 

二、談「快樂的歌唱本(唱和跳)與「童子軍袖珍」中的歌曲來源

 

以劉老師參與童軍運動的經歷來看,他所收集的這些歌曲,最可能的來源地是日本。對照現今日本的童軍歌本(スカウトソング,會發現在很多歌曲與資料都是很一樣的,無論是選曲部分,歌詞意思,甚至錯誤的地方都一樣,這表示當年是直接拿日文的童軍歌本來選曲並翻譯。在過去那個資源缺乏,資訊不足的年代,這樣的取材方式很常見。例如1952年3月(民國51年)由呂泉生所編的「101世界名歌集」,原始歌本雖然是來自美國的One hundred and One Best Songs,但卻是參考日文譯本來編訂。同理,以同樣的時空環境,劉老師拿日本童軍現有的歌本來編撰,是當時最好的方式。

快樂的歌唱本(唱和跳)」與童子軍袖珍」這兩本書,裡面的歌曲有部分是取材自日本童軍的スカウトソング」,一部分是張忠仁、胡立人、張效良、劉元孝...等人,在參與國外活動與訓練時,陸陸續續收集而來的歌曲,還有部分自創歌曲。這些自創歌曲,多數由張效良作曲,部份則由劉元孝作曲,亦有其他人的譜曲作品,但這些創作歌曲大部分已經失傳。

「快樂的歌唱(唱和跳」著重在團康歌曲部分,所以童軍專用的歌曲都沒被收錄其中,但林林總總也有61首之多。在這些歌曲中,與「童子軍袖珍」同樣有收錄的,有12首,這在下段歌曲名單以粗體字表示。其歌曲引進來源有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從日本童軍的スカウトソング翻譯而來,這首歌曲也通常見於各國童軍活動之中;第二部分,是劉老師參與各項國際活動與訓練,陸續收集而來,這些以世界通用的英文童謠為主。

 

1、唱和跳  2、說哈囉  3、一二三  4、拍拍手  5、紳士和帽子  6、MALU MALU  7、伊比呀呀  8、一個拇指動一動  9、ZUM BA ZA  10、樂樂樂  11、哈雷呵  12、你要吃什麼  13、王老先生有塊地  14、找到一個朋友  15、ZUM GALI GALI  16、快樂拍手  17、邀請  18、頭、肩膀、膝、腳  19、軍樂隊  20、在那池塘裡  21、ZUM BA  22、來跳舞  23、王老五的小弟弟  24、左右踏步  25、ASI KOMO MAKAN LA  26、我們這裡是雄獅隊  27、樂隊合奏  28、AH CHIA PACHIA NOCHIA  29、KEE CHEE  30、阿羅偎得  31、握緊拳頭  32、我們來跳舞  33、青蛙站在小池邊  34、小石傳給你  35、我的朋友在那裡  36、的答  37、微風吹過原野  38、歲寒三友  39、大象在哪裡  40、HOKI HOKI  41、七不隆冬比比  42、POT TOM BE BE  43、HEU MASH PETER  44、COCONUT  45、PIK PIK LA LE  46、GUIDE SONG  47、大象和蜘蛛  48、親愛的好朋友  49、朋友們向前進  50、小青蛙呀  51、密樹林裡燒野火  52、王老大的小孩子  53、在大蘋果樹底下  54、OH WANI WANI  55、我是音樂家  56、一個人跳舞多麼寂寞  57、大家來唱歌多好  58、我體會革新精神  59、小青蛙在天空叫  60、丟丟銅 61、 MASABIDI

 

童子軍袖珍」中,劉老師有作詞、譯詞,亦有作曲。劉老師雖然不是音樂科班出身,不過因喜歡音樂,所以偶爾也會作曲。除了大家比較熟知的「三十六忠言」外,還有「火兒在燒」與「野餐」。作詞部分,則有「B-P頌(極偉的貝登堡)」、「三條誓詞」、「對國家盡本份」、「背囊雖重」、「營火照耀(微風吹過原野)」、「小隊峇」、「哈雷呵」、「拍拍手」、「說哈囉」、「親愛的好朋友」等十首。

 

 

三、劉老師所採譜譯詞的童軍歌曲介紹

 

劉老師的歌曲作品很多,僅用一些大家比較熟知,並需要知道原曲來源與歌詞的部分,依序來作介紹。這些歌曲有「極偉的貝登堡」、「三條誓詞」、「小隊峇」、「背囊雖重」、「對國家盡本份」、「晚禱」「在大蘋果樹底下」「微風吹過原野」這八首歌。

 

「極偉的貝登堡」又稱「B-P頌」,原曲是蘇格蘭民謠「Annie Laurie」,是從日本童軍那邊而來,日文歌名是「世界の総長」,意思是世界的總長。中文歌詞部分主要翻譯自日文歌曲的第一段歌詞,然後再加以潤飾而成,所以這首歌是劉老師譯詞,而不是作詞。日文歌詞的作詞者,則是當時的日本木章實修所所長(D.C.C.)古田誠一郎先生,野正是為劉元孝老師頒授木章的木章輔導人。而以Annie Laurie」當旋律來歌頌貝登堡的國家,也就日本跟台灣而已。以下為日文歌詞:

 

 世界の総長  

作詞古田誠一郎    曲Annie Laurie

我らを結び 同胞とし
導き教えし ロード ベーテンーパウエル
今は天に 居たまえども
いつのいつまでも 世界の総長

若き者らを 森に帰し
力を与えし ロード ベーテンーパウエル
今もここに 共に語り
共に歌うたう 世界の総長

友と語らい テント肩に
野山に分け入り 草に座して
薪を燃せば ああ慕わし
同じ火を焚きし 我らの総長

 

「三條誓詞」現稱「三條諾言」,原曲是法國古民謠,日本歌名為「備えよ常に」 ,也就是準備之意。目前並沒找到法國原曲,但可以確認的是,現在只有日本與台灣的童軍會用這旋律來唱歌,日文作詞者為堀內敬三,是知名的音樂家,曾經替日本童軍為填了不少曲子的歌詞,例如「光之路」、「遠き山に日は落ちて」 ,後者也在台灣翻唱成「歡樂在今晚(晚會歌)」。以下為日文歌詞

 

作詞堀內敬三    曲:法國古民謠

三つの誓い 名誉かけて ボーイスカウト

三條誓詞  在名譽 童子軍

おきて守り 人のために 備えよ常に

強き体 かたき心 ボーイスカウト
築きたてて この世のため 備えよ常に

 

「小隊峇」的原曲是「Back to Gilwell 」,日文歌名為「懐かしの森へ」意思為前往懷念的森林,作詞者為吉川哲雄。這首本是服務員在木章訓練時才能學到,並且在服務員活動中才能演唱的歌曲;但在日本,這首歌已經普及到童軍各階段,甚至只要到一般人露營時就會唱的歌曲。所以從日本引進這首歌曲的臺灣,自然也成為各階段都能演唱的歌曲。在「童子軍袖珍」中,本來註明這首歌是由劉元孝譯詞,但流傳到後來,在其他歌本中變成只有寫詞甚至是作詞,這樣的意思差很多。所以「小隊峇」的中文歌詞,依然是翻譯自日文歌詞,再加以潤飾而成。以下為日文歌詞與中文解釋 

 

作詞吉川哲雄    曲:英國童軍歌 

我は梟 楽しき梟 

我是貓頭鷹,快樂的貓頭鷹

務めはたし  心さやか 

責任完成,沒有掛念,

こよいうれし  星明りに 

很高興在星夜下,

我が古巣へ  帰らなん 

回到我的故鄉,

ああ富士のふもと  山中の森かげに 

啊~~富士山腳下,綠蔭的深處。

ああ富士のふもと  山中の森かげに 

啊~~富士山腳下,綠蔭的深處。

 

「背囊雖重」的原曲是「花」,由日本知名音樂家瀧 廉太郎的作品,這首就真的是劉老師自己作詞了。這首歌根據老師的活動經歷,應該是民國42年在基隆月眉山展開訓練時所做,所以地點才是小基隆,活動才為隊長訓練營。原曲作者瀧廉太郎的知名作品很多,他的另一首作品「箱根八里」,也被方火爐純青)先生採譜填詞,成為「打旗語」,這首歌等到介紹方先生的相關作品時再詳細說明。以下為劉老師所作詞的「背囊雖重」

 

作詞:劉元孝  作曲瀧 廉太郎

背囊雖重,步伐輕鬆,大家匯集在小基隆。
安危互仗,甘苦與共,嘿!看我們的隊長訓練營。
諾言、規律,是我們的準繩。
名譽、責任,是我們的生命。嘿!
我們為了接近大自然,鍛鍊身心學技能。
背囊雖重,步伐輕鬆,嘿看我們的行進多威風。

 

「對國家盡本份」原曲是「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Jesus」,是基督教詩歌,中文歌名是「恩友歌」,日文歌名則是讚美歌312番「いつくしみふかき」 ,亦指深情;原詞是Joseph M. Scriven,於1855年所作,後於1868年由Charles C. Converse所譜曲。中文歌另有「野餐」,日文亦有「星の界よ」、「星の世界」的不同歌詞的版本。「對國家盡本份」算是由劉老師配詞,他將當時的中國童子軍誓詞與銘言,巧妙的放入歌曲當中,甚是高明;特別對女童軍來說,會唱這首歌,等於就會背誦女童軍的諾言與銘言。不過現在因為最後一句歌詞不容易更改的緣故,所以多數服務員已經不再教唱這首歌。以下為劉老師所配詞的「對國家盡本份」

 

配詞:劉元孝  作曲:Charles C. Converse

憑我的榮譽和真誠,對國家盡本分。

我願隨時幫助他人,遵守童子軍(女童軍 )規律。

準備、日行一善,是我們的銘言。.

人生以服務為目的 我是中國童子軍(女童軍)。

 

「晚禱」的原曲是「Day is done」或稱「Taps」,旋律源自於美國軍隊,當吹奏時代表要熄燈睡覺,歌曲創作於1862年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又被稱為『巴特菲爾德搖籃曲、Butterfield's Lullaby』。世界各地童軍則是在關閉營地、或結束營火時運用,代表著這一天的活動或營火已經結束。除了劉老師的「晚禱」外,更早之前還有張忠仁所譯詞的「白天過」,其歌詞比較符合英文原意,但這一版本已經沒人傳唱;劉老師「晚禱」,歌詞比較文雅通達,所以才被流傳至今。以下為中英文對照版

 

譯詞:張忠仁

Day is done,gone the sun,

白天過,太陽落。

fro from the lake,from the hill,from the sky.

從湖邊,從山巔,從天間;

All is well,safely rest,

都平和,安然臥,

God is nigh.

神在側。

 

譯詞:劉元孝

日西沉,月東昇。

在海洋,在山野,在天空;

寂靜中,安睡,

晚安。

 

「在大蘋果樹底下」,原是1939年由Jaromír Weinberger所重新編曲的「Under the spreading chestnut tree」,最遠可追溯到是由英國的管弦變奏曲改編。這首歌是從日本引進,日本歌名為「大きな栗の木の下で」,意指在大栗子樹底下;也有「大きなリンゴの木の下で」版本,也就是在大蘋果樹底下,但很少人唱這版本。這首主要都是童軍在世界各地傳唱,所以是很典型的童軍用歌曲。以下為日文、英文與中文版本,中文與日文則是譯詞

 

編曲Jaromír Weinberger

Under the spreading chestnut tree,
There we sit both you and me.
Oh, how happy we will be!
Under the spreading chestnut tree

 

譯詞阪田寛夫

大きな栗の木の下で
あなたとわたし
たのしく遊びましょう
大きな栗の木の下で

 

大きな栗の木の下で
お話しましょう
みんなでわになって
大きな栗の木の下で

 

大きな栗の木の下で
大きな夢を
大きくそだてましょう
大きな栗の木の下で

 

譯詞:劉元孝

在大蘋果樹底下,

你和我是好朋友,

快快樂樂樂玩玩吧!

在大蘋果樹底下。

 

「微風吹過原野 原曲為「Red River Valley」,中文為紅河谷,國內亦有「紅河谷」的中文歌詞版本,不過不如「微風吹過原野 流傳這麼廣泛。在「童子軍袖珍」一書中,這首歌原名為「營火照耀」。Red River Valley」為19世紀流傳於北美的民歌,詞曲作者皆為佚名狀態。以下為劉老師所作詞的「微風吹過原野」

 

作詞劉元孝  曲:北美民謠

微風靜悄悄地吹過原野,
營火在暮色中照耀,
你和我手拉手,婆娑起舞,
跳一跳,轉個圈,真快樂。

 

 

四、總結

 

國民政府遷台是民國39年的事,但童軍卻一直要到民國53年才開始有屬於自己的歌本,而且很多詞曲作者資料都不是很齊全,這部分除了政治性因素外,還有當時的時空環境無法配合的因素。這是因為我們很多的童軍歌曲,都是由劉元孝老師與方純青先生從日本引進;在那個二戰結束,很多被日本侵略的國家,都在禁止國內流傳與保存日本遺留下來的文化時,我們的前輩又是抱持多大的決心,來做這樣的工作然後為何要花十幾年才有第一本童軍歌本?除了光復初期資源匱乏,生活在育樂方面都禁奢華,所以一開始連音樂作品都沒辦法光明正大推廣之外,另一個因素就是對外活動交流的開放,才陸陸續續有比較多的國外資料引進台灣。過去因政治因素,童軍有很多詞曲作者及來源都沒辦法公開,在整個解禁後,現在的任務就是一一幫這些歌曲正名並找出真正來源。

劉元孝老師其他作品還很多,例如「棕熊歌」、「毛克利打獵」、「森林之歌」、「我的朋友在哪裡」、「美麗的姑娘和少年」、「玫瑰芬芳」....等族繁不及備載,無法一一介紹,僅挑選幾首比較常用的歌曲作簡短說明而已。最後,為了能讓大家更深刻的認識這些歌曲,前面所介紹,都會放在網路上分享,而其相關網址,只要掃描下面的QR Code或連結短網址,就能馬上找到。

劉元孝老師所作童軍歌曲之追溯  

https://goo.gl/3OxIwU

 

arrow
arrow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