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詩李杜詩篇萬口傳, 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領風騷數百年。」,這是清代趙翼評論各朝代的文學作品時,對於時代的流行變化所下的註解。現代的流行歌曲興衰,其實也是如此,大概每十年就會有一股新樂風出現,然後過了十年還能被大家熟知的,就成了經典。在各團自編的童軍歌本中,也可以看到這樣的狀況。除了一些制式的童軍歌曲,如童軍歌、三條諾言、對國家盡本份...等會收錄之外,就是一些常聽到並可以拿來運用的童謠,各國童軍常用歌曲會收錄,再來就是校園民歌、經典老歌。從歌本中可以看出時代演變,如為何現在的歌本都附有校園民歌??那是因為歌本大都由高中、大學相關社團所編,當校園民歌於64年開始發展之時,亦是校園歌本開始蓬勃發展的時候。於是在民國65至85年時所編歌本,都收錄校園民歌,由85至95年開始轉移至網路,95年後則慢慢由YOUTUBE等有聲音與影像的影片所取代。

 

P_20161107_094931[1].jpg  

 

因為近百年時代脈動很快,過去各領風騷數百年的情況,至今能維持十餘年就不錯了,大致上是每十年變換一次。如校園民歌的全盛期是民65年至75年,然後繼續影響民國75年至85年還在念書的年輕人。而在民國65年以前,是流行什麼歌曲呢??民國55年至65年應該是群星會、瓊瑤電影歌曲、外國電影歌曲與翻譯歌曲為主;民國45年至55年為國內電影歌曲,民國35年至45年為香港邵氏電影歌曲民國25年至35年則為上海派音樂。基本上從25年至55年的30年,就是從海派歌曲一脈相傳,對日抗戰後十年間( 民國35年至45年 ),一開始大部分詞曲家都是上海、香港遊走,後來因大陸進入文革時期,才真正把重心移往香港。所以這30年兩岸三地的發展,香港是人才逐漸凋零 ( 因是廣東話、英語夾雜的英國殖民地 );台灣還在培養音樂人才,但逐漸融合島內各民族,走出自己的方向;中國大陸則是文化大革命影響,一切停滯。

 

P_20161107_095022[1].jpg  

 

所以海派音樂,是還沒校園民歌時,各團童軍會拿來運用的歌曲。童軍一直到劉元孝老師於53年編撰唱與跳並出版之後,才有公開的童軍歌曲參考資料,所以當年就跟我們現在歌本會收錄一堆校園民歌一樣,當時很多流行歌都會拿來運用。

 

P_20161107_094957[1].jpg  

 

這部分是會在活動中看到歷史軌跡的,如遊戲中的所唱的賣湯圓,就是海派歌曲;然後會有一堆號稱是各省民謠或山地歌曲,這其中有不少後來被確認是電影歌曲,都可見海派歌曲的影響力。所以,我才會開始介紹海派歌曲,因為對60歲以上的老童軍而已,他們的青春是建立在這些歌曲之上的。

 

 

 

我永遠記得,當民國89年參加第95期童子軍木章訓練時,在24小時拓荒旅行階段發生的狀況。那時正在爬柴山,指示信上寫著「請小隊唱『你是春日風』,然後通過長春橋」,那時小隊知道長春橋快到了,但你是春日風』是怎麼來著??營隊中沒有教,沒人會唱呀!!無法可想的情況下,只好亂編旋律,一路唱著你是春日風五個字走過去....

 

真想對旅行設計者回收一萬個讚,照過去的路線來走是保守點沒錯,大家不會責怪,可是內文也記得改一改....

 

記得那時八個小隊,有五個小隊走到迷路,延遲了三小時才到壽山國中,而我們是其他三個小隊中最早到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大頭碎碎念 童軍歌曲
    全站熱搜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