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童軍歌曲 (47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童謠荷包蛋,原曲為美國民謠 I've been working on the railroad ( 我一直在鐵路上 ),另一個比較知名的中文改編歌為鐵路小唱。這首歌傳唱至今至少100多年,最早可追溯到1894年,創作的環境有如原住民的林班歌一樣,是一群在蓋美國鐵路的愛爾蘭裔與非裔美國人,邊蓋鐵路邊傳唱的歌曲,屬集體創作的模式。中文改編歌曲荷包蛋,是於1954年時收錄在呂泉生所編新選歌謠中,由呂泉生編曲,宜源配詞。

 

 

 

配詞 宜源       曲 美國民謠

食油倒在鐵鍋中
必須等它熱
磕開鴨蛋放進去
千萬不要煎過火
抓把細鹽灑中央
再把蛋疊摺
做成荷包蛋哪
請你來吃一個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不是要繼續介紹原住民歌曲,而是回到原本介紹原住民歌曲的目的,先了解原住民音樂後,再來認識原住民的舞蹈。原本原住民的舞蹈就是很隨興,因為想唱歌跳舞,所以才唱歌跳舞。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原住民舞蹈,大致上都是因為要表演才有那麼多動作,而這些動作也不完全是原住民的舞步,是有經過編排,融入一些基本的舞蹈動作,才產生的原住民表演。從表演中還是可以看出屬於原住民特色的舞步與動作,但已經不能說這就是原住民的傳統舞蹈了。

 

 

 

阿美族傳統舞步有哪些??用早期的影片拿來對照,大致可以看出端倪。所謂的民族舞蹈,常常會融入生活的一些動作,如以捕魚為主的民族,所跳的舞就可能會有撒網、拉往這些動作。而像阿美族這種農耕為主的民族,就會有一些農耕的動作,然後女生以輕柔為主,男生以剛猛為重,男女舞步是有差異的。阿美族的女生有比較多手部輕柔的動作,舞步部分比較多小碎步;男生的舞步就強調力道,所以常常可以看到腿都抬到很高,然後大跨步前進。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以此文章來作為原住民歌曲系列暫時休止的最後一篇!!原住民歌曲其實有近萬條之多,除了原住民本身就是很喜歡唱歌之外,因為原住民本身沒有自己的文字,以至於很多歷史典故、祭典儀式要傳承,就是要利用歌曲來口耳相傳。有旋律自然比較能記住歌詞,故傳統原住民歌中有很多這樣的歌曲。但這些歌通常我們不會知道,曲風也不一定能接受,像我在家裡放原住民音樂,老媽就會罵怎麼放這麼難聽的歌曲....=.=#。所以說現在流傳的原住民歌曲,大多是後期比較歌謠式的創作歌曲,所謂古調都是流傳於各族之間而已。而這些創作歌曲,最早是出現在林班之間,俗稱林班歌曲。所謂林班,就是以林業為生的工人,因為工作關係,常常會好幾個月都無法回家,於是都合住工寮,晚上沒事就是一群人拿出吉他來唱歌,而這些人多數是來自各個原住民的青年,於是這些因林班而合力創作流傳的歌曲,稱為林班歌,亦是早期原住民歌曲創作的搖籃。當然這些歌大部分都是以國語創作,不然就是一些用那魯灣這些虛詞來創作的歌曲,而這些歌融合了各族文化與歌唱方式,故很多歌曲都可以在部落中找到。

 

 

但這些林班歌對五十歲以下的人來說,已經變成時代的眼淚了,但不是消失,而是利用別種管道流傳,這管道就是救國團的各類營隊。像涼山情歌就是從林班歌轉換成救國團營隊歌曲,原先的林班歌可能只流傳在各林班與原住民部落,但歌曲進入救國團後,就可以利用各類而來的學子,參與過活動後,再帶回他們的家鄉流傳的,這部分就不只限於原鄉部落了。所以林班歌沒有消失,而是變成山地國語歌曲流傳。過去有不少歌曲妾身不明,常常被認為是嚕啦啦採譜重新填詞創作,或是集體創作而來,現在資訊大量流通之下,陸續確認真正出處。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想到這首多看一眼也是電影插曲,原唱者是大家都很熟的鳳飛飛與潘健,電影為我愛傻瓜 ( 民國64年 ),劇中演員有梁二、張琴、康弘、羅江,其中梁二是著名的喜劇演員,但已於2006年過世。羅江為黃金五寶之一,康弘號稱兔寶寶歌王,前兩者都已經退出螢光幕,目前只剩張琴還在鄉土劇八點檔演出。之前應該很多人認為,這首歌不是邊疆民謠 ( 塞上情歌 ),就是山地國語歌曲,但事實上就只是一部喜劇電影的插曲。

 

 

 

作詞:莊奴 作曲:湯尼(翁清溪)

鳳飛飛 & 潘健 男女對唱

(鳳)青山高 綠水長
  藍天白雲好風光
(潘)芳草綠 鮮花香
  比不上可愛的好姑娘
(鳳)眼睛大 明又亮
  深情好像水蕩漾
(潘)身材美 健又壯
  烏黑的頭髮飄肩上
(鳳)你看她一眼
  一輩子都在想
  她看你一眼
  一輩子不會忘
(合)誰不愛好姑娘
  美麗溫柔又大方
  你若是真愛她
  緊緊地跟在她身旁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一篇文章說明了目前涼山情歌著作權之爭,以及額外提到了心上人這首歌,接下來就要來好好介紹,再會吧心上人與難忘的心上人這兩首歌。這兩首歌可以確認的部分,是原本流傳在林班的歌曲,除了難忘的心上人有高子洋爭取是其個人創作外,再會吧心上人並沒有特定創作者,而涼山情歌則是組曲,是因虎嘯戰鬥營而編曲產生,算是羅萬斗校長的作品。著作權這部分的內容是挺複雜的,目前可以確認的是,衍生創作亦算創作一種,也就是找到無主的曲調,然後重新編曲填詞也算創作。詞曲部份只要100年以上就算公共財部分,只有表演者可以主張音樂是其演奏的,旋律是可以自由使用,這是我目前所知道的部分。所以縱使這兩首歌都是古調,但只要高先生主張是由他重新編曲填詞,他就享有著作權。

 

 

走了一步 眼淚掉下來 再會吧 我的心上人
自從和妳相識了以來 好像妳在我的眼前永遠永遠不分離
青青的高山 茫茫的大海 愛你像大海的那樣深
當妳要離別的那一天 少了妳在我的身邊
遙遠的故鄉 高高的月亮 請你抬起頭來看看那個心月光
走了一步 眼淚掉下來 再會吧 我的心上人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涼山情歌的全名應該是『虎嘯戰鬥營之涼山情歌』,是將原來流傳於林班歌曲中的再會吧心上人與難忘的心上人,為了當成營隊隊歌所編成的組曲。然後再經由這個救國團經典的戰鬥營長期傳播下,讓人熟知。不過大部分人都不情楚這首歌的由來,作曲作詞者是誰,近十幾年才在台灣著作權意識抬頭下,一點一滴解開了身世之謎。雖然目前的各類說法充斥,讓人覺得有些羅生門,但還是可以論定,這是一首由原住民集體創作的山地國語歌組曲。目前,最早出現的作曲者是盧靜子,其包含原住民歌詞與心上人、難忘的心上人、再會吧心上人三首歌的旋律;難忘的心上人在國語歌詞部分,最早是高子洋;涼山情歌則是由羅萬才所編曲而成。

 

 

自從和你相識以來 好像你在我的身邊 永遠永遠不分離
青青的高山 茫茫的大海 愛你像大海一樣深 
當你要離別的那一天 少了你在我的身邊
遙遠的故鄉 高高的月亮 請你抬起頭來看看那個星月光
走了一步眼淚掉下來 再會吧我的心上人

心上人 我難忘的心上人
離開了你 心裡非常的難過啊 心上人
不知道什麼時候 你才能夠回到我的身邊
屏東縣是懷念的故鄉
瑪家鄉涼山村的小姐阿 我愛你
不知道什麼時候 才能夠回到我的身邊

( 歌詞部分是依據個人在民國81年,參與高雄市的山野挑戰營期間所學到的歌詞為主 )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去,一直都把捕魚歌當成山地民謠看待,所以就用以往九族的分類方式,來推斷這首歌最有可能出自哪一族??首先,九族有七族是生活在山區,就阿美族與雅美族 (達悟族) 靠海為生,雖然捕魚也可能在河邊或湖裡,但原歌詞中的白浪滔滔,一再表示是出海捕魚的意思,所以就先刪去其他七族。再來,相對於與漢人的關係,阿美族是比雅美族 (達悟族) 要來與漢人親近,所以就可以推斷此首歌應該源自阿美族。只是遍查資料後,發覺捕魚歌的確跟阿美族有關係,但這首歌應該稱為山地國語歌曲,並不是原住民所創作,就跟高山青與站在高崗山一樣,是漢人所創作,頂多稱為有原住民風的歌曲,而原創作者為當時花蓮師範學校的音樂老師張人模,也正是阿美族生活的主要區域。

 

 

雖然影片中煞有其事的講述捕魚歌源自阿美族,但實際上考據資料顯示,捕魚歌是由張人模所作曲,李福珠 ( 張人模的前女友,張假藉其名以紀念 )所填詞。創作時間為民國48年(1959年),相關創作過程可見連結 《傳記文學雜誌》 2014 年 5 月號  捕魚歌/花蓮/張人模 作者:劉美蓮。其可信度高的理由在於提到了林道生,這一位不但是花蓮著名作曲家,並曾協助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典藏花東地區阿美族民謠,並出版國中小鄉土教材,當中的原住民民謠,包含了阿美族民謠、泰雅族母語民謠集、布農族民謠合唱直笛伴奏曲集等作品,在原住民歌曲這部分的發言具相當的公信力。所以捕魚歌跟阿美族是有相當淵源,但根據相關資料,整首歌還是屬於張人模的創作。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首是在找阿美族與邵族迎賓歌曲的關聯性時意外發現,然後才知原來我們誤會了六十多年,而六十多年前即由名音樂人呂泉生採譜編曲,改編成合唱曲 快樂的聚會。在此之前,於1922年時,張福興先生在水社採譜,作成親睦歌。明明有這麼多資料,結果我們還能當成情歌唱了這麼多年。( 相關資料 : 日月潭邵族的非祭儀性歌謠* 、 聽見殖民地: 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1943)呂泉生 快樂聚會 1948 )

 

 

 

ka wu ka wu pin to si yo la ma sen Heya
卡烏卡烏平多西有拉馬線 嘿呀
ka wu ka wu pin to si yo la ma sen
卡烏卡烏平多西有拉馬線
ha ha lu lu lu lu
哈哈嚕嚕嚕嚕
lu lu lu lu yo wu
嚕嚕嚕嚕喲烏
ka wu ka wu pin to si yo la ma sen
卡烏卡烏平多西有拉馬線
a yi ya na to sa na si ho han
啊伊呀那多姍那西和漢
a yi ya no lin na san na do si yeo do la go lian
啊伊呀諾林那姍那多西有多拉過連
pin pin pon pon pin pon pon
賓賓碰碰賓碰碰
hei a hei a hei yi ya
嘿啊嘿啊嘿伊呀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面文章提到,目前流行的阿美族迎賓舞曲,是50多年前由台東馬蘭部落的盧靜子改編邵族的傳統音樂而成 ( 除第一段的殷那呀之外,第二段與第三段歌詞與旋律為邵族音樂改編 ),今天就來介紹這首邵族音樂 -- 杵歌,亦稱為賞月舞。

 

 

 

月亮啊已經出來喲
美麗的月亮爬上那東邊的山坡
我們趁此良宵跳舞唱歌


朋友啊快來快來喲
皎潔的月亮已經照上了椰樹
來啊大好夜色跳舞唱歌

 

Naluwan to i na naya oho ha ya .

naluwan to i na naya oho ha ya.

Ho i naluwan to i na naya ho .

 

Naluwan to i na naya ho i yang hey.

naluwan to i na naya ho hayang.

Ho I naluwan to i na naya ho .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寫這系列文章,還真的不曉得有這麼多歌曲妾身不明,加上童軍伙伴對於這部分一直是不求甚解,學長姐說什麼就是什麼,歌本上寫是山地歌曲、歌謠就是原住民歌謠,以至於有很多歌曲就這樣被誤解了近半世紀以上,像霧社情歌,當年明明就有名作曲家為其譜曲 ( 呂泉生 邵族 快樂的聚會 1948 ),卻可以一直錯到現在。而在寫文章的同時,也覺得有必要將目前個人認定是否為原住民歌曲的方式做個解釋,一來讓大家了解,為何在文章中會認定某首歌不算原住民歌曲,另一方面也希望拋出這樣的想法讓大家討論,到底文章所抱持的論點對不對,證據夠不夠說服別人,還是說會有人用別的證據來推翻我的看法 ( 我很希望有,真的!! )。

 

( 這部影片在YOUTUBE留言底下有很多批評....原曲應該是取自電影黑森林的慶豐年,外加一堆有的沒的  )

 

像影片中的歌曲就是四不像,除了電影黑森林中慶豐年的開頭外,後面還可以聽到台語歌椅子拿來坐的旋律。這樣的歌曲可以推斷是當初非原住民的創作,以現在的時空環境,這樣的唱法然後放上網路,原住民的感受就跟我們聽到外國人唱著一堆不知唱什麼的中文歌一樣,真的是一種糟蹋。所以才需要定義原住民歌曲,這樣我們才知道哪些歌是傳統原住民歌曲,哪些歌又是非原民的創作。但我想會發火的另一項原因,是穿著不合格的服裝吧~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年很多原住民歌曲是沒有歌名的,這就跟詩經中大部分的詩一樣,作詞者並不會特地為作品命名。所以很多原住民歌曲沒有歌名,只會知道是誰做的,然後用在什麼時候。例如前面介紹的迎賓舞曲也不是歌名,是指迎賓時會用到的那首歌而已。本篇介紹的黑森林的歌名來源比較奇怪,這首歌原名為小郎為什麼不說話,但因為是電影 黑森林 ( 邵氏電影 1964 ) 中的插曲,當有原住民語版本出現時,發覺套用原歌名很奇怪,所以才稱為黑森林。

 

 

曲 周藍萍   詞 易凡 

小河流水響嘩嘩呦,樹上小鳥叫喳喳呀

七根琴弦沒有啞呦,小郎為什麼不說話

嘿呦嘿呦呵,小郎為什麼不說話

水入大海不會響呦,鳥兒雙飛不會唱呀

琴弦不彈自然呀呦,小郎多情不說話

嘿呦嘿呦呵,小郎多情不說話

桃樹開花紅豔豔呦,月桂開花香又甜呦

一樹桃花一樹桂呦,小郎你愛哪一邊

嘿呦嘿呦呵,小郎你愛哪一邊

桃花豔豔我不愛呦,月桂香甜我不採呀

我愛水上白玉蓮呦,玉蓮它是花中仙

嘿呦嘿呦呵,玉蓮它是花中仙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美族應該是大家印象裡,在原住民之中最喜歡唱歌跳舞的了,這或許跟阿美族族群在花蓮地區,尤其是像太魯閣這樣的觀光景點,常常有表演的印象有關。這首迎賓舞是阿美族音樂中最讓人熟知的,不過其他各族一樣都有自己的迎賓舞曲,只是沒有像阿美族的歌曲那讓人熟知罷了。目前流傳的版本是盧靜子演唱版,於50年代時改編邵族傳統歌曲而成。同時期另有電影黑森林的慶豐年,電影吳鳳的狂歡舞曲,有同樣的殷那呀旋律。


 

 

殷那呀殷那呀殷海洋 殷那呀殷那呀殷海洋
哦伊呀哦伊呀哦海洋 殷那呀殷那呀殷海洋
哦伊呀哦伊呀哦海洋

 


Naluwan to i na naya oho ha ya .
naluwan to i na naya oho ha ya.
Ho i naluwan to i na naya ho .

 

Naluwan to i na naya ho i yang hey.
naluwan to i na naya ho hayang.
Ho I naluwan to i na naya ho .

 

( 第一段歌詞即是我們常聽到的 殷那呀 )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首阿美族amis歌曲,最讓人熟知的中文歌名,應該是思婚記,但YOUTUBE上卻搜尋不到影片。在遍尋不著阿美族語的歌名後,只好用海底撈針的方式,試著聽每首阿美族的歌曲來確認。這方式雖然又笨又累,不過倒是確實找到了兩首不同歌名的歌曲,首先找到的是林玉英的尋情郎,這是有最多影片流傳的;再來就是待嫁女兒心,但這歌名太菜市場化了,目前就只能找到一部影片。整合這些歌名,應該稱這首是阿美族版的望春風才是。

 

 

Ina-aw haya ama-aw so-lolen kako ina
ki-li-men ko fa-'inay ako
matoka-dafo namo ina
anocaayi kamopisolol to-tiren ako ina
o-maan a-ya kokaponamo
a ciwawa itakowanan

ina-aw haya ama-aw so-lolen kako ina
ki-li-men ko fa-fahi ako
matoka-dafo namo ina
anocaayi kamopisolo to-tilen ako ina
o-maan a-ya kokaponamo
a ciwawa itakowanan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去有很多歌曲,是被誤認為原住民歌曲的 ( 過去稱為山地歌曲 ),像是高山青與本篇文章要介紹的站在高崗上。這首站在高崗上,是電影阿里山之鶯的插曲,跟影片裡頭很多歌曲一樣,都是當時為了電影所創作的歌曲,頂多稱為有原住民風的音樂。偏偏這首站在高崗上,無論在音樂上或歌詞上,一點原住民的感覺都沒有....至於說會列在這分類的理由,主要是拿來對照與說明之用。

 

 

作詞:司徒明  作曲:姚敏

連綿的青山百里長呀
巍巍聳起像屏障呀喂
青青的山嶺穿雲霄呀
白雲片片天蒼蒼呀喂

連綿的青山百里長呀
郎在崗上等紅妝呀喂
青青的山嶺穿雲霄呀
站著一個有情郎呀喂

我站在高崗上遠處望
那一片綠波海茫茫
你站在高崗上向下望
是誰在對你聲聲唱

連綿的青山百里長呀
郎情妹意配成雙呀喂
青青的山嶺穿雲霄呀
我倆相愛在高崗 在高崗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漢開國名將韓信,年輕時曾受胯下之辱,等到做了大將軍後,認為如果沒有這樣的過去,就沒有如此的成就,於是便編了一套舞法,讓後世能藉由這樣的方式,來自我勉勵。這樣的舞法傳到國外後,被貝登堡爵士得知,覺得其精神符合幼童軍需要,於是將其舞法融入叢林奇談的遊戲中。

===== 民明書房刊 『餓蛇舞的由來 =====

 

 

別相信沒有根據的說法了!餓蛇舞的確是幼童軍活動中會出現的舞蹈之一,其由來是根據叢林奇談,卡阿的遠征(Kaa's Hunting)章節中,有關大蟒蛇卡阿與猴群班大洛對決的場景,來編排的舞蹈之一。故事中的卡阿在捕抓猴群時都會跳一段舞蹈,發出具有魔力的聲響,此時班大洛就如被魔法定住般的靜止不動,接著卡阿就一個個把牠們吞下肚。這樣的舞蹈不只台灣有,世界上各國的幼童軍之中,只要其活動概念依據叢林奇談的,都會有這段舞蹈。只是目前國內的餓蛇舞在不了解最初編舞的精神之下,逐漸偏離軌道,成為一個四不像的表演方式。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一篇的兔子舞 I ( Sho-jo-ji,Come Come Everybody,証城寺の狸囃子 )是台灣限定,這篇的兔子舞所用的Letka Jenkka則是世界通用。原曲來自芬蘭,舞步也同樣來自芬蘭。嚴格來說,不應該稱為兔子舞,而是企鵝舞( PENGUIN'S GAME ) 才對。目前流行的舞步是由芬蘭傳統舞步中改編而來,原本的音樂也因搭配舞步而有所變化,先來介紹原先的舞步。

 

( 影片中 01:50至03:20 的內容 )

 

音樂:44 拍、每分鐘約40小節。

隊形:全體成一路縱隊,或若干人各成一隊,或二人並肩,交叉牽手面向方向線,或數人成一橫排,在背後交叉牽手面向方向線。

舞法:

14拍)左足輕跳右足跟右前點,(1)左足輕跳右足尖點在左足旁(2)左足輕跳右足跟右前點(3)右足併左足(4)

24拍)同1動作,但用右足跳左足點。

34拍)併足前跳(2拍)併足後跳(2拍)

44拍)左足起向前小跑四步。

註:以上動作不斷反覆。

若用雙人隊形,第四小節時男可在原地踏四步同時將女伴帶至左邊,重複第二次時再將女伴帶回原位。或男在原地踏四步,女向前四步換舞伴。

在法國流行第四小節舞伴相對,男子要假裝吻女伴。

 

以上為張慶三所收錄版本,但影片中內含沙蒂希跳,其版本比較接近維基百科所述內容

 

Jenkka ['jeŋkːɑ] is a fast Finnish partner dance originated in Finnish folk dance, the Finnish version of Schottische. It is danced to the music in 2/4 or 4/4 time signature of about 140 beats per minute.

Men and women do similar steps. The initial dance position is the man is to the left of the woman both facing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line of dance, with their inner arms on each other's waists. The dancers go forward in a run similar to Polka: "left-right-left-hop(on the left foot)", "right-left-right-hop". After than they join the free arms, assume the face-to-face closed dance position and proceed with the chain of pivot turns stepping "left-right-left-right" or "left-hop-right-hop". The runs of similar steps are normally started at the beginnings of musical phrases.

Georg Malmstén composed many Jenkkas.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兔子舞,分類上屬準土風舞中的舞會遊戲。這篇介紹的歌曲,中文版本歌名是小白兔愛跳舞,相信沒有人沒聽過,而這也是稱為兔子舞的原因之一。前面的文章也提過,這首原曲是日本童謠 証城寺の狸囃子,但這只是指歌曲的原曲,實際上舞曲的原曲並不是來自日本,而是美國的Sho-Jo-Ji (The hungry Raccoon,飢餓的貍)。一來,美國的編曲與節奏比較輕快,比童謠更容易讓人接受,再者,在那個禁止日本文化與語言的年代,是不可能在公開場合播放日本歌曲的,所以用於兔子舞的歌曲就變成Sho-Jo-Ji (The hungry Raccoon ),而不是証城寺の狸囃子了。

 

 

Sho sho sho-jo-ji,

sho-jo-ji is a raccoon.

(Shojoji是隻小貍貓)

He is always hungry

(一天到晚總是餓)

so he sings of koi koi koi.

(所以他唱來!來!來!) ***日語中的来い (koi)***

He will rub his head and tummy,

(揉著頭頭和肚皮)

rub head and rum tum tum.

(揉啊揉的揉屁屁)

 

Macaroons and macaroni,

(馬卡龍和通心粉)

jelly beans, and pink abalone,

(果凍豆和粉紅冰淇淋)

koi, koi, koi, koi, koi, koi

(來!來!來! 來!來!來!)

All he says is koi koi koi

(說來說去就是來!來!來!)

 

Sho sho sho-jo-ji,

sho-jo-ji is a raccoon.

(Shojoji是隻小貍貓)

He is always hungry

(一天到晚總是餓)

so he sings of koi koi koi.

(所以他唱來!來!來!)

Always a-hungry very hungry

(總是餓 非常餓)

that's why he sings of koi

(所以他唱來!)

 

Sho sho sho-jo-ji,

sho-jo-ji is a raccoon.

(Shojoji是隻小貍貓)

He is always hungry

(一天到晚總是餓)

so he sings of koi koi koi.

(所以他唱來!來!來!) ***日語中的来い (koi)***

He will rub his head and tummy,

(揉著頭頭和肚皮)

rub head and rum tum tum.

(揉啊揉的揉屁屁)

 

Makeruna makeruna,

(不能輸 不能輸) ***負けるな負けるな ***

osho-san ni makeruna

(不能輸給和尚喔) ***和尚さんに負けるな ***

Koi koi koi koi-koi-koi

(來!來!來! 來!來!來!) *** 来い来い来い 来い来い来い ***

Minna dete koi-koi-koi

(大家都來!來!來!) *** 皆出て 来い 来い 来い ***

!@#$% 這段基本上就是外國人唱日本歌詞 %$#@!

 

 

Sho sho sho-jo-ji,

sho-jo-ji is a raccoon.

(Shojoji是隻小貍貓)

He is always hungry

(一天到晚總是餓)

so he sings of koi koi koi.

(所以他唱來!來!來!)

Always a-hungry very hungry

(總是餓 非常餓)

that's why he sings of koi

(所以他唱來!)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首紅河谷算是很有名的世界名歌曲,不過童軍伙伴比較熟的版本,應該由劉元孝老師所填詞的微風吹過原野。紅河谷中文版的歌詞對伙伴可能比較陌生,不過這中文版本算是譯詞,是比較容易了解原曲的歌詞內容。然後這首歌因為旋律簡單優美,所以很容易拿來當成唱跳用的歌曲,自然也有土風舞的版本。

 

 

Red river valley  Roy Acuff American Folk Song

From this valley they say you are leaving
We shall miss your bright eyes & sweet smile
For you take with you are of the sun-shine
That has brightened our pathway for a while

For a long time my darling I’m with you
For the sweeper you never would say
Now at last you’re my thumper And that is
for they say that you’re going away


Then come & sit by my side if you love me
Do not hasten to bid me adieu
Just remember the red river valley
And the cowboy has loved you so true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首鴨子舞,在國內俗稱美國鴨子舞,但在我看過這首歌的來龍去脈之後,就決定叫鴨子舞就好。因為這首歌的確有被稱為鴨子舞(Der Ententanz),但在美國卻是稱為雞舞 (Chicken Dance),整個歷史發展有如雞同鴨講般的有趣。相關演變歷史,因大頭還在學習土風舞中,所以就請參考專家的部落格 ( 美國鴨子舞 - 瑞士,比利時,德國 - 青蛙的窩 - udn部落格 ) 。簡單敘述演變過程,原曲是Tchip Tchip,由瑞士手風琴演奏家Werner Thomas所創作,然後經比利時的音樂製作人將音樂散播到整個歐洲,此時在德國正式歌名為Der Ententanz(The duck dance)。接著就是有美國人到了德國聽到這首歌,就誤將被戲稱Vogeltanz ( little Bird dance)的歌名帶回美國,一開始是被稱為小鳥歌,後來奧克拉荷馬州想重新介紹這音樂,在經過考據下,想以鴨子舞的原貌呈現,結果借不到鴨子的布偶,只借到雞的布偶,結果在美國就變成雞舞了。這段歷史頗好笑,但卻也是很多歌曲在各國流傳演變的真實案例之一,就好比Tum ba一樣,在國內不也莫名其妙變成了拜火,然後還衍生了一堆穿鑿附會的說法。

 

 

 

原曲是有歌詞的,不過跳舞時都沒有聽過有歌詞版本的,決定就省略介紹歌詞了。也因為是土風舞系列的文章,除了一開始介紹最初原曲外,後面的影片就盡量用跳舞的版本。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介紹了那麼多次俗稱拜火歌的Tum Ba,這首歌的尋根工作總算可以暫告一段落。不過在找這首歌的相關資料時,同時也找到了另一首Zum Ba的音樂,因為這首歌在國外也稱為Tum Ba。看影片流傳的狀況,不是當初引進時就弄錯歌名,就是想跟Tum Ba (拜火歌)有所區別。總之,對於這類靠拼音才能傳唱的歌曲,在沒辦法確定國家來源的情況之下,要能找的影片甚至相關資料,真的要靠點運氣,然後就是憑直覺來確認,到底是不是曾經聽過或是看過歌譜的歌曲。

 

 

 

zumba, zumba, zumba 

zumba, zumba, zumb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文章標籤

快樂的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