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次的旅行,不曉得到底是不是探索旅行?還是該稱為GOOGLE旅行?因為正式出發前,一些旅行中需要了解的資料,都在網路上搜尋出來了,如果針對「探索」這部分,那旅行途中該探索的,都在事前做完了,那,我們走這趟路作什麼呢準備的越充分,活動中可以探索的東西就越少,什麼是「探索」活動中又能體驗些什麼冒險之處在哪

 

IMGP1240  


這趟旅行的確是難得的輕鬆時刻,也是少數真的是小隊一起進行的活動,不然大部分時候都是在上課,縱使有討論,也比較沒有那種感覺。只可惜我們是兩部車出去,除了在地熱谷那段走的比較久外,感覺上還是少了一種集體行動的味道在,更別說我們少了一人參與。


IMG_3338

 

整個活動的主題是以北投地區為範圍,原來設定的課題為現在政府或民間社團都很關心在地(鄉土)議題,身為羅浮的領袖,你要如何利用在地特色,設計一個探索活動,請小隊事先搜尋北投桃源國中附近的環境特點,設計3小時內的探涉旅行,探索活動目標很重要,其主題可以是登山、溯溪、文化、生態之旅等等,主題必須非常明確,儘可能不要別包含太多主題,以深度為主。」

 

IMG_3349    

  

以『準備』的觀點來看,自然是出發前了解越多資料越好,但若以『做中學』的訓練方式,以及『探索』的定義來看,太多的準備反而是侷限自己探求更多未知事物的可能性。木章訓練在操作這部分,都是希望服務員以該階段童軍的心態來體驗活動,所以羅浮木基的探索旅行,應該也是要我們以羅浮的角度去體驗,然後思考去如何執行一個『探索旅行』。

 

IMG_3399  

 

所以我是認為,事前分享活動計劃過程,這時段是可以省略的,因為什麼都事先知道了,那還有什麼需要探索的內容?我們所要準備的,就是確認主題與預設探索的地點,然後知道如何往返該處,需要用什麼樣的交通移動方式,以及來往的時間的控制等等。至於要探索的內容深度,事前知道越少越好,因為這是我們這趟旅行的目標,並不需要事前都把資料找齊了。

 

IMGP1212  

 

因為大部分參與成員都是有車階級,有三個小隊是開車出去,只有一小隊是走路,以探索這目的來說,走路的確是可以看到比較多的東西。但僅是走路與搭公共運輸工具,三個小時是不夠用的,最好是將早上的探索旅行的計畫討論省去,整個用在實際的探索旅行上比較合適,這樣才是做中學。我們所要的資料,是親自去實地探求而來,而不是GOOGLE而來。

 

  

 

我們小隊的探索旅行,是以北投地區溫泉的酸鹼度來做探索主題,這部分雖然可以當成探索來看,但還是比較像是採集旅行。過程中突然的小插曲,反而比較有探索的味道的。那就是我們到第熱谷準備採集泉水的時候,才發現那邊沿岸已經用護欄圍住,一下子我們反而無法靠近取水,靈機一動下,大家都拿出身上可以用的器具與發揮自己的技能,臨時做了一個取水工具,很有趣,也拍攝了當時的影片。

IMG_3429  

 

個人餐具這部分,是慧芳價值4000以上的鈦合金餐具,所以千交代萬交代,別讓它讓水漂走,至於繩子部分,就拿慧芳小背包上的兩條繩子,以及我名牌上的繩子來連接,就成了臨時的取水工具。粉克難,也因為臨時準備的緣故,讓整個過程變得比較有趣些。瓶口結是我打的,對於都在同軍晉級營隊服務的我來說,不是件難事,這也是準備的一種。

 

準備是要落實在個人能力與觀念上,探索活動所要發揮的部分,也是這些內容,而不是事前準備的很充分,到了現場就以逸代勞而已。

 

這是我對於探索旅行的看法。

arrow
arrow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